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MODIS遙測技術在森林碳吸存之研究成果

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 鄧國禎.傅淑瑋

一 . 緣起

  林木行光合作用,將大氣中以氣體型態存在的碳素( CO 2 )轉化為固體型態(碳水化合物)存在於植物體中。將來即使木材被伐採利用,碳素仍固定在木材中,直到腐朽或燃燒後,才又分解回到大氣之中。此為森林碳循環的過程。而由於林木的體型高大,森林的面積廣闊,因此一般認為森林為陸域生態系中最重要的碳庫系統之一。

  在工業革命之後,化石燃料取代木材成為人類主要的燃料來源。而由於人口成長,土地利用型態的改變,許多林地轉為建地或農地使用,造成原本封存於地底或森林中的 CO 2 大量釋放。研究人員觀測大氣中的 CO 2 含量從工業革命前 280ppm 一路上升到目前的 390ppm ,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CO 2 等溫室氣體的增加,不僅造成氣溫升高,也可能引起海平面上升、劇烈天氣發生頻率增加等氣候變遷現象。世界各國為求人類永續發展,也因而逐漸重視碳排放、吸存等管理工作。

  1997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參加國達成「京都議定書」協議,希望將各國的 CO 2 排放總量,控制在 1990 年的水準,並將各國的造林與再造林工作納入清潔發展機制進行認證,作為碳排放量的扣抵額度,各國亦可透過排放權的交易換取碳排放的額度。從林業經營的角度,則應以 58% 的森林覆蓋面積為基礎,確實執行造林及再造林等工作,並落實碳管理,以符合森林永續經營的國際趨勢,追求經濟發展與減碳工作的雙贏。

  林務局農林航空測量所致力於發展遙測技術在農林資源調查之應用,過去辦理的「綠資源 NDVI 調查」計畫,獲得全島綠色植生覆蓋面積與歷年變動等資訊,為了進一步瞭解植生在碳匯發揮的實質效益, 99 年起委託國立中央大學研究團隊執行「遙測技術在森林健康、生長量及碳吸存之研究」計畫,針對森林固碳的效率及臺灣地區各種森林碳吸存能力進行研究。

  為了探究這些問題,學者專家發展出各種方法進行評估,包括森林生物量的實地調查、建置通量塔台觀測及遙測技術等多種方式進行研究,並應用在不同的尺度與層面上。森林調查是林業經營上最常進行的工作之一。透過定期量測林木的高度、胸徑,以估算單位時間內林木生長的材積,進而轉換為碳吸存量。以此方式進行估算雖然最為直接,但因森林面積幅員廣大,調查工作耗時耗力,因此通常僅能以取樣方式進行。通量塔台(圖 1 )則應用渦流協變系統( Eddy Covariance Method )觀測 CO 2 、水和能量流動,獲得碳通量,評估生態系統中總初級生產力、自營和異營性呼吸和淨生態系統碳交換等資訊。雖能藉由儀器長時間進行監測,但其設備昂貴,僅能在局部地區架設。相對而言,遙測技術係利用感測器掃描地表植生狀態,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大範圍光譜觀測資訊,係較經濟且有效率的調查方式。為了評估多元方法估算碳吸存能力的異同之處,透過通量觀測專家學者及林務局取得相關調查資料,與遙測碳匯資料進行比較。

二 . 遙測技術應用於碳吸存研究

  遙測技術在碳吸存研究上的原理,係藉由感測器記錄植物行光合作用時所產生的光譜反應,計算吸收輻射量及初級生產力間的相互關係,來求得淨生產力( NPP ),進而推估植物碳吸存能力。

  搭載在美國地球觀測系統( EOS )系列衛星 Terra 及 Aqua 上的「中級解析度成像分光輻射度計」( Moderate 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簡稱 MODIS ),具有多光譜、高再訪、以及中級空間尺度的感測能力,適合作為估測全臺碳匯的工具。標準產品 MOD17 應用 BIOME-BGC 模型,將全球分為常綠針葉林、常綠闊葉林、落葉針葉林、落葉闊葉林、混合林及草生地等六種生態群系。進一步依據各生態群系的最大光能利用效率( ε max )與光合作用有效吸收輻射( APAR ),推估總初級生產量( GPP ),進而推演淨初級生產力( NPP )。

  蒐集處理 2000 至 2012 年間每個月份的 MODIS 初級生產力影像,經由分析顯示,在 2000-2010 年間,臺灣全島透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每年約可吸存 22.2-29.9 百萬公噸碳素(圖 2 ),約相當於 81.4-109.6 百萬公噸的 CO 2 ,這包含了森林地、草生地、農作地、以及濕地上所有草本、木本植物的貢獻。若進一步以 MODIS 地貌分類成果來看,森林區域雖然僅占全臺 61% 的面積,但在碳吸存能力上卻能貢獻達 76% 。亦即國有林區內,平均每年每公頃森林約能吸存 7.5-10.2 公噸碳量。

