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中國大陸蔬菜產業的現況與展望

國立嘉義大學 許應哲主任

 

一、前言

 

  中國大陸目前擁有13億人口,其中約有9億是住在農村,絕大多數是以務農為生,因此,農村經濟或社會的穩定與否關係整個中國大陸的安定性。早期中國大陸農業型態有「北麥南稻」之稱,田間蔬菜、水果的種植,僅皆為一隅,且大多為自給自足;隨後基本糧食足夠供給,以及對澱粉類糧食需求減緩之後,蔬菜、水果的種植面積、項目才逐漸增加;本文僅就中國大陸近20年來蔬菜產業的生產概況、近幾年蛻變、面臨的挑戰、未來的展望等做扼要性的介紹,提供大家參考。

二、 蔬菜產業的生產概況

 

  (一)種植面積、總產量、人均占有量皆高速成長

 

  中國大陸蔬菜產業在1980年的種植面積為4700萬畝(約313萬公頃),總產量為8062.6萬公噸,平均每人占有量(註1)為80公斤左右,1990年較1980成長一倍多,1996年較1980年成長3倍多,1999年又較1980年成長四倍多;在20年之間,種植面積的平均年成長率是7.9%,總產量是8.9%,平均每人占有量是7.4%。

 

  (二)產值躍居種植業的第二位

 

  1980年之前,蔬菜產業的年產總值不多,隨著種植面積大幅增加之後,年產總值亦隨之增加,1999年蔬菜產業的年產總值約2600億人民幣,僅次於糧食作物,高於林業及漁業,是種植業的第二位。目前有許多地方,往往把蔬菜當成為農業要增加效能、農民要增加所得、農村要更為穩定的主要產業;初步估計,現在中國大陸已有600個縣(區)蔬菜種植面積是在10萬畝(約6700公頃)以上,其中亦有60多個縣(區)已達30萬畝(約2萬公頃)以上,產值是居該縣(區)的首位。

三、蔬菜產業的蛻變

 

  (一)設施蔬菜高速成長

 

  1980年設施蔬菜的栽培面積不到11萬畝(約7300公頃),占全中國大陸蔬菜總栽培面積的0.23%,產量為20萬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0.25%,平均每年每人占有量為0.2公斤,占全國人均占有量的0.25%,可說是微不足道;1999年設施蔬菜的栽培面積約2000萬畝(約133萬公頃),占全國蔬菜總栽培面積的10.0%,產量為7600萬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8.7%,平均每年每人占有量為59.0公斤,占全國人均占有量的18.7%,其栽培面積、總產量、人均占有量的成長率分別為190倍、380倍、290倍。此外,尚有1億多平方公尺的塑膠遮蔭網及300多萬平方公尺的防蟲網,覆蓋面積將近100萬畝(約6.7萬公頃),由此可知,中國大陸利用設施來種植蔬菜的比率已大幅提高。

 

  (二)季節效應明顯降低

 

  以往,中國大陸進入寒冷的冬季(約11月~4月),長江以北地區即不再生產蔬菜,尤其是葉菜類,然而此種現象已因南菜北送、溫室擴充及大量增加種植面積、進口等因素所克服,目前一年四季,全中國大陸各地大多可消費到廉價的蔬菜。

 

  (三)品質提高、項目增加

 

  中國大陸蔬菜原本就擁有不少品系或原生種,1980年實施經濟改革,採取門戶開放政策之後,國外新品種亦相繼被引進,加上化學肥料、農藥、生物科技...的利用,使得蔬菜品質(如外觀、大小、色澤...)有較明顯的提高,同一時期,蔬菜項目經常保持在100種以上,消費者的選擇機會大為增加。

四、 蔬菜產業面臨的問題  

 

  (一)國內市場需求速度減緩 

 

  中國大陸近20年來蔬菜種植面積快速增加,使得人均占有量達310公斤之多,然而人均消費量並沒有隨其比率增加,以致造成產量過剩,尤其是大宗蔬菜經常出現季節性、區域性、結構性的滯銷,形成價格下跌,收益不佳的現象。

 

  (二)缺乏統籌規劃,資源浪費成風

 

  中國大陸蔬菜的種植面積不僅是快速的增加,其中引用現代化的溫室設施亦快速的成長,像1984年加溫溫室為2.7萬畝(約1800公頃),1999年則為22.82萬畝(約15,200公頃),成長8.5倍;1984年節能日光溫室為4500畝(約300公頃),1999年則為300萬畝(約20.0萬公頃),成長666.7倍。表面上利用設施來經營蔬菜產業是一種進步、現代化的現象,然而露地種植面積亦同時不斷在擴充,以致造成溫室蔬菜的經濟效益無法凸顯,投資成本回收無望。

 

  (三)市場體系不健全,農民分得比率低

 

