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倚「山」傍「水」的大武山低海拔森林園區—林後四林

文.圖 / 林務局

  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 橫跨屏東縣潮州鎮、萬巒鄉及新埤鄉,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大武山麓西側、林邊溪右岸,是大武山脈西麓及林邊溪右岸沖積出來的河床平原, 倚靠在排灣族的聖山大武山的山腳下。園區早期為台糖株式會社的甘蔗園,日據時期日人鳥居信平先生為解決在地的農業灌溉用水,在林邊溪上游利用地下的浮流水規劃了灌溉系統,並以當時廠長的別號命名為「二峰圳」,迄今已約 90 餘年,其地下堰堤(集水廊道),在 96 年更被行政院文建會指定為文化資產。

  但園區現地土壤貧脊,不利農耕,自 97 年起進行造林,增益了園區森林景觀,目前營造 800 公頃造林地,栽植近 22 萬 株鄉土樹種。所以,站在園區內的夏至丘上,俯視全區的田園景色,可感受到樹木長成了,鳥兒在樹上休息,雨水在樹梢上停留,昆蟲在樹幹上躲避的生物多樣性,而屏東最熱情的陽光照映在樹海上,再加上風吹動樹葉的聲音,聽起來就像是一首首澎湃的山歌。

  在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裡,有許多在地藝術家及民眾的集體創作藝術品,從生態池裡的藝術品-窗裡 ․ 窗外,來觀賞大武山山系及生態池周邊的景色,似乎可以發現另一種人觀景、景觀人的自然哲學,尤其是在傍晚時分,在園區裡欣賞夕陽西下,更增添了另一種自然美感。

  在林後四林流傳著一句話:林後四林的一天,從燕鴴的叫聲開始。自 103 年 6 月 14 日正式開園的林後四林平地森林園區,區內復刻了「二峰圳」營造了一條可供民眾戲水的藍帶,生態造林的規劃,營造了夏留鳥-燕鴴等生物的棲息環境,同時, 喜樂發發森林公園、萬金聖母聖殿、建功森林親水公園及五溝水自然溼地等具有歷史與生態人文的景點連結成旅遊軸帶,提供國人作為生態旅遊導向之戶外休閒場域,發揮森林遊憩之經濟效益與生態價值。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7-16:6,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