  有關 MODIS 碳吸存估測成果在空間分布趨勢,依據蘇鴻傑教授臺灣全島地理氣候區(蘇, 1985 )進行分析,大致呈現由北向南遞增的趨勢。最南側的 SE 區(臺東、恆春半島)擁有充足的日照,且林相以榕楠林及楠櫧林帶為主,整體呈現出最高的淨初級生產力,平均每年每公頃能吸存 9.5-12.8 公噸的碳量;而位處最北側的 NE 區(基隆、新北市、宜蘭),平均吸存約 6.3-8.8 公噸碳量,為各地理氣候區中最低,推測與其恆濕型的氣候型態及長期雲霧覆蓋等因素有關。

  在臺灣幾種主要的植群當中,中低海拔的常綠闊葉林呈現較高的碳匯效能,且隨著海拔上升,林相由榕楠林、楠櫧林、櫟林,轉換為以鐵杉、雲杉、冷杉為主的中高海拔植群,固碳能力呈現遞減的趨勢(圖 3 )。植物的碳吸存能力在時間分布上,呈現出明顯的季節性變化,總初級生產力( GPP )約在夏至時達到高峰,但此時較高的生物量亦造成較高的維持性呼吸成本,淨光合作用(總初級生產力扣除維持性呼吸量, PSNnet )則早在 3-4 月份即達到最高,並反應在生長季初期時植生的迅速生長。

有關通量塔台的渦流協變系統觀測資料、林務局歷次永久樣區的蓄積量調查成果,與遙測碳匯資料比較結果如下:

1. 通量資料分析比對

  經過律定後通量資料推演淨生態系統生產力及總初級生產力,再與遙測成果比對驗證,顯示遙測與通量資料的季節性變化趨勢相符,相關係數 R=0.79 (p <0.05 ),但若進行量級上的比較,則遙測推演高於通量的觀測成果( GPP 高約 30.02% , NPP 高約 18.93% )。

2. 永久樣區資料分析比對

  蒐集彙整永久樣區資料後,分析各地理氣候區的碳吸存量分布情形,顯示南部的 SW 、 ES 、及 SE 區具有較高的碳吸存量,平均每年每公頃 8.16~9.01 公噸碳量,北部的 EN 區及 NE 區較低,約 5.97~6.84 公噸碳量。在空間趨勢而言,吸存量在南北分布的趨勢,與遙測觀測成果相符。但就量級而言,遙測數據約為永久樣區資料的 1.07-1.27 倍,同樣呈現出遙測推演高於地面觀測值的現象。

三 . 結語與未來展望

  衛星遙測能提供常態性的碳匯定量監測。以中尺度空間解析力的 MODIS 感測器而言,能以相對較低的成本,提供高時間解析的全島碳匯資訊。透過通量觀測與永久樣區地面調查資料的比對,證實遙測資料分別在空間上及時間上反應出實地的碳匯變化趨勢。雖然在定量上仍有些許差異,但透過資料比對及碳吸存機制的探討,已瞭解遙測數據的差異範圍。

  MODIS 標準產品的推估係採用全球地理尺度的生態群系進行演算,與臺灣地區實際的生態群系組成、參數均有落差。因此將來若能發展出適宜臺灣的推估模式,將有助於提升遙測成果的準確度。在加拿大、澳洲、日本等各先進國家中,整合森林資源地面調查、遙測技術及通量觀測等方法,已成為建置森林碳監測及測計系統的主要方向,值得後續研究。

  森林資源地面調查能提供實地且高準確度的森林碳匯資訊,也為清潔發展機制中估算各國土地利用變化、林業碳排放及碳移除所採用的主要方法。然而在林型及地形複雜度較高的臺灣山區,僅能取樣調查推估全面性資料,時間上往往也需五至十年時期方能完成一期的調查。適度應用遙測技術,不僅能在空間上提供較全面的森林監測,更能提供高時間解析度的資訊,做為更及時且全面的森林經營參考資訊。

圖1 通量塔台

圖 1 通量塔台

圖 2 全臺年度淨初級生產力( NPP )分布圖

圖 2 全臺年度淨初級生產力( NPP )分布圖

圖 3 2000-2012 年各植群帶總初級生產力( GPP )及淨光合作用( PSNnet )逐月變化

圖 3 2000-2012 年各植群帶總初級生產力( GPP )及淨光合作用( PSNnet )逐月變化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2-06-19:1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