  中國大陸農產品的運銷職能(如集貨、分級、包裝、運輸、儲藏、加工...等)功能普遍不彰,小生產面對大市場時經常是被吞沒的,或是透過少數中間商時,亦因缺乏規範,經營環節間的利益分配嚴重不公,因而菜農勞動價值僅占蔬菜零售價格的1/4~1/3之間。

 

  (四)菜農素質低落,難以整合

 

  中國大陸的土(農)地原本皆為國有,1980年實施家庭聯產承包制之後,每戶農家按人口數的多寡始分配到零星的農地種植,因而生產規模就受到局限,加上大部份的農民先天上教育水準就偏低、年齡老化、極少與外界接觸,思想封閉,沒有組織,隨意性大...等,以致團結性不高,各有主張,難以統一調配,像規格化生產、標準化分級、品牌化銷售皆不容易推動。

 

  (五)推廣體制不完整

 

  中國大陸菜農的生產管理技術來源仍舊是屬於經驗型的傳承,有關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觀摩、研習、訓練等推廣活動沒有專責機構在辦理,農民之間技術的傳遞速度感覺相當遲緩,尤其是愈內陸地區,這種現象更為明顯;由於科技含量偏低,因而距離指標化、措施化的要求也就尚有一段差距。

 

  (六)高營養、無殘留的要求日益強烈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教育及消費水準的提昇,消費者對食品的營養、健康、安全、保健...的意識亦日益增強,然而高毒、高農藥殘留、土地污染、有害生物、有害物質等的監控卻不嚴謹,以致消費者往往有食之不安的感覺。

 

  (七)產銷系統無法連貫

 

  由於中國大陸大部份菜農的生產規模不大,組織化程度低,分散性的經營格局,隨意性的種植制度,加上不確定的品種、數量、質量,因而很難與市場建立固定的供貨管道,甚至由於不確定的因素偏高,即使價格低廉,亦無法提高市場占有率。

五、未來的展望

 

  蔬菜在農產品中是不可或缺的產業,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產業,興衰與否關係著10多億人口的權益,因此有必要採取下列七點因應措施,使中國大陸的蔬菜產業更穩定、成熟的發展。

 

  (一)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生產體制

 

  未來蔬菜產業品質或數量的供給多是要以消費市場的需求為立足點,生產體制若無法配合市場需求,生產者吃虧的程度將會遠大於消費者,甚至會產生惡性循環(如生產者不願生產,價格高昂),形成兩敗俱傷的場面。

 

  (二)健全市場資訊網路,加強產銷信息之連貫。 近十多年來,中國大陸的資訊網路亦隨著世界潮流般的進步神速,然而應用在產銷資訊的傳遞尚嫌不足,甚至由於城鄉發展差距懸殊,無法在極短時間內將產銷訊息加以吸收利用,形成老舊問題周而復始的發生,沒有改進的跡象。

 

  (三)構築蔬菜產業的科技及推廣體系。

 

  任何一項產業想要永續發展,除了要重視科技的研發之外,還要有完善的推廣體制。中國大陸每年投入不少蔬菜科技研發的經費、人力,然而由於推廣體制沒有由中央到地方,或是由學術、科研單位的聯貫,以致科技成效無法落實,甚為可惜。

 

  (四)規劃因地制宜或適地適種的品種及作業流程

 

  中國大陸幅員廣大,自然因素(如溫度、濕度、雨量、地形、地勢...等)有不少的差異,若是能夠善加利用其差異(特性),配合市場需求,規劃各種蔬菜的種植面積、品種,調配種植順序,相信可以減輕不少資源的浪費。

 

  (五)樹立品牌意識,推行無污染、無殘留之蔬菜產業

 

  隨著所得、教育水準的提高,消費者對品牌認同、品質提高的意識是有增無減,尤其在愈都會地區,與先進國家的要求並沒有多大的差異,更何況無污染、無殘留的蔬菜亦是未來一致的發展方向,因此宜逐漸往此方向努力。

 

  (六)提昇蔬菜產業之加工、儲藏、運輸...等的附加價值

 

  蔬菜大多是以生鮮的型態進入消費市場,然而若沒有良好的收後處理技術配合的話,產品很容易損耗、腐爛、失重,銷售範圍受到限制,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意願...等,因此宜在加工、儲藏、運輸...等運銷職能多研發,相信必可創造出不少形式、時間、地域之經濟效用。

 

  (七)露地式的種植面積不宜再增加

 

  以中國大陸目前蔬菜的種植面積來說確實有過多的現象(人均占有量高達310公斤),有些地區甚至還在盲目的增加中,高成本投資的溫室設施亦在快速成長中,除非溫室能夠開發出新用途或轉移它用,否則短期內仍是以種植蔬菜為主,因此宜對露地式的種植方式予以輔導轉作或休耕,使總種植面積暫時不要再增加。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