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貧窮日益集中-美國鄉村社會的新課題

農糧署 洪忠修 譯

一 . 前言

  貧窮集中是近 10 年來美國社會的一大問題,尤其是居住著少數民族為主的郊區更是嚴重。一般而言,早期傳統較為貧窮的區域主要是位於美國南方各州,但近代已有實證數據指出貧窮的問題已逐日向美國西部與中西部蔓延發展。造成貧窮問題日益集中且嚴重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近年美國的經濟不景氣問題與復甦顯得相當牛步緩慢的結果。

  回顧近 10 年來,在 2001 年與 2007-2009 年這兩階段經濟景氣不佳的期間,特別助長了貧窮問題的嚴重惡化發展,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區、特定的城鄉與特定的族群等,貧窮問題明顯高過於美國的總體平均水準。根據調查研究資料顯示,這些貧窮問題的形成並非來自居民個人的行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與總體經濟環境息息相關。由於貧窮集中日益顯得嚴重,以致造成一些社會問題的頻仍發生,諸如居住的環境與健康條件日益惡化、犯罪率節節升高、中輟學生與居民就業等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經濟不景氣與貧窮集中的惡性循環乃輪迴不止。

  在 1960 年代初期,繼都市貧窮問題之後,美國官方已意識到並開始正視鄉村地區貧窮集中化問題的嚴重性。在 1960-1970 年代間,城市地區人們普遍關注著因工業發展能力退減、城鄉都會化衝突,以及都市居民鄰里關係不安造成的一些衝擊。因此,較早期的研究多數偏重在都市地區當中,且以社經條件較差之低所得少數民族為主。由於目前全美貧窮集中問題的發展狀況,已經由都會地區移動至鄉村地區,並已形成鄉村地區當前的重大課題之一。

二 . 鄉村地區日益嚴重的貧窮問題

  事實上全美各地都面臨著貧窮日益嚴重的問題,但近年尤以鄉村地區更是嚴重。根據調查資料顯示,鄉村地區的貧窮人口比率由 2000 年的 14.8% ,提升至 2006-2010 年間的 16.5% ;同一時期貧窮的縣份比率,亦由 15.6% 提高為 16.7% 的水準。貧窮地區增加的比率明顯高過貧窮人口增加的比率,意謂著居住在生活條件不佳的窮人,經常掉入貧窮的惡性循環中。

  根據美國一項大型的研究資料指出,居住在高度貧窮地區的孩童,不僅他們的生活條件差,且面臨著喪失進入主流社會與缺乏經濟發展的機會。該項研究調查同時亦發現,對於高度貧窮地區而言,包括城市或鄉村地區,其典型特徵不論是由社會層面、種族層面、語言層面或是經濟層面分析,凡是高度貧窮地區皆明顯具有普遍孤立的共通特性。調查資料顯示,居住在高度貧窮地區的民眾,特別是鄉村地區的民眾,經常面臨社經條件不佳的挑戰。由於高度貧窮的惡性循環結果,導致居民缺乏垂直與水平社會移動的機會。以居住在鄉村地區少數民族之非洲裔與印第安原住民為例,超過 60% 的這些族群人口,通常面臨較高風險居住在高度貧窮的地區。

三 . 貧窮區域聚集效應

  高度貧窮地區通常會在比鄰互動作用下,產生地域性的連動聚集效果。大多數居住在高度貧窮地區與鄉村地區的窮人,通常分布在具有消極落後的文化背景,或是表現出經濟弱勢發展的特定區域。這些特定貧窮區域與貧窮居民,多數具有共同的特徵是高度依賴傳統自然資源,或是運用低技能而生存的少數民族。依據調查資料顯示,這些高度貧窮地區主要分布在美國南方的棉花產區,諸如阿帕拉契山南部、里約格蘭德河、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地帶。這些棉花主產地區可謂是全美典型最為貧窮的地區,隨著由中心地帶向外緣移動時,貧窮問題亦隨之呈現較為和緩的趨勢,未若中心地帶的嚴重情形。依據調查結果顯示, 2006-2010 年代間,全美有 193 個鄉村縣份被定義為貧窮地區,在這段期間所陸續形成的貧窮縣份,其中大多數新增之貧窮縣份都是毗鄰著原先的貧窮縣份。基本上,在這些被定義為貧窮的縣份,皆有著共同的特徵,即坐落於傳統鄉村地區具有高度比例的貧窮人口數,以及少數民族高度聚集居住的區域等背景。調查資料同時發現,除了上述棉花產區之傳統貧窮地區外,美國的西部與中西部地區,以及西北部瀕臨太平洋地區等地帶,亦有產生貧窮問題蔓延的現象。這個現象指出貧窮集中問題的影響範圍,不僅出現在傳統的鄉村地帶,甚至已明顯產生向鄉村以外地區蔓延問題。亦即,在過去的研究調查期間雖然貧窮集中的問題,多半以少數民族居住之傳統鄉村地區為主要,但近年的調查資料亦顯示一些白人社會同樣面臨著相同的問題。以 2000 年與 2006-2010 年之兩個比較期間的變動率為例,高度貧窮集中之鄉村地區,其非洲裔少數民族的貧窮人口比率估計為 13.6% ,相較於研究調查之同一時期、同一地域,白人社會與印第安原住民之貧窮比率估計分別為 9.4% 與 9.8% 。後者,一方面說明白人社會與印第安原住民之貧窮人口比率差異可謂不大;另一方面則說明近年以來白人社會亦面臨貧窮惡化的問題。

四 . 結語

  就鄉村地區貧窮集中的問題而言,一方面可由鄉村地區貧窮集中日益嚴重的問題,預視未來總體經濟發展的趨勢;另一方面則毫不意外地可看出鄉村地區,關於貧窮縣份與全國經濟發展的關聯特性。以 2000 年資料為例,這些所謂貧窮縣份,估計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地區,其主要經濟部門係以依賴傳統勞動力密集性質的製造業為主要,因而該地區在 2000 年與 2006-2010 年期間之失業率增加率明顯高過全美國平均值。藉由鄉村地區貧窮集中問題的訊息,同時亦指出鄉村地區因貧窮日益集中的意涵,箇中透露區域發展與人口趨勢,著實為一項未來不可忽視的重大課題。

  本文譯自 Tracey Farrigan and Timothy Park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overty Is a Growing Rural Problem ,原刊載於美國農業部 Amber Waves 2012 年 12 月號,感謝美國在臺協會( AIT )協助取得農業部經濟研究署( ERS )同意轉載;譯稿疏漏處依原文文意,疏漏文責由譯者自負。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2-04-22: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