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港口部落農藝復興─米粑流品牌驚艷東海岸

文‧圖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林泰佑

  走在美麗的東部海岸公路,享受迎風徐徐的海水香及海天一片的蔚藍風景,踏入珍奇壯觀的石梯坪海岸,不難發現石梯坪旁層層金黃的稻浪,這正是石梯坪「海稻米」睽違多年的復耕成果,也為鬼斧神工的石梯坪增添另一層風采。

因為米粑流,所以米粑流

  背山面海風景秀麗的港口部落其實早些年是曾經耕作的,只因灌溉水源設施的老舊毀壞及年輕人口的外移,靠海側的可耕坡地經歷了二十餘年的荒蕪。直到豐濱鄉原住民觀光發展協會、花蓮農改場及林務局等單位同心協力,從林務局修復灌溉水路及提供水梯田生態復育經費開始,花蓮農改場輔導有機水稻栽培,以及部落團隊辛苦耕耘等等,在此重新注入蓬勃的生命力,也正是透過各方伸出援手,因此港口部落梯田的再現即以阿美族語中互助之意的「米粑流」命名。

歡慶米粑流的誕生

  為了重現梯田恢復生產,部落復耕推動者舒米如妮從 2011 年開始自行試種,並和花蓮農改場與林務局等農政單位合作,及和部落團隊取得共識後開始一連串的復耕進化之路。港口部落已休耕二十餘年,在農委會林務局的協助下將斷流二十餘年之灌溉水路修繕完成並協助整地約六公頃餘,花蓮農改場針對港口部落成立水稻復耕技術服務團,輔導以有機栽培技術進行復耕,過程中的整地、機具、資材使用上都遇到不少困難,為此服務團不間斷的溝通與說明,並製作簡單明瞭的說明書進行解說。稻米的品種則是選用由花蓮農改場所育成的臺稉 4 號香米,之所以選擇此一品種是由於它的植株較矮,在海風吹襲中不易倒伏;此外,香米在具有鹽分的海邊生長也會激發更濃厚的香氣。

  從最初整地土壤檢驗、栽種品種推薦、協助接洽稻種與育苗、插秧及栽培技術協助,並舉辦有機水稻栽培技術講習會,針對不同栽培時期召開以因應所遭遇之栽培問題,輔導團隊每週前往輔導關切,使水稻生育情形良好近無病蟲害情形發生,並於黃熟期舉辦「有機水稻栽培與病蟲害綜合防治示範觀摩會」。收穫調製部分也協助港口部落接洽光豐地區農會與李文煌農業企業社協助收割稻穀之烘乾、精碾與包裝,使休耕二十餘年之海稻米以「米粑流」正式命名並自行販售,相較整地初期農友試種水稻產量每公頃不到一噸,透過本場栽培全套技術輔導下產量增加三倍,第一次的復耕達每公頃約 3,000 公斤,這樣的成果也讓原本不看好的族人豎起大拇指,帶動了整個部落重拾鋤頭再現梯田風華的意願,且在有機栽培下得以保留原本二十餘年無人力介入的豐富生態環境,也促使原住民產業整合轉型並逐漸起步發展,同時本場也客製化協助與靜浦部落共同申請有機驗證 1.35 公頃。收穫的海稻米除了以「米粑流」命名以外,外包裝的部分由充滿愛心的舒米親自設計,並委託「財團法人中華啟能基金會-春暉啟能中心」的孩子們製作包裝用麻布袋,再由部落的婦女團隊們一針一線手工縫製鈕扣及裝袋,可說是從插秧、栽培、收穫至最後的小包裝米,包包都充滿著滿滿的幸福、愛心與意義。

米粑流的豐富的自然生態面貌

  港口部落梯田在多年無外力介入的情形下保有了豐富的生態環境與豐富的土壤有機質,這樣的環境下選擇有機栽培正適宜,且第一次的復耕未施用任何有機肥料,栽種品種考量位處海邊風力強勁鹽分較高,故選用了莖桿強健株高較矮的香米品種臺稉 4 號,同時有別於一般有機水稻栽培法,海稻梯田嘗試使用米糠除草及微生物病蟲害防治資材進行試驗,插秧後每公頃施用一噸的米糠於田間發酵後可達到抑制雜草發芽的效果,還能成為天然有機肥,以及增加土壤中的益菌及微生物之功效,可謂一舉數得。

