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絲瓜萎凋病之防治

  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 顏辰鳳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  林益昇

  南投縣埔里、魚池地區絲瓜栽培面積約400公頃,所生產的絲瓜品質優良,廣受消費者喜愛。於民國八十年間該地區絲瓜發生嚴重萎凋型病害,田間發病率高達九五%,受害嚴重者甚至廢耕,對絲瓜生產造成很大的衝擊。原省政府農林廳和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遂爰請中興大學植病系林益昇教授對該病害進行研究,終於研發成功以稜角絲瓜為根砧的頂劈切子葉嫁接法防治此病害,成效良好。謹將本計畫執行成效分述如下:

一、台灣地區絲瓜受萎凋病危害情形

  本病害初期分布範圍不廣,農民不以為意,後經中興大學林教授及蘇俊峰先生,鑑定出其為鐮胞菌引起的萎凋病。據田間調查資料顯示,該病在民國八十六年間曾造成埔里地區「白絲瓜」園受害,發病率嚴重者高達三五至九五%,在八十七年亦造成魚池地區「東光一號」絲瓜罹病,發病率為二四%以上。發生萎凋病嚴重地區,包括水蛙窟、殺牛坑、史港、大坪頂、頭社及魚池等地,面積高達一八○公頃,其他地區零星發生,另外,根據最近調查顯示,台中縣霧峰、大安、雲林縣林內和斗南地區的絲瓜,亦遭受該病原菌危害。

二、絲瓜萎凋病的兩階段病徵

  絲瓜農友常於二月初將絲瓜幼苗移植於本田,正常的移植苗於二星期內長出新蔓,但罹病苗於二月間呈現生長不良、葉片不能伸展、病株矮化,或根部與莖部維管束黑褐化及植株半側萎凋等病徵,或者僅有一至數條根系受害,中午蒸散作用旺盛時,出現暫時萎凋的現象,俗稱「睡午覺」,進而葉片半側黃化,莖部與維管束半側褐化及植株半側萎凋的現象,並於一個月內死亡,此乃第一階段的苗期病徵。未死亡的病株於三、四月氣溫逐漸回升時,快速生長,外觀上其病情似有減緩,但實際上成株之根部維管束已逐漸黑褐化,並向莖部蔓延,每當褐化維管束向上經過一個莖節,會使褐化的維管束數目增多,約通過 3-4 個莖節後,莖蔓即表現半側褐化,終至割裂的「蔓割」外部病徵,進而萎凋死亡,此乃第二階段的成株期病徵。換言之,本病害雖會使絲瓜產生苗期的苗枯和成株期的蔓割病徵,但兩者都會使罹病絲瓜萎凋死亡。

三、絲瓜萎凋病的防治方法

(一)實施晚植措施

  由於本病原菌在低溫時大部份由植株的芽栓(莖、根交接處)侵入,容易引起第一階段的苗期病徵,溫度高時,由芽栓侵入的比例降低,由根尖侵入的機會升高,而且在高溫環境下,絲瓜的生長快速,在田間不易表現苗期病徵,待開花、結果後才會有第二階段的成株期病徵出現。因此大部份農友採取晚植措施,避開低溫而逃避苗期病害,雖然晚植絲瓜也會發病,但總有些許的收穫。

(二)嫁接抗病根砧

  所謂「嫁接抗病根砧」,亦即將所要生產的絲瓜嫁接到具有抗病力之稜角絲瓜根砧上,藉由稜角絲瓜之抗病力,達到防治效果。目前林教授和徐華駿先生研發成功之1:1頂劈切子葉嫁接法,係以未使用過乾淨銳利之刮鬍刀片切除根砧瓜苗之生長點及真葉,保留兩片子葉,再縱切兩片子葉中間的胚軸,另外將接穗瓜苗靠近地基部的胚軸切斷,並將胚軸切成楔形,做為接穗,並將接穗苗插入根砧苗中,使其密合。另外,可實行頂劈高接法,事先在田間種植抗病瓜苗,約一至二個月後,株高約一○○公分時,以刀片橫切距頂芽五至十公分的莖部,再縱切莖部做為根砧,另外將接穗瓜苗靠近地基部的胚軸切斷,並將胚軸切成楔形,做為接穗,將準備好之接穗插入根砧被剖開的胚軸中,用嫁接夾夾住插入部分,使其密合並固定位置。

四、舉辦示範觀摩會

  目前以稜角絲瓜(美菱)為根砧的1:1頂劈切子葉嫁接法,防治效果良好,惟許多農友不諳使用的品種、嫁接方法、肥培與病蟲害的管理等技術,導致嫁接絲瓜的栽培良劣不一,因此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於今(八十九)年七月間於南投縣魚池鄉舉辦示範觀摩會,邀集台灣地區絲瓜農友及相關人員約一百五十人參加,藉以指導農友正確的嫁接技術與方法,有效防治此病害。

五、結語

  鎌胞菌造成之絲瓜萎凋病為一種新病害,其防治方法除了可採取晚植措施之外,尚可利用嫁接抗病根砧達到防治效果。由於嫁接株不但不會罹患萎凋病,且所生產的絲瓜品質優良,實為當前最有效防治絲瓜萎凋病的方法,因此普受農民好評。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2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