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認識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

防檢局肉品檢查組 林岩

  豬肉為國人之主要肉品來源,依據88年版台灣農業年報統計,平均每年每人食用豬肉39.05公斤,佔全年消費肉類的50.5﹪,豬肉的衛生安全攸關國人健康至鉅。屠宰衛生檢查是維護豬肉衛生安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屠宰衛生檢查目的在於確保健康豬隻在衛生的場所屠宰,罹病豬隻或受到污染的屠體在獸醫師的檢查下不致於流入市面。

  我國豬肉之零售,長久以來都是在傳統市場以溫體肉的形式銷售。由於豬肉為高蛋白食品,在室溫下不耐久存,在過去冷凍冷藏設備不夠普遍的環境下,消費者普遍以屠宰至上市之時間長短作為豬肉新鮮度之評估標準,並將新鮮度視為衛生安全的唯一指標。

  除了屠宰衛生檢查外,販售的環境也是影響豬肉衛生安全的重要因素,豬肉的新鮮度在低溫(冷凍或冷藏)的環境下較易維護,因此在歐美先進國家之肉類均以冷凍或冷藏的方式銷售。在我國,由於零售肉攤設立冷藏櫃會增加其成本,部分不願設冷藏櫃的肉攤,利用其與消費者之間閒話家常,富有人情味的互動優勢,向消費者灌輸冷凍或冷藏豬肉是前一日未賣完之溫體肉經冰箱保存後再取出販賣的,只有溫體肉才能烹調出可口之料理等等錯誤觀念。加之以消費者在傳統市場肉攤買豬肉除用眼睛看外,也習慣用手摸一摸或拿起來聞一聞(事實上,經過眾多消費者翻揀後的豬肉,受到污染機率大增),也可挑肥撿瘦、自定斤兩,在心理上較為踏實,因此以低溫運銷的現代化肉品運銷體系難以推廣,而我國大部分豬肉零售則仍然停留於過去原始的溫體肉販售型態。

  在溫體肉仍佔大宗的情況下,如何使消費者購得衛生安全之溫體豬肉已成為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當前最重要的課題。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一方面依據畜牧法規定,透過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招募獸醫師,在經訓練合格後,派駐於全國各地合法屠宰場,執行屠宰衛生檢查工作。對每一頭屠宰豬隻作屠前及屠後檢查,凡經檢查不合格的屠體或內臟均予以廢棄銷燬,以防止其流入市面;另一方面亦加強取締違法屠宰行為,並於89年10月4日正式公告「屠宰衛生檢查合格標誌」,於各合法屠宰場正式使用。凡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隻,豬皮均蓋有檢查合格標誌供消費者辨識。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豬肉時,只要注意選擇蓋有合格印的豬肉,就可避免買到未經檢查合格的違法屠宰豬肉。此外,CAS標誌之肉品,亦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對消費者一樣有保障。消費者如在市場發現未蓋合格標誌之屠體,可以向當地農業或衛生主管機關檢舉。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3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