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CNS15214 N4201, 稻米酸鹼值檢驗法-BTB-MR試驗法」申請成為ICC國際標準歷程

農糧署 張文怡
中華榖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 游靜茹

一 . 前言

  1952 年奧地利穀物專家 Friedrich Schweitzer 博士,研究歐洲各國穀類與穀類產品之檢驗方法,發現檢驗工作缺乏國際公認的統一程序,而且歐洲以外的國家也各自使用不同的方法,因此於 1953 年發起成立 國際穀類暨技術學會(ICC),希望 在穀類暨技術領域,建立國際公認的標準檢驗方法。

  為瞭解國際穀物發展趨勢,促進國內產業升級,我國於 2005 年加入 ICC ,並由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以下簡稱穀研所)擔任聯絡窗口。自 2008 年起,我國即積極參與歐盟委由 ICC 執行之 MoniQA ( Monitoring and Quality Assurance for Food Supply Chain ) 計畫 ,參加食品真實性工作小組( Food Authenticity Working Group ),更於 2009 年在會議中報告我國「 CNS15214 N4201, 稻米酸鹼值檢驗法- BTB-MR 試驗法(以下簡稱稻米酸鹼值檢驗法 )」,與會專家認為該方法對於稻米儲存品質可快速進行判定,符合 MoniQA 推動快速檢測方法的宗旨,應加以推廣應用,因此 建議向 ICC 提案申請將該檢驗法列入 ICC 標準,我國爰於 2011 年正式向 ICC 總部提出申請,並於 2012 年 8 月獲 ICC 會員大會通過,將本檢測法列為 ICC 標準草案(圖 1 ), 開始為期 2 年的公告,倘公告期間各方均無異議,即可成為 ICC 標準檢測法。

二 . 稻米酸鹼值檢驗法- BTB-MR 試驗法

  米粒所含的 大分子物質(如:碳水化合物、脂質),在儲存過程中會逐漸分解產生具酸基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如:氨基酸和游離脂肪酸), 造成米粒酸度增加,因此將米粒置於 BTB-MR 指示劑中,藉由指示劑呈色結果可判定稻米的酸鹹值( pH 值),進而判斷稻米新鮮度。

  政府為掌握儲存公糧的品質,必須有簡單、快速且低成本的方式判定稻米新鮮度品質狀態,因此發展出藉由將受檢稻米在 BTB-MR 指示劑的呈色結果與標準色卡(如圖 2 )進行比對,以測定稻米的酸鹼值。本檢測法為我國公糧管理普遍使用的檢驗工具,同時也是國家標準( CNS )檢測法之一。

三 . 申請成為 ICC 標準之程序

  ICC檢測方法及標準的建立須通過提案、初審、複審及公告等程序。任何機構或個人均可向ICC總部提出檢測方法或標準的草案,由技術處長視草案內容,請相關工作小組進行審查,提案通過後,必須進行國際比對試驗,參與之實驗室至少為8個,且應跨3個國家以上,以確 認該方法之再現性及精準度。國際比對試驗的結果經提送IC C技術委員會初審通過後,即由ICC會員代表進行評估,再提送ICC會員大會複審,最後由ICC總部進行為期2年的公告,接受各界提供意見,公告期滿後,依各界意見修正完成始能正式列入ICC標準。

四. 申請過程簡述

  由於國際比對試驗的結果,是稻米酸鹼值檢驗法能否通過ICC審查的關鍵,為審慎起見,在2010年於國內進行預備試驗,由穀研所提供試驗所需稻米樣品及檢驗方法書面操作說明,並邀集台美檢驗公司等11個國內實驗室共同參與。依本次預備試驗的結果發現,操作人員對於書面操作說明的解讀可能會因人而異,因此,穀研所另外製作操作影片輔以書面說明資料,以減少試驗誤差。

  有了國內比對試驗的經驗,並針對作法加以改進後,於2010年底著手進行國際比對試驗。除了先前參與預備試驗的11個國內實驗室外,另邀請3個國外實驗室參與(附表),以符合ICC對參與國際比對試驗的實驗室至少應跨3個國家的規定。本次試驗的稻米樣品及操作說明(書面及影片)由穀研所提 供, 標準色卡由農糧署提供,並請各實驗 在收到樣品後2週內回覆檢測結果,最後就檢測結果進行統計分析後,將報告提送ICC技術委員會初審。

  2011年4月穀研所許瑞瑱組長於ICC第二次拉丁美洲國際研討會中,報告本次稻米酸鹼值檢驗法之國際比對試驗結果,又於同年6月應邀前往希臘參加MoniQA工作小組會議並提出報告,均獲得與會者高度肯定,MoniQA食品真實性計畫工作小組更將本試驗結果列為該小組的重要成果之一。

  2012年ICC技術委員會針對所提草案初審後,轉送會員代表評估,並於 2012 年 8 月獲 ICC 會員大會審查通過。目前「稻米酸鹼值快速檢測法」已於 ICC 官方網站 ( http://www.icc.or.at/node/1942 )進行公告,公告期至 2014 年 9 月,倘公告期間 未有人提出異議 ,將正式成為 ICC 標準。

五 . 結語

  「 CNS15214 N4201, 稻米酸鹼值檢驗法- BTB-MR 試驗法」歷經兩年多的努力,終於可望於 2014 年成為國際標準,這項成果顯示我國在米食方面的檢測能力受到國際的肯定,未來亦可循此模式將我國所開發的相關檢測方法推廣至全世界。

六 . 謝誌

  本次除感謝所有參加比對試驗的實驗室外,亦感謝農委會(及所屬各參與單位)、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以及臺灣大學葉安義教授、屏東科技大學陳和賢處長、南僑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戴淑文總經理、佳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薛亦玲副理等產、官、學專家提供意見與建議。特別感 謝臺灣大學盧虎生教授在檢測技術的指正,與廖振鐸教授對統計分析方法的指導, 使本項工作得以順利完成。

 

圖1 「稻米酸鹼值檢驗法- BTB-MR 試驗法」已列入 ICC 標準草案

 

圖1 「稻米酸鹼值檢驗法- BTB-MR 試驗法」已列入 ICC 標準草案

圖 2 BTB-MR 多粒米試管呈色標準色卡

圖 2 BTB-MR 多粒米試管呈色標準色卡

附表 參加國際比對試驗的 14 個實驗室

附表 參加國際比對試驗的 14 個實驗室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2-04-22: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