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亞太地區農業與農企業發展與合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陳希煌

畢沙迪親王,清邁大學邱提校長,在場與會貴賓,各位女士先生:

  本人很高興也很榮幸來到這個美麗城市-清邁,參加這場重要且深具意義的「農企業管理以加強農業發展與農產貿易」國際研討會並發表專題演講。在接下來的30分鐘裏,我將和各位分享台灣過去50年來在農業及經濟上的發展經驗。我相信,台灣各階段的農業發展經驗對亞太地區鄰近國家在制定發展政策上會有相當好的參考價值。此外,我也將和各位就如何加強下一世紀亞太地區農業與農企業的發展與合作交換彼此的觀點。

序論

  如同眾所週知,亞太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與龐大的企業活動已成為世界注目的焦點。這個區域包含了廣大而多樣的農業生態區域,涵括了全世界二分之一以上的耕地,三分之二的人口也居住於此。整體而言,在亞太地區,農業,乃至於農企業一直都對經濟發展十分重要,未來也將繼續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就本質上來說,農企業就是指以企業化方法經營管理農業的各種活動。也就是說,農企業經營者透過將其農產品有效率的商品化來追求利潤。因此廣義而言,農企業涵括所投入的農業資材、農場、食品加工、市場行銷等,甚至連餐廳也可包括在內。

  面對貿易全球化與自由化此一無可避免的趨勢,大部分以小農為主體的亞洲國家亟需採取各種策略性措施以提昇其農業部門的競爭力。發展技術與資本密集的農企業,並在亞太地區建立跨國的農企業策略聯盟將可能是大有可為的對策之一。

  以台灣為例,雖然資源有限且小農充斥,在農業與農企業的發展卻一直有著長足的進步。過去五十年來,中華民國政府採行務實且具彈性的經濟發展政策,使台灣從戰後的廢墟發展成世界上經濟最繁榮的國家之一。在1952到1999年間,台灣的年平均經濟成長率達到8.4%,而每人平均國民生產總值也由美金196元增加到13,248元。此一發展模式經常被譽為經濟發展的成功典範,而農業部門在早期有著很大的貢獻。

  然而,受限於相對較小的農場規模與較高的生產成本,自1980年代以來許多我國過去大量出口的農產品已在世界市場上失去競爭力,而國內農產品將在台灣獲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面臨國外進口農產品更激烈的競爭壓力。為了處理這些新挑戰,本會已採行了一系列的調整措施與因應策略。在這些策略中,以科技創新降低生產成本、提昇效率並發展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將是因應這些挑戰的關鍵性對策之一。另一方面,許多台灣私人部門的農企業也已採取替代性的策略,包括進行海外投資、自鄰近國家購買農企業所需原料、以及以合資的方式組成國際性策略聯盟等。這些都反映出亞太地區農業與農企業進一步合作的必要性。

台灣過去50年農業發展經驗

  台灣面積僅約3萬6千平方公里,三分之二的地區為山地,耕地面積約僅90萬公頃。過去在1950及1960年代,我國農業部門的產值約佔國民生產總值(GDP)的三成左右。然而,由於工業與服務業產值快速提升,農業部門產值在近年來已低於當年GDP的百分之3。目前台灣的農業人口約四百萬,約佔台灣總人口17%,農家約78萬戶,其平均耕地面積約僅一公頃左右。然而即使受限於農場規模,我國的農業卻依然高度發展,生產多樣化且具高經濟價值的農產品。在1998年,台灣的初級農業產值達到120億美金,食品加工業產值更高達150億美金。

  二次大戰後,台灣幾成廢墟,百廢待舉,農業生產量僅不及戰前巔峰的二分之一。為求社會經濟穩定,政府當時以滿足糧食安全為優先政策。至1952年,台灣的農業生產已達到戰前水準,不但足敷民食,還有多餘的農產品外銷。農產品外銷所賺取的外匯轉移至工業部門,造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蹟。

  從過去到現在,台灣持續性的農業政策有以下三點:第一,藉由適當的土地利用與農業結構的調整確保農業持續成長;第二,改善農村生活與農民福利;第三,增加農戶收益以縮小農戶與非農戶的所得差距。我們可以將過去的農業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1. 追求勞力密集與技術效益階段(1953-1964):引進生產技術,配合農村密集勞力,達到提高生產力的目標,每年約可增產4%.

