:::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企劃處 林文傑(已退休專員)
國際處 李蓮生 編輯

1. 中國大陸公布「全國農村經營管理信息化發展規劃」

  2012 年 12 月 24 日中國大陸農業部公布全文約 5,000 字的「全國農村經營管理信息化發展規劃( 2013 年至 2020 年)」,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中國大陸訂定「全國農村經營管理信息化發展規劃」的主要背景是為了符合「由於農村利益關係深刻調整,農民訴求不斷提高,迫切要求進一步把農民土地承包管理、農民負擔監督管理、農村集資管理與創新農村社會管理有機融合,以信息化推動農村土地承包狀況、減輕農民負擔政策、落實集體經濟收益分配、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信息公開,以及保障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等民主權益。」之實需;因此,有必要積極辦理「加強對各地農村經營管理信息化科學展的指導,奮鬥穩定完善農村基本經營管理制度和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工作。」換句話說,希望能積極建構完善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土地流動資訊資源庫、農村經營管理資訊系統及其相關之預警制度等體制,以期能達到預期性的政策目標。

(二)中國大陸的「全國農村經營管理信息化發展規劃」,以創新農業經營體制、維護農民合法權益、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等為政策施政目標,並以下述四項為主要任務。

1. 以處理農業經營系統內部政務為主要內容,以各級農經數據中心為支撐,搭建部、省、市、縣及鄉(鎮)等五級的農村經營管理綜合信息平台。

2. 加快農村集體三資(註:中國大陸所稱之「農村集體三資」,係指中國大陸農村集體經濟中之資金、資產及資源。)管理、農村土地承包管理和農民負擔監督管理等業務的信息化建設。

3. 以面向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和新型的家庭農場經營管理為主要對象,提供生產經營服務為重點,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加強內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

4. 面對農經信息化基礎條件的薄弱環節,重點加強信息網絡和服務端建設,以期能達到提升基層農經人員信息素質等理想目標。

2. 中國大陸 2013 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為「關於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

  中國大陸為了 2013 年的「習李體制」能順利取代「胡溫體制」,特別在 2012 年 12 月 31 日,以「關於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為題,公布 2013 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其相關要點如下:

(一)「關於加快發展現代化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全文約 1.5 萬字,其 2013 年農業政策施政方針包括如下七項:

1. 建立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機制,努力充實現代農業物質基礎:處於中國大陸人均耕地,較世界平均大幅度低下的情況下,中國大陸的現代化農業發展,應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保障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為首要任務。因此,宜以穩定發展農業生產、強化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等方式,繼續實施北糧南運,南菜北運,西果東送等政策,以期新一輪的「菜藍子工程」(註:中國大陸各地方的地級市市長及黨書記,必須要努力促進該市居民所需之蔬果、魚肉等副食品能夠順利產銷,否則將受到嚴懲的政策,在中國大陸稱之為「菜藍子工程」。)能達到預期性的政策目標。

2. 健全農業支持保護制度,不斷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由於中國大陸的農業,已經進入高投入、高成本、高風險的發展階段,因此有必要採取加強農補貼制度、完善主產區利益補償、耕地補償、生態補償等農業補助政策措施,並且積極辦理改善農村金融服務相關事宜,以及鼓勵社會資本投向新農村建設,以期能達到強農惠農富農等政策目標。

3. 創新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穩定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由於農業生產組織的創新,是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的核心和基礎;因此,宜採取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係、努力提高農戶集約經營水平、大力支持發展多種形式的新型農民合作組織、培育並且壯大龍頭企業等政策措施,以期能達到尊重及保障農戶生產經營的主體地位、培育並壯大新型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充分激發農村生產潛能等政策目的。

4. 建構農業社會化服務新機制,大力培育發展多元服務主體:中國大陸為了建構具有中國大陸特色的現代農業,需要採取不斷提升鄉鎮或區域農業技術推廣、強化動植物疫病防控體制、強化農產品質監管等相關之公益性服務體制,以及培育農業經營性服務組織,以期能達到充分發揮公共服務機構作用等政策目標。

5. 改革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有效保障農民財產權利:以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制度的方式,建構歸屬清晰、權能完整、流轉順暢、保護嚴格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以期能達到農業農村能夠擁有發展的活力。為實現預期性的政策目標,於 2013 年以全面開展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快推進徵地制度改革、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

