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臺南鹽水區竹埔社區參與農村再生計畫發展過程及成果

蔡宏進 [1]

一 . 行文的緣起

  我在 6 月 1 日電視上的大愛節目看到「千歲快樂農場」播出,既感動又高興。這個農場是我家鄉臺南市鹽水區竹埔社區參加農村再生計畫,經由私人捐地並由全村老人共同經營起來的,一群經營的老人都是我自小就認識的鄉親,看到他們經營得那麼起勁,使我感覺彷彿參與其中,我確曾經幫助他們在茫茫的人生中找到一條值得努力且能快樂的道路,他們快樂,我也高興。

  過去我還在大學農學院教書時,常有機會參加農政部門的各種施政研究及實務推動工作,曾經看到許多可喜的成果,也看到一些令人惋惜的計畫。退休以後 ,有較多時間與機會返鄉小住,重溫兒時舊夢,也可較仔細注意村中事務。我注意到這個村子的發展很緩慢,主要原因是缺乏活水來源,包括缺少人力及資金資源,覺得我有重責大任幫助它取得活水與推動發展。

  我是村中較早到外地讀書及做事的人之一,其他許多鄉親一生都留在村中固守家園,天天拿鋤頭翻泥土,生活非常守舊,眼界也不很高,對於外界變遷之快速,少有機會與能力去查覺與過問,也少能自動自發去策劃與實踐社區的建設與發展。因此,我覺得有責任對我村子的發展扮演一個角色,盡一份責任。

  我一生從未經營企業,故無法像許多成功的企業家賺大錢後衣錦還鄉,散發錢財,鋪橋修路,造福鄉里。但我也許可為村人改善生活與政府施政之間搭蓋一座橋梁,引進政府推動的農村建設計畫,落實在我的家鄉故園上。過去政府曾實施不少農政方案,但好像很少推動到我住的這個小村子來。我希望這個村子也能分享到一些活水,而且鄉親也能把握機會,自力更生,改善物質與精神生活水準。我先找了一位常住村中的退休中學老師,請他領導規劃及推動農村再生計畫,他真的動了起來。

二 . 參與計畫初期的困境

  社區要能實施農村再生計畫,首先要能提出計畫方案。要向政府申請支援,首先要能表明意願與能力。但是能獲准許通過的好計畫書並不好寫,這是初期碰到的第一困境。主持的退休周老師是學習文史藝術方面的,文筆很好,很快就上了道。第二困境是要說服村民贊同與支持計畫並不容易,起初有不少人擔心要花錢,花時間與花力氣而猶疑不決,經由先找幾位較積極較合作的人作模範,贊成支持的人也就漸多起來。第三困境是志工難求,計畫初期很必要有志工免費參與服務,幹部們只好先找自己的兒女家人義務協助書寫、上電腦打字及傳送文件等工作,終於也克服過關。第四困境是擔心審查通不過,這個困境後來是經由誠懇表示高度參與意願而被接受與肯定。克服各種困境之後,計畫推動起來就逐漸順利。

三 . 推行的項目與成效

  農村再生計畫是一種結合農村社區實質建設及產業、精神、社會文化等綜合性的社區發展計畫,實質建設方面著重整治破落的外觀及髒亂的環境,也著重種植樹木花草,美化社區環境。產業的建設與發展則除注重個別農家的農業發展外,也特別注重公共造產及發展社區象徵性的特產,使村民能改進生產,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精神與社會文化發展則由舉辦團體性的藝能活動與比賽,創造新技能新文化及回味有趣的古老傳統文化活動而落實,這些精神與社會文化建設與發展可使社區居民生活得有趣味,能團結,也有榮譽。

  本社區經由農村再生計畫,多方面的改變與發展都甚顯著,詳細可從「千歲快樂農場」見到不少實景與成果,還有不少發展計畫尚在萌芽中。從影片中確實可看到本村子有多項的再生成果,包括栽種路樹、開闢花園種植花草、清理破舊農宅、經營千歲快樂農場、種植蔬菜水果、設置蕃茄優良品種繁殖場、開發炕 窯 美食、設置槌球場並指導槌球運動、組設各種社區志工隊、開辦四句聯研習班創造四句聯、關懷老人健康、照護獨居老人生活起居、援助鄰近外鄉社區安養中心、舉辦各種園遊活動增強社區團結力、舉辦古玩遊戲恢復固有優質文化等。計畫中的發展項目還有開發社區農特產當為伴手禮、鋪設廟宇大庭地磚、美化路邊及廟庭圍牆、將詩詞對聯等燒在紅牆的磚頭上,藉以提升文化水準與氣息等。

四 . 隱藏的風雨或問題

  幾乎各項公共事務都難免會有風風雨雨,農村再生及社區發展計畫推行起來也都難免有人閒言閒語,對於參與工作人員的士氣不無負面的影響。這些問題無異是家醜,但也必要提出檢討,供為全臺灣所有農村建設與發展經驗的借鏡,使能盡量減少錯失,提增建設與發展成功的機會。有關我村推行再生計畫的風雨與問題約有四要項:

(一)村中會有異議與閒話之人

  我的村子人際關係大致和諧融洽,但難免會有少數異議及愛說閒話之人,對於各種社區公共事務不很熱烈贊同與支持,平時愛說是非與閒話,對於熱心推動公務的人會有阻礙與傷害。社區中的領導者很必要給予感化、勸導或說服,使其能捨棄偏見與異議,共同為社區的再生建設與發展事務盡力與奉獻,使社區能增強發展的力量,增進發展的速度。

(二)村中會有對公務攜手旁觀的人

  攜手旁觀的人雖不一定持有異議或愛說閒話,卻對公共事務表示冷漠,攜手旁觀,不加參與。雖然不至於對公事會有妨礙,卻未能有何幫助。有時對於該負的責任也會負擔,但僅達最低限度,總計其對於農村再生或社區發展計畫的助力不大。

(三)有喜愛搶功之人

  社區分子參與農村再生等社區建設與發展活動,每人都有一份功勞,對於有功的人全村的人都能給予公認與肯定。但是社區中卻也有喜歡搶功的人,愛吹噓自己的功勞比別人多,比別人的重要,使聽到的人不滿與不平,破壞社區的團結與祥和的氣氛。自我吹捧過度的人常會引起公憤與眾人的唾棄,也會自討沒趣。最後會孤立於團體活動之外,社區力量卻也會因而損失,這種損失都是因為人性中的私心私慾引起的弊端。

(四)計畫的執行細項會有不夠開誠佈公的缺失

  農村再生與其他社區發展計畫要能有效進展,必須要將執行細項都能開誠佈公。社區領袖中負責執行計畫的人最需要注意及此,其中對於決策過程,人事運用,業務活動的意義,經費收支帳目等,都要能公開公正,才不致引人懷疑與非議,也才能取信於人,令人樂意共同參與。我村的再生計畫在這方面尚有待改進。

  開誠佈公的方法可以經過會議說明,或以書面公告,不可有小圈子決策及黑箱作業,否則其他許多村民會感覺不明業務細節及理由,也不能看清楚用錢的道理及方法,就會很容易失去向心力及合作的熱忱。社區領袖千萬要切記,時時自覺與反省,不得有誤,才能使農村再生及其他社區發展事務永續經營與進行。


[1]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亞洲大學榮譽教授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3-07-18:5,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