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活化農業資源利用 維護生態永續發展

調整農地利用與管理

彈性調整農地利用管理

  因應農業多元發展,農地利用由過去以「生產」為主調整為從「價值鏈」觀念活化利用,擴大加值效益。本會於2013年修正發布「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認定及核發證明辦法」、「農業主管機關同意農業用地變更使用審查作業要點」及「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等3項法規。修正重點如下:

  • 以價值鏈及配合新技術發展,容許如植物工場及放寬部分農業設施之高度使用限制等。
  • 賦予專區土地經規劃得彈性使用,以別於區外土地之管理限制,並利串接產業、人、地與水資源。 
  • 鼓勵運用綠能設施於嚴重地層下陷地區或公告之污染場址等邊際土地設置,創造不利耕作農地之經濟效益。 
  • 改變長期以農地重劃為優良農地之作法,因應時空環境變遷,調整特定農業區變更不再以農地重劃為判斷依據。

放寬休閒農業設施設置面積上限

  為促進農業旅遊產業國際化,有效輔導傳統農業轉型升級,增列休閒農場得申設農特產品調理及景觀等項設施,另休閒農場內須辦理用地變更之住宿、餐飲、農產品加工(釀造)廠、農產品與農村文物展示(售)及教育解說中心等項休閒農業設施,其面積上限占全場農業用地之面積比由10%放寬為20%,並以3公頃為限;休閒農場總面積超過200公頃者,則以5公頃為限。預期可提高業者申設休閒農場之彈性,有效增進休閒農場服務量能,營造休閒產業合理化環境,並促進農業旅遊國際化。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

  農田水利建設與農業發展及農民福祉密不可分,係為使用灌溉排水渠道設施及相關用水管理技術,有效輸送分配灌溉用水,以降低乾旱或洪災發生、穩定糧食生產及減少災害損失;對於農村生活環境改善、促進農村安定繁榮及強化生態環境保育等方面也有很大幫助。2013年度完成灌溉排水渠道更新改善327公里、構造物681座、農地重劃170公頃、早期農地重劃區農水路更新改善1,506公頃,並輔導農民使用省水灌溉用噴灌、滴灌等設施2,020公頃,辦理灌溉水質監測及水污染源廢水檢測3萬8,320點次,有效掌握灌溉用水水量及水質,維護農民權益,並改善農場經營及農村生活環境。

強化農業資源保育

維護森林資源

  2008年起推動第4次全國森林資源調查,建立生態系長期監測系統,截至2013年底止完成全臺灣西部地區公私有林調查及國有林事業區森林資源調查297萬公頃。

  推動植樹造林計畫,2013年完成造林2,533公頃;搶救森林火災6次、面積6.8公頃;取締竊取森林主副產物290件(破獲率達83%)、濫墾16件(面積2.6公頃);收回非法占用林地1,236件(1,033公頃);以補償方式收回國有林租地造林地1,013公頃,加強管理更新造林。森林警察執行森林保護勤務,計執行違反「森林法」等案件共452件、移送人犯877人。8處自然教育中心提供逾12萬人次優質森林環境學習機會。善用農村社區及水土保持戶外教室,累計輔導8個社區通過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強化現有83處自然保護區域之完整,辦理棲地巡護並拆除盜獵用具達670件。

強化漁業資源養護及保育

  為加強沿近海域生態環境保護及漁業資源保育,已針對拖網、刺網、魩鱙、飛魚卵、鯖 鰺 、鰻苗及燈火等漁業,持續推動禁漁區、禁漁期、總漁獲量及漁撈日誌填報等管制措施,並預告訂定「沿近海漁船捕撈蟳蟹類漁獲管制措施」。

  推動沿近海漁業監控管制調查(MCS)措施,落實推動港口漁獲查核、觀察員隨船觀察及非法捕魚取締等動態管理措施,強化蒐集沿近海漁獲資料,逐步建立沿近海漁業管理制度。執行沿近海漁業巡護,2013年海上登臨檢查漁船計16艘次;協同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加強違規作業漁船取締工作,共計取締179件;辦理2次漁船筏收購,第1次實際收購6漁船、54漁筏;第2次收購業經各縣(市)政府審核後,計有2漁船、89漁筏符合登記資格,續辦核定作業。擴大辦理魚苗放流工作,2013年計放流各類種苗1,382萬尾,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增育漁業資源。

  持續辦理「活化人工魚礁區及天然礁區」計畫,2013年補助18個地方政府及漁會清除20處人工魚礁區或天然礁區之覆網,計清除廢棄網具6,551.1公斤,以恢復沿近海域礁區之聚魚效益,增加水產生物棲息空間,提高沿近海漁業生產力。