  休耕二十餘年中無任何殺蟲劑及農藥汙染的環境下,田間蜘蛛、豆娘與瓢蟲隨處可見,在這樣生氣蓬勃且生態多樣性完整的環境中成長茁壯的海稻米,並未出現嚴重的病蟲害,僅在颱風來臨前施用過一次有機栽培可用的資材 -- 亞磷酸及枯草桿菌進行預防,此外,部落在插秧時特地放寬株距及減少插秧時的一叢秧苗支數,在這樣的操作下大大的提高了通氣性,也讓病原菌不易繁殖擴散,同時沒有施用肥料,可以避免稻株吸收多餘的氮素而產生「虛胖體質」而容易生病,這些都是部落復耕時的智慧與巧思。走進港口有機梯田中,不難發現僅出現在古早田間的生物,在此都一一重現,不論青蛙、泥鰍、瓢蟲、蜘蛛及蜻蜓等等,其中貌似小蜻蜓的藍色昆蟲-豆娘更是隨處可見,豆娘對於環境品質極為敏感,由此也可間接證實有機復耕確實維持了無汙染的生態環境。而在盡量不施用苦茶粕的情況下,舒米與部落團隊以人工方式減除外,更飼養及放養幼鴨進行生態防治,不僅清除了幼螺,甫發芽的雜草也仰賴幼鴨清理,同時幼鴨糞便可做為天然有機肥料,一舉數得。

  港口部落復耕不只以水稻為主,藉著水路的開通,部落也開始栽培文化代表植物─輪繖草與大葉田香。輪繖草是部落最主要的纖維作物,經由調製染色以後可作為編織材料製作涼蓆及桌墊等等,特殊的輪繖草較一般編織原料輕且耐用,且不易脫刺觸感極佳。大葉田香則是部落裡代代相傳香草作物,初聞具有類似八角的香味,卻有一股淡淡的芳香後勁,深具部落特色。充滿創意的舒米多次嘗試,擷取並結合大葉田香與香米的特色風味,研發出大葉田香與米粑流結合的「舒米茶」,以及大葉田香風味的各式爆米香,並以米粑流為品牌進行產品設計,使港口部落的復耕更為豐富多元,也使部落新建立之一級農產業朝向二級與三級發展。

結語

  原住民部落普遍面臨人口老化與年輕人力外流情形,也因此隨著部落中老一輩的年紀漸長無法耕種生產,使耕地逐漸轉為休耕荒蕪,亦無法吸引年輕一輩回到部落,部落的存在也僅為堅守最後的部落文化與存在價值。以港口部落從零開始,乃至成功建立新興部落農產業的例子,正好成為未來原住民部落轉型與振興方向的參考,然而不同部落具有不同背景與優勢,參考之餘除了部落間的互助合作並了解現況外,針對部落優勢發展以進行區隔並顯現優勢,或許是未來各部落產業能夠並存並榮百家爭鳴的方法。港口部落充滿故事與部落文化的水田復耕,在臺灣普遍出現水稻生產過剩、米食風氣低迷的止水中激起陣陣漣漪,也希望透過復耕建立部落獨特的產業,吸引部落青年回流,再創部落梯田風華。

完成整地與插秧的水梯田

完成整地與插秧的水梯田

花蓮農改場訪視與輔導港口水梯田復耕整地作業

花蓮農改場訪視與輔導港口水梯田復耕整地作業

輪 繖 草是港口部落特有的編製作物

輪 繖 草是港口部落特有的編製作物

以米 粑 流為原料製作的舒米茶和米香

以米 粑 流為原料製作的舒米茶和米香

充滿意義的米粑流包裝

充滿意義的米粑流包裝

港口部落放養幼鴨防除雜草與福壽螺

港口部落放養幼鴨防除雜草與福壽螺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2-13:6,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