6. 改進農村公共服務機制,積極推進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以提高水平、完善機制、逐步並軌的方式,努力推動社會事業的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希望在 2013 年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有序推進農村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等為施政的重點,以期能早日實現繼續提高新型農村合作的政府醫療標準、探索與其他養老保險制度銜接整合、基本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等政策目標。

7. 完善鄉村治理機制,切實加強以黨組織為核心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為了順應農村經濟社會結構、城鄉利益格局、農民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在「以黨領政」的政治指導原則下,不斷推進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以期能實現提高農村社會管理科學化水平,建立健全符合國情,規範有序,充滿活力的鄉村治理機制等政策目標。希望 2013 年經由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農村基層民主管理,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保障農村社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努力,實現建構有序發展民事調解、文化娛樂、紅白喜事理事會等社會性組織的政策目標。

(二) 2013 年中國大陸中央一號文件中,值得關注的重點是:

  1. 在新成立的「習李體制」,以減少食物等物質方面浪費的改革聲浪下,為了根除農村在婚喪喜慶等方面活動的浪費惡習,特別要求各農村成立紅白喜事理事會,以期能達到監控等政策目標;進而對於確保中國大陸糧食供需安全、抑制與菜藍子工程相關的物價波動等方面,具有正面的政策效益。

  2. 歷年來,中國大陸所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於 2013 年首次出現未來中國大陸的農業發展,將以家庭農場、職業農民(註:中國大陸所稱之「職業農民」,與我國俗稱之「專業農民」類似;惟前者應符合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要有經營管理能力、要懂科學技術等條件者,才能稱為職業農民。)為重要方向的訊息,如何與現今中國大陸採行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接軌,以及對於城鄉二極化戶籍制度所帶來的衝擊等,均將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3. 日本大型商社國內外雙管齊下以確保魚貨

  由於中國大陸 13 億人口大量食用魚類,引發全球魚類需求激增,影響日本餐桌之漁產品供給,日本大型商社在全球展開確保魚貨資源之爭奪戰。除三井物產於 2013 年 1 月與智利達成發展鮭魚養殖事業之協議,三菱商事及雙日亦相繼參與在亞洲之蝦類養殖事業;鑒於全球性需求擴大及強化漁獲管制,獲取天然水產資源將更為嚴苛,透過水產養殖可確保住日本魚貨,建立穩定之供給網,並開拓全球之成長市場。

  三井物產相關人員指出,由於全球需求膨脹,若無法儘快確保水產資源,日本需求之魚貨將難以穩定供給。為此,該公司在 2012 年 11 月將 2011 年已移往子公司之水產事業再度回歸母公司;並與智利大型鮭魚養殖業者設立新公司 Multi-Export ,並已開始養殖在日本極受歡迎之銀鮭。三井物產係利用集團所開發日本調配之水產配合飼料等,進行養殖事業相關飼料製造,確保安全及安心之產品。大型商社中比三井物產更早起跑的為三菱商事,該公司在 2012 年以總額 100 億日圓購買智利養殖公司;丸紅也在摸索、強化與智利合作廠商之關係。目前養殖鮭魚最多為挪威,智利規模約其一半,為 50 萬公噸,但海上仍具養殖生產餘力,吸引許多公司注目。日本大型商社除確保水產資源外,也急於確保販售通路,丸紅在上年 6 月除收購阿拉斯加之鮭魚加工廠,也收購荷蘭水產販售公司。

  估計世界水產品市場規模約 40 兆日圓,其中日本占 5 兆日圓,而以中產階層為主之中國大陸消費者對蝦類、鮪類及鮭類等消費遽增,其規模為日本市場 4 倍之 20 兆日圓。

4. 日本進行石斑陸上養殖試驗並利用地熱資源降低成本

  日本長崎縣總合水產試驗場運用地熱及新技術,開發低成本之陸上養殖系統,養殖魚種以日本全國漁獲量少之高級石斑為對象,試驗於 2013 年 2 月 4 日開始進行實證;以電解過濾系統使海水淨化裝置得以小型化,並利用地熱開發熱交換系統,達到降低成本目標,因較可能符合環保,開發之「飼育水循環型陸上養殖系統」業朝實用化目標邁進。