  鯊魚為我國重要漁業資源,為確保鯊魚資源之永續利用,我國於2001年成立鯊魚資源管理工作小組,持續針對鯊魚資源保育與管理採行相關措施。2013年公告「大白鯊、象鮫及巨口鯊漁獲管制措施」。另透過派遣科學觀察員隨船,及在各主要港口派駐查報員蒐集漁獲統計資料,強化鯊魚漁獲統計資料之蒐集。並委託專家學者利用分子生物技術(DNA)查驗巿面上販售的鯊魚魚翅或漁產品。

加強動物保護,落實寵物及流浪動物管理

  為建立國人飼主責任觀念、杜絕棄犬行為,本會自2011年起督導地方政府實施「強化寵物登記稽查方案」,2013年共計稽查4萬2,839件,其中勸導2萬5,615件,拒不改善予以行政處分72件。在加強稽查之情況下,全國新增寵物登記數量18萬8,321隻。為防止不法繁殖販售犬隻行為,持續加強查緝非法寵物繁殖買賣業者,共計稽查4,888件,查獲不法裁罰15案。

  本會近年持續與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合作,推廣更多元、適地性之收容動物認領養措施,2013年收容動物認領養率提升至40.8%,而人道處理率則降至40.6%,均較2012年顯著改善。另整合建置全國推廣動物認領養網路平臺,便利民眾瀏覽全國各公立收容所之認領養訊息,以提升動物認領養訊息能見度,增加動物認領養率並降低人道處理數量。

畜牧節能減碳、污染防治及再利用

  本會成立專家輔導團,輔導畜牧場提升節能效率、廢水處理技術及污染防治設施效能,2013年計輔導626場次,並藉由示範及推廣畜牧場辦理更新省能照明設備69場、仔豬沼氣保溫設備16場、第2次固液分離機72場、畜牧場紅泥沼氣袋更新39場、修繕堆肥舍33場、畜牧場噴霧除臭設施45場、修繕養牛廢水處理設施2場、畜牧場雨廢水分離1場、豬廁所157座及廢水回收再利用14場等相關方式以強化畜牧場污染防治。

  輔導直轄市、縣(市)政府推動畜牧場雞糞處理自主檢核管理機制,並推廣果菜園農民施用禽畜糞堆肥及辦理促銷活動,計推廣3,015公噸以有效去化禽畜糞。

  強化畜牧場斃死畜禽管理工作,查核畜牧場處理斃死畜禽方式計1.4萬場,並輔導畜牧場與化製場簽約,同時,協助服務偏遠地區畜牧場斃死畜禽清運工作。

建置農業版防災地圖

  2013年建置之農業版防災地圖,完成農業防災整合資訊平臺之開發及重要農業生產區災害情境模擬地圖之分析及建置。未來該資料除可協助農業之永續發展,減少農業生產區重複受災情形外,亦依序整合其他單位之重要資訊,以作為推動重要農業生產區地理資訊化之工作,建置符合農業需求之災害情境模擬資料,進而提供後續農業政策輔導與推動。

  本農業防災整合資訊平臺提供中央氣象局定量降雨預報資料、水利署水情監測資料、水利署淹水潛勢圖與介接農田水利會之灌溉排水圖、自動測報等資訊。農業防災整合資訊平臺之主要功能,包含圖層動態套疊、工程履歷查詢資訊系統與災害情境模擬等功能,以作為分析災害風險及預防等重要指標之參考依據。

加強國土保育復育

整體性治山防災

  推動治山防災工作,針對臺灣地區重要水庫辦理水庫集水區保育治理、土砂災害防治暨突發性災害緊急處理與工程維護、區域性水土資源保育及綠環境營造、特定水土保持區治理等相關水土保持工程計511處,控制土砂量約790萬立方公尺,有效減少土砂災害,保育水土資源;另辦理集水區調查規劃、土砂變遷監測與分析及治山防災技術提升等30件,總計2013年投資經費17.8億元。

易淹水地區水患治理

  • 辦理上游坡地水土保持及治山防洪等2項子計畫,目前已完成第1階段(2006-2007年)治理工程1,245件、第2階段(2008-2010年)治理工程1,729件及第3階段(2011-2013年)治理工程1,465件,共保護山坡地面積124.2萬公頃,保護山坡地易致災區域人口265.1萬人,同時控制土砂生產量3,142.6萬立方公尺、避免下游地區因河道淤積造成淹水情事。 
  • 辦理易淹水潛勢地區農田排水改善,至2013年底已完成第1、2階段(2006-2010年)改善工程178件;第3階段(2011-2013年)前2年已辦理改善工程65件,2013年計辦理宜蘭、苗栗、南投、彰化、雲林、嘉南及高雄等7個農田水利會所屬39件農田排水改善工程。8年共計辦理282件易淹水地區農田排水工程,改善排水路416公里及構造物751座,減輕2.5萬公頃農田易淹水潛勢地區水患問題。