  2. 追求價格效益階段(1965~1975):追求農業資本的累積,推廣適合加工及外銷之經濟作物,例如洋菇、蘆筍、香蕉、鳳梨等,成效相當成功

  3. 追求市場效益階段(1976--):藉由提高各類農產品品質及生產技術改進等,拓展內外銷市場。每一階段皆有其瓶頸存在,我們藉由技術提昇突破土地生產力瓶頸,藉由拓展外銷市場突破價格瓶頸,藉由提高各類農產品品質突破國內市場價格偏低之瓶頸。

  1990年代由於經濟國際化及自由化,台灣農業發展由原來之提高生產力目標轉為提高農產品競爭力,並加強生物科技及食品加工之發展以提高農產品附加價值。現階段更藉由正確之農業資訊制定我國農業政策,進入農業知識經濟階段,經由農業科技發展、農業文化推展、農業歷史研究,以提高競爭力及農產品附加價值。

台灣農業發展成功的因素

  台灣各階段農業發展的成功與農業產值的大幅提升可以歸因於以下幾個因素:

  1. 土地改革

      在1949年以前,台灣的自耕農僅約佔四成,其餘超過六成均為佃農。當時佃農必須繳納高達五至七成的收入給地主充作佃租,而地主可以隨時不再將田地續租給佃農。在此體系之下,佃農不願投注心力照料田地以增加生產,妨礙了台灣農工業的發展。

      為了確保糧食安全,政府自1949年起推動三階段土地改革計畫,包括1949年辦理三七五減租、1951年公地放領以及1953年推動耕者有其田等。由於這一系列土地改革計畫的推動,台灣的農業產值在1952年就回到了二次大戰前的水準。

  2. 堅強的農民組織

      台灣的農民組織在財務上自給自足,其組成目的在執行下列功能:

    (1) 供應農業資材並提供運銷服務
    (2) 推廣服務
    (3) 信用服務
    (4) 保險服務
    (5) 訊息服務 政府依政策需要,以補貼或專案低利貸款的方式對農會提供協助。

      組織健全的農會則藉由協助推廣政府單位育成的作物或禽畜品種給農民,對台灣的農業發展有很大的貢獻。農民也可經由農會獲得所需的信用與供銷服務。

  3. 農業研究機構

      台灣的農業研究機構達20餘所,其中大部分為政府機構,負責農林漁牧與食品加工的試驗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大幅提高了台灣的農業生產力。

  4. 發展鄉村地區加工業的策略

      在1952年,農業部門佔台灣國民生產毛額32.2%,更佔了56.1%的勞動力。這些數據顯示如何將當時農村的勞力與購買力由農業部門轉移到工業部門成為鼓勵勞力密集加工業與鄉村地區工廠發展的關鍵因素。1950及1960年代中小企業為主的加工業發展應歸因於農業部門,其發展也提供了農民兼職以提高農戶收益的機會。

  5. 推廣服務與鄉村教育

      農業推廣工作的目的在於提升鄉村地區的人力素質並改善農業生產活動的效率。在台灣,遍及全島的農業推廣與教育系統是由政府、農民組織、農業學校、農業技術研究機構以及農民之間形成一個密切互動的完整體系,針對農民的需求提供服務,此一體系運作的成功經驗對台灣的農業發展貢獻很大。

  6. 農田水利

       台灣地處亞熱帶,佔廣大面積的山地地形陡峭,降雨一般均快速逕流入海。因此,為有效利用水資源,我們在山區修築了許多水庫以發展農田水利並防範洪患。此外,全台有十七個農田水利會負責供水管理與設備維護。良好的農田灌溉系統對增加農作物產量、提升農民收益與維護生態平衡很有幫助。

  7. 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

       台灣的農業機械化從早期鼓勵農民採用耕耘機取代牲畜來整地,進而發展至稻作全面機械化,政府並設置每年兩千五百萬美元的農業機械貸款基金以補貼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支出。近年來隨著農業政策的調整,政府並推動一個新的十年計畫發展資訊化與生產自動化的農業機械,迄今已有很好的成效。

新挑戰

  在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現已由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取代)烏拉圭回合談判中,農業部門已於1993年底達成協議,各國須逐年降低農產品關稅稅率、開放農產品市場與削減境內農業支持。此外,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也已提出貿易自由化的相關議程。在農產品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下,各國依賴高關稅與進口限制保護的農產品勢將面臨巨大的衝擊。面對此一挑戰,我們計畫採行以下措施以資因應:

  1. 調整農業結構

      因應貿易自由化的趨勢,政府已陸續頒佈一系列農業結構調整的指導綱領,包括建立均衡與安全的糧食產銷體系,由「自給自足」調整為「供需平衡」;對於農業生產條件較差者,輔導廢園造林或轉作其他地區性特產;輔導具競爭力之產業提昇品質、建立品牌,以爭取消費者之認同;加強生產輔導,改善運銷體系。

