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國際重要農情資訊

文 / 企劃處 林文傑
國際處 李蓮生 編輯

1. 中國大陸檢討糧食自給率政策

  中國大陸自 1995 年起實施的「維持糧食自給率為 95 %」的糧食自給率政策,開始出現檢討與改革的轉捩點,其相關資訊及未來的主要影響要點如下:

(一)長期以來中國大陸的糧食政策,以自給自足為努力目標:

  1. 1995 年中國大陸遭逢實施經濟改革以來最嚴重的糧食生產大歉收的危機,進而迫使中國大陸當局採取緊急進口的措施應急,致使當年國際穀物價格出現居高不下的現象。
  2. 美國學者雷斯達布朗發表其名著「誰來養活中國」一書,為中國大陸及依賴糧食進口的國家投下令人擔心的震撼彈等因素影響,迫使中國大陸當局不得不提出「中國大陸的糧食自給率以維持 95 %為基準」的政策宣示,及一連串的糧食增產等相關政策措施,以期能平息世人的憂慮及確保中國大陸所需的糧食能夠維持在高水準的狀況。

(二) 2004 至 2014 年中國大陸的糧食生產,因「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等因素影響,出現連續 11 年的豐收紀錄。但因加入 WTO 後的「黃箱補貼政策」不能再持續增加,中國大陸的主要農產品價格全面呈現超過國際價格的「天花板」,農產品成本不斷提升的「地板抬高」,以及生態環境亮起紅燈等危機。此外,中國大陸農業部以:

  1. 資源環境透支嚴重,發展方式需要儘快轉承。
  2. 消費結構變化,產業結構需要作相應調整。
  3. 受到國際影響加深,支持調控政策要進一步完善。
  4. 增長動因改變,轉型升級具備一定基礎等理由,對外說明中國大陸不再追求糧食連增政策,進而使中國大陸的糧食政策開始出現檢討與改變的轉捩點。

(三)如果中國大陸放棄維持高水準的糧食自給率政策,未來可能產生的主要影響為:

  1. 就中國大陸內部而言,迄至 2014 年仍然努力執行的米袋子工程、菜籃子工程(註:所謂的米袋子工程,是指中國大陸各省市區等第一層級行政區境內的『穩定主糧產銷政策』,屬於該省市區行政區首長的重責大任;菜籃子工程則是屬於地級市之第二層級行政首長負責掌控該行政區內民生所需之副食品調控的職責而言)等以確保中國大陸境內各地區農產品產銷穩定的重要政策措施將被終止,或修訂其運作方式,進而改採以重視農產品進出口與產銷流通相關事宜為主軸的糧食供需政策。不過值得重視的是:以往有關農產品進出的口政策是屬於中國大陸中央主導的權責,如果中國大陸當局改變糧食自給率政策,將衍生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在辦理農產品進出口相關事宜時的權責劃分等一連串政策改革。
  2. 由於受到中國大陸當局預估 2020 年起中國大陸的糧食自給率只能維持在 85 %(註:換句話說,以中國大陸 2020 年總人口數可能達到 14 億人為估算基準,未來中國大陸每年約有 2 億人所需的糧食需要依賴進口);中國大陸因國民所得逐年提升,對於各種水產品、畜產品等副食品的需求呈現快速成長的壓力下,未來世界農產品將因供給量無法快速成長而呈現價格逐漸攀升的趨勢。換句話說,未來全世界將不可能再度出現糧食的供需因供過於求而呈現買方市場的現象,進而使世界各地因糧食相關問題產生各種糾紛,為世界的和平帶來相當大的隱憂。

2. 中國大陸農業部著手研擬第 13 期五年計畫

  中國大陸預定自 2016 年元旦起將實施第 13 期的五年計畫(以下簡稱為『 13 五計畫』),其農業部為使未來的五年的農業政策能有妥適的施政方針,特別自 2014 年下半年起至 2015 年 3 月底止,以現今三農(註:中國大陸所稱之『三農』,為農業、農村、農民)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為主軸,研擬 14 個專題 50 項計畫的方式,希望關心中國大陸農業發展動向的國內外學者專家能夠研提建言,以符實情之需。其中與此專案相關的要點為:

(一)「 13 五計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形勢」專題:希望以 13 五計畫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13 五計畫國際農業發展趨勢研究等二項為題,針對中國大陸農業內部與外部環境,以及國際農產品供需關係、科技發展、貿易支持政策等之變化特點與趨勢進行深入研究,並且提出因應對策相關的建言,供做未來施政之參考。