  迄今日本長崎縣主要研究海面養殖石斑,養育至出貨體型需耗時 4 年,且存活率低;爰該試驗場設置實驗設施開始進行陸上養殖實證試驗,期縮短成長期為 2 年,穩定石斑魚生產;養殖試驗 3,000 尾石斑魚(體型 500 至 600 公克),主要在掌握飼養、成長及殘存等養殖相關特性;另因陸上養殖初期投資較大,如何維持養殖水槽溫度,以及降低海水循環系統經費高及電費等成為重要課題。

  該試驗之電解過濾方式將 20 噸水槽進行淨化,飼養水槽分別使用地熱之加熱抽水機加溫及加熱裝置進行實證,電解過濾方式使用海水電能分解產生次氯酸、分解氨氣之淨化法;地熱之加熱抽水機利用深度 10 米以下穩定的地下溫度,使加熱抽水機之水溫調整系統運作,試驗重點在於水質淨化能力及熱效能、生產成本等經濟性評估。對於養殖石斑魚,日本長崎縣著眼抑制成本及成長快速,並儘早確立新型養殖商業模式。

5. 加拿大退休基金計畫投資參與開發北澳地區

  澳洲人報 2013 年 2 月 18 日指出,全球規模最大之「加拿大退休基金計畫」( Canadian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 )經評估澳洲農業部門前景,認為澳洲可發展成為亞洲及全球糧食巿場之主要供應國,已成立投資小組對北澳土地、港口及其他基礎設施之投資機會進行細部評估,期參與澳洲與亞洲進行之跨國農業合作計畫。

  加拿大退休基金計畫達 1,770 億美元,其投資委員會執行長 Mark Wiseman 將於 2013 年 3 月訪澳,渠表示鑒於歐美經濟成長緩慢,為於其他投資市場尋求更高收益,澳洲已成眾所矚目焦點,其中農業部門之發展潛力尤大,渠正評估與澳洲私人或公共部門合作,提供澳洲北部開發案所需之水壩、鐵路及交通建設融資。

  澳洲與中國大陸自 2011 年 5 月共同進行有關對北澳地區農業投資之研究,期引入中方資金以開發澳洲北部廣大土地,並成為供應中國大陸及全球巿場之糧倉,雙方已於 2012 年 12 月正式公布該報告。 W 執行長表示加拿大退休基金計畫亦正評估澳洲港埠及天然氣田之投資機會,渠認為農業與能源部門之差異在於農業生產可再生資源,故更具投資吸引力。

  澳洲之農產品出口雖占大宗,惟其農業改革及外資引進仍在進行中,其鄰國-紐西蘭掌握中國大陸對乳製品需求之巿場契機,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乳製品出口國;依據澳盛銀行預估,倘澳洲加速吸引投資並提高農業生產力,澳、紐兩國農業出口值於 2050 年將成長 1 倍,相當於在未來 40 年內為澳洲經濟帶來 1 兆 7,700 億美元之收入。

6. 農地法修正後,日本企業參與農業經營超過 1,000 件

  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自從 2009 年年底農地修正法放寬企業參與條件以來,計有 1,071 法人(包含 NPO 法人)參與農業經營,較從前以 5 倍的速度增加。在農家高齡化的狀況下,企業成為農業新的後繼者正增加中。

  企業參與農業經營,在修正農地法之前,係以特區方式,由地方自治體指定限定的場所。農地修正法大幅放寬企業參與規範,若是租賃方式,在全國各地均可參與。企業參與的件數,以特區方式運作之 6 年半間計有 436 件。而在農地修正法實施後, 3 年就超過 1,071 件,以 5 倍的跳躍速度增加;從參與農業的企業業種來看,以食品相關產業占 25% 最多,農業、畜產業 15% 居次,建設業為 13% 居第三位。外食連鎖店及物流業者的參與,主要係加工食材可從自家營運的農場採購。建設業者則為進行多角化經營,開始參與農業經營的案件引人注目。

  農地修正法放寬一般企業對擁有農地之農業法人的出資規定,修正前規定農產物加工業者等之出資上限僅 25% ,修正後放寬至 50% 以內。農林水產省官員進一步表示,由於農地價格偏高,因此「與其取得所有權,倒不如以租賃方式參與,更可達經濟的合理性」。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2-03-22:6,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