  2. 發展先進的農業生物科技,並運用種原庫開發新品種

      我們充分了解生物科技將是下一世紀的明星產業,農業生物科技更是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目前已投入大量的經費進行相關研究,並已育成許多具高經濟價值的作物、畜禽與水產的品種,將使未來的農業成為高獲利的農業。

  3. 農業生產自動化

      因應農村人口老化與勞動力缺乏,本會自1991年推動一個十年計畫發展資訊化與生產自動化的農業機械,預期將可提升農產品生產與運銷效率。

  4. 發展高附加價值食品加工業

      現代化農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擴大市場層面,甚至推廣到國外市場。食品工業的發展可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帶動農產品的消費,將農業生產由初級產業,提升至二級、三級產業。中華飲食文化聞名全球,如能有效研發、創新,將能建立我國加工食品的特色,開拓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5. 運用資訊科技

      本會將藉由網際網路,建構農業產銷資訊流通機制,促進資訊共享與農業知識流通。並藉由發展電子商務,促進形成現代化交易市場,開創多元化運銷通路與電子化農業經營環境。此外,本會也將運用資訊科技建立農產品產銷預警機制,掌握預先處理產銷失衡事件之時機,有效紓緩國產農產品產銷失衡情況,以維護農民與消費者之權益。

  6. 推動農業策略聯盟,發揮經濟規模效益與技術效率

      本會正規劃推動農業策略聯盟,以基層農民團體為核心,透過同業與異業間職能之垂直整合與功能之水平擴張,結合農業相關資源與人才,應用先進的知識經濟,改造農業產銷體系,組成有效率之農業組織;再運用此規模優勢,建構完善的農產品行銷網,進行企業化經營,提升台灣農業競爭力,並將利潤回饋予農民,使農業策略聯盟成為農業的安全防護網、經濟軟堤防。

亞太地區農業與農企業合作的需要性

   在亞太地區,每個國家自然資源各有特色,也生產各種不同種類的農產品及相關產品。各國的農業發展程度不同,彼此合作的空間很大。有些國家具有良好的天然資源,卻缺乏資金與技術;反之亦同。因此,加強亞太地區國際農業合作,進行農業技術與經營管理知識的交流,將對本地區農業發展有很大助益。

  身為亞太地區國際社會的一份子,我國一向樂於與鄰近國家分享我農業發展經驗,推展農技交流與合作,協助友邦發展農業。目前我國在全世界34個友邦派駐有40個技術團,技術人員約計3百餘人。本會並積極推動與東南亞國家農漁業合作,促進與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及澳紐等國之農業首長互訪及簽署雙邊農漁業合作協定,並執行與印尼及越南等雙邊農業合作計畫,協助合作國家持續發展。

  對私人部門的農企業而言,亞太地區的農企業可藉由組成產業垂直與水平分工的策略聯盟,將各國在農業與農企業發展條件上的差異性作最佳的結合,運用比較利益以形成合作夥伴關係。亞太地區多樣化的自然與人文資源可藉由此類夥伴關係作最佳的利用,而參與合作的各方也可獲得較大的利益。台灣的農企業經營者已經利用了這股全球化的趨勢,在亞太地區進行相關的策略聯盟與投資;而亞太地區各國政府也必須以更積極的策略來營造更佳的投資環境,吸引跨國的投資。

  為加強各國農業與農企業之間的進一步合作,首先各國之間必須加強彼此的了解,促進文化的交流,建立彼此溝通的基礎。其次,必須應用現代化的資訊科技,特別是網際網路的運用,來使得彼此的聯繫更加便利。第三,為降低國與國之間貨物與服務交流的障礙,各國政府必須加強相關的基礎建設,修訂不合時宜的法律,並且改善行政的效率。

結論

  台灣與亞太地區各國在文化與地緣上的關係均十分密切,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分子,我國十分樂意提供在農業科技、農村發展,乃至於農企業經營的相關經驗與各國分享。如同我先前所提到,我國迄今已派遣為數眾多的農技團至世界各地的友邦國家協助其提昇農業生產,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而台灣的私人農企業部門也十分活躍的在亞太地區進行各項投資與策略聯盟。比起地狹人稠且缺乏天然資源的台灣,許多亞太地區國家的農業與農企業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我相信,台灣的經驗將會是鄰近國家農業發展很好的借鏡,而透過加強國際合作,亞太地區農業與農企業的發展在21世紀將有更光明的前景。謝謝!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