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治理

  • 辦理水庫集水區山坡地範圍內野溪整治及崩塌地處理等2項工作,2013年執行預算2.5億元,計辦理23處土砂防治工程,經以多元尺度監測技術進行植生覆蓋率及土砂防治成效調查,顯示水庫集水區已逐漸恢復莫拉克風災前植生覆蓋程度,其中水庫集水區山坡地植生復育面積約33公頃,抑制潛在土砂量約277萬立方公尺,逐步達成抑制土砂生產、減少土砂入庫之目標。
  • 執行國有林班地內之土地使用管理及集水區保育治理等2項工作,2013年原定目標為辦理租地補償收回37.5公頃及完成25處集水區保育治裡工作;總計完成租地補償收回38公頃,辦理野溪整治、崩塌地整治及植生造林25處,植生造林復育面積約56.8公頃,抑制潛在土砂量約40.11萬立方公尺,經費執行數達2.6億元,初步達成復育林地,森林國土保安之功能。

加強辦理野溪清疏

  • 本會水土保持局依「加強河川野溪及水庫疏濬方案」所訂方案目標,及「開築深槽,安全排洪,穩定坡腳,營造高臺,保護農地,維護聚落安全」之野溪清疏策略及清疏土石就地利用原則,截至2013年底,累計完成野溪清疏3,495萬立方公尺,超前1,580萬立方公尺,現階段清疏土石回填流失農地、低漥地等已達313公頃,回復土地可再利用性及生產價值。
  • 本會林務局持續依照「加強河川野溪及水庫疏濬方案」所訂策略與方法,兼顧國有林野溪治理與土砂清淤工作,就瓶頸重要河段及會影響公共設施、部落安全之重點區域,進行野溪整治及崩塌地處理,遵循「清對地點、清對時間」原則並掌握工作進程。2013年目標量105.2萬立方公尺,實際執行量157.7萬立方公尺,超越原定目標,成效良好。

充實土石流防災整備及監測

  • 落實土石流防災整備:針對已公開1,664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分布於17個縣(市)、159鄉(鎮、市、區)、681村(里),完成土石流潛勢溪流保全對象所在585村(里)之「2013年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計畫」檢討,更新土石流潛勢溪流保全對象清冊達4 萬9,966人。
  • 提升基層土石流自主防災能力:辦理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演練32場、宣導(含校園宣導)176場,培訓土石流防災專員1,387人;推動自主防災社區120處。 
  • 強化土石流防災應變機制及精進土石流監測技術:開設颱風豪雨土石流災害緊急應變小組共9次32日,投入2,366人次,通知緊急聯絡人46萬8,557人次,紅色警戒發布1,415條次,黃色警戒發布2,290條次;完成土石流觀測站建置共計48站(固定式28站,行動式3站及簡易式17站)及12場次國際土石流防災監測技術交流及展示。

國有林集水區治山防災

  以集水區為治理單元,依國有林崩塌地調查及集水區危險度調查評估結果,同時因應颱風災害所需,編列7.9億元辦理上游國有林地崩塌地處理、防砂工程及維護與緊急處理等治理工程計161件,處理崩塌地面積約122.7公頃,並抑制土砂下移量約406.1萬立方公尺,俾能儘速復育林地,達到森林國土保安之功能。

辦理山坡地監測與管理

  • 藉由山坡地土地可利用限度分類查定工作,規範山坡地農業使用行為,完成查定6,017公頃。對於亟需加強實施水土保持處理與維護之地區,劃定為特定水土保持區,擬定長期水土保持計畫,已辦理特定水土保持區保育治理工程17件,督導及協助管理機關辦理長期水土保持計畫通盤檢討、監測及廢止計畫等15區及特定水土保持區劃定規劃及系統建置等2件。
  • 核准山坡地開發利用水土保持計畫(含簡易水土保持申報書)2,430件,施工中檢查2,249次;衛星變異點案件為3,628件,執行山坡地違規使用查報取締1,480件,罰鍰金額8,800萬元,移送法辦43件,輔導各地方政府成立水土保持服務團,服務件數3,723件,強化民眾知法守法觀念,維護山坡地開發利用安全。
  • 回上一頁
  • 103-04-17: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