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花蓮宜蘭區農產業之原鄉部落輔導系列報導

邦查有機農場 - 有機雜糧作物推廣有成
文‧圖 /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余德發 ‧ 游之穎 ‧ 陳任芳 ‧ 張光華 ‧ 林立

前言

  在花蓮縣光復鄉花東縱谷馬錫山山腳下的馬太鞍部落有一處主要以生產有機雜糧的農場,是花蓮縣光復地區第一個有機農場,那就是邦查有機農場。和一般農場不同的是,為了照顧更多的弱勢同胞,農場負責人蘇秀蓮女士成立了「原住民族永續農業文化發展協會」,以運用政府的多元就業方案為主要農場人力,僱用單親、中高齡、心智障礙原住民婦女工作,並以生活貧困者為優先,讓她們在農場學得一技之長。最早是以小地主大佃農的方式,租用鄰近的土地進行農業生產,為了提昇農場員工工作效率,制定出一套深具企管概念的管理規則,內容包括進度表、生產計劃書,同時也要求員工要分組、分區的工作,每天也要填寫工作日誌及 打卡上下班的緊湊管理方式於民國 99 年通過慈心有機驗證 。農場栽培面積由成立初期的 0.4 公頃,直至目前擴充生產規模之 16 公頃,農場人數共 14 人, 種植的作物以雜糧作物為主,除了大豆外,亦包括黑豆、小麥、食用玉米、水稻及蔬菜類等作物 。

輔導有機雜糧作物生產

  在作物生產上,目前邦查有機農場把發展重心放在雜糧,在農場成立初期, 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提供大豆‘花蓮 1 號’種子試種,並進行有機大豆栽培技術田間輔導 , 期間曾在收穫後因連日陰雨致採收後大豆植株無法曬乾及因生育中後期缺乏灌溉水源,造成大豆籽粒全部腐壞及植株全數枯死,損失慘重。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持續不斷的 田間栽培技術輔導、協助收穫後調製及 農場本身的經驗累積,有機大豆栽培面積 由 2-3 分地逐漸 擴大,至目前 5.5 公頃的生產規模,所生產的有機大豆,品質佳,需求量大,有供不應求之趨勢。 期間農改場雜糧、植保及農機研究室人員多次到邦查農場輔導解決農場遭遇之相關栽培問題。為求產品多樣化,增加有機黑豆種植,預定今年有機大(黑)豆栽培面積可擴增至 8 公頃。

  其他雜糧作物生產方面,有機甜玉米栽培是農場的另一種主要栽培作物。有機甜玉米生育期短,較易配合其他作物輪作,栽培管理容易又省工,且具有固定客源及穩定的售價,又可紓解農場人力不足現象,因此邦查有機農場採用分期小面積種植,以達到週年生產有機甜玉米。

  為解決秋裡作田間閒置的問題,民國 102 年開始邦查有機農場首度與喜願行契作,嘗試種植有機小麥 5 公頃,並導入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研發之附掛式旱田播種機,大幅降低生產人力成本。但在成熟期間,田區雖有設置太陽能機械式驅鳥器等防鳥措施,仍不敵麻雀及斑紋鳥襲擊,所種植的 5 公頃有機小麥因嚴重鳥害全軍覆沒。有了去年鳥害的經驗,農場預計在小麥成熟期間,增加以人力驅趕的方式來保護小麥,103 年 10 月下旬再接再勵擴大種植 9 公頃有機小麥,希望今年小麥能得到好的收成。

  邦查有機農場也曾經種植有機小米,由於小米收穫為一穗一穗採收較費工,對人力吃緊的農場來說是一大負擔,這也是小米栽培面積一直無法擴大重要因素。除了小米,邦查有機農場 103 年也嘗試在秋作栽培有機紅豆,由花蓮農改場提供紅豆種子種植,以增加農場雜糧作物栽培種類之多樣化。

  另外花蓮場也輔導農場種植有機根莖類、蔬果類及葉菜類等作物,並協助種植了具豐富蜜源之綠籬植物,吸引蜜蜂駐足,幫助瓜果類蔬菜授粉,同時也豐富了農場生態相,完善有機農場作物之生態環境。

農產品行銷方式

  農場所生產的農產品採多元化行銷方式,多數的農產品由花蓮市農會、部落 e 購、學校、民宿、餐廳等為通路銷售, 有機大豆則主要以契作方式供應如大王菜舖子、餐廳等,另有兩、三成由農場自行建置的網站銷售,而自行接洽農場訂購的零售客戶,其中購買有機大豆的零售客戶多為由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接獲電話諮詢或網路獲得資訊經轉介過去,直銷零售通常以宅配方式寄送,其中宅配客源有機大豆的回購率相當高,一般而言,零售可以獲得較好的價格,因此,也成為農場主要收入農產品。

發揮培訓農場的角色

  邦查有機農場不但僱用原住民同胞工作,以培育訓練為主,更扮演起了「培訓農場」的角色,訓練了一批原住民的小農,從工作中學習農事技術:什麼時候適合種植何種作物、何時施肥、中耕除草,病蟲害管理,收穫調製等,教導如何友善對待栽培環境,引導進入有機栽培,幫助他們成長,累積田間實務經驗。因此,原住民永續農業文化發展協會總幹事柯春伎小姐就在邦查有機農場 學得一技之長之後,103 年在光復鄉馬太鞍附近租了 1.8 公頃休耕地成立了瑪布隆農場,並申請加入有機驗證,從事有機雜糧生產,以生產有機大豆及黑豆為主;104 年更有 2 位 農場員工在從事農作 1-2 年後,陸續分別在瑞穗鄉及光復鄉租用休耕地種植有機大豆,除了由改良場協助他們解決種子來源及栽培技術上的問題外,邦查有機農場 還協助他們進行後端行銷,讓這些小農所生產的農產品沒有滯銷問題。農場則自我規劃成為光復地區的中心點,吸收培訓花蓮中區的小農,並建議農友以種植有機大豆為起點,大家來共同種植大豆、一起加入驗證、共同採購設備,農產品則由邦查農場負責銷售,希望種植大豆的區域,能由光復地區逐步的擴展到花蓮各處。

結語

  目前邦查有機農場積極尋求購置相關農機設備替代人力,減低農場之生產成本,增加收入,邦查農場從當初的小農場逐年成長茁壯,也鼓勵了不少原住民朋友加入從事有機農業生產,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持續輔導提供原住民農作物栽培技術,協助其改善有機農作物之生產環境,並朝向建立銷售平臺的目標而努力。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3-16:6,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