(二)「推進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研究」專題:希望以 13 五計畫現代農業發展階段判斷研究、 13 五計畫農業現代化發展目標研究、 13 五計畫農業現代化發展重大政策創設研究等三項為題,希望從重要農產品供給、農民增收、生態安全、質量安全及統籌國內對於國際戰略的布局等方面深入研究,以期能提出 13 五計畫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總體目標與具體目標的建言,以符合未來發展的需要。

(三)「推進新形勢下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研究」專題:希望透過 13 五計畫穀物及口糧安全形勢研究、 13 五計畫生產區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增產潛力研究、農墾與培育國際大糧商研究、農業災害風險管理與糧食安全對策研究、食物結構調整與消費引導研究等五項為研究的重心,深入了解中國大陸國內外糧食供需動向,並且從平衡膳食、營養干預等方面的立場,提出食物調整方向,與提出新形勢下中華飲食對策的建議。

(四)「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研究」專題:以農業生產區布局研究、農產品消費結構變化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及生產力布局影響研究、京津冀現代農業協同發展研究等三項,預測 13 五計畫間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變化與趨勢,並且分析其對農產品總量、品種、結構、區域性生產、加工、流通等影響,進而提出農業產業布局調整的政策建議。

(五)「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研究」專題:以 13 五計畫跨行業跨流域重大農業基礎建設工程創設研究、深化中央農業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研究、調動民間資本金融資本等參與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機制研究等三項研究,希望所提的建議,能達到以最少的投資獲得最大效益的政策目的。

(六)「強化農業科技創新與人才培育研究」專題:以 13 五計畫農業科技發展重大問題關鍵技術研發平台協同創新機制研究、加快發展現代化種業研究、農作物與畜禽水產種資源保護與利用研究、農業機械關鍵技術攻關體制機制創新研究、農業全程信息化建設研究、農業高層次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研究等六項為研究重點,希望能夠針對建構並且確保種源與利用、強化農業人才培育、充實農業機械化等方面,提供妥適的建議,以符實情之需。

(七)「提升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質量安全水平研究」專題:以 13 五計畫農產品加工業布局發展重點和技術攻關方向研究、現代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研究、基於政府市場與社會整合的新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研究、農產品品牌化研究等四項為研究重點,希望能對於提高農產品及其加工品的品質與附加價值等相關事宜能有明確的建議,進而達到提高消費者對於中國大陸產的農產品及加工品的信賴等政策目的。

(八)「農業對外開放重大問題研究」專題:以區域性農業政策貿易研究、構建農業產業安全保障機制和重要農產品貿易損害補償機制研究、重要農產品貿易風險與戰略選擇研究、農業國際投資政策和談判技術研究等四項為研究重點,希望借鑒世界各國的經驗,針對中國大陸進口農產品對農業產業安全性可能造成的衝擊,提出建構農業產品安全保障機制與農產品貿易損害補償機制提出建議,以期能達到確保農民收入及中國大陸農業永續發展等政策目的。

(九)「完善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研究」專題:以基於國際農業補貼發展動態的中國農業補貼制度改革方向研究、全面反映糧食生產經濟社會生態價值的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研究、加強農村金融保險支持研究、完善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研究、目標價格政策研究等五項為研究的主要方向,希望按照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及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總體要求,在借鑒國際經驗和總結中國大陸試點經驗的基礎上,研究並且提出推動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和農業補貼政策逐步向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轉變的政策建議,以期在兼顧遵守 WTO 等國際規範的情況下,達到確保中國大陸農業能夠永續發展及確保農民收益等政策目的。

(十)「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有關問題研究」專題:自從 21 世紀初,中國大陸的人口結構出現城市人口數較鄉村人口數多的轉變起,中國大陸城鄉間之差距愈來愈明顯;因此希望能透過基於「四化」(註:中國大陸所稱之四化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視角的農業現代化發展監測評價指數研究、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等二項的研究,找出可以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建議,以符實情之需。

(十一)「農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專題:希望以區域農業生態保護與治理重點及對策研究、農業清潔生產技術及污染防治模式研究、農林投入品減量增收問題研究、高產高效生態友好型農業發展方向研究、種養一體化循環農業展方向研究等五項為研究重點,希望對中國大陸農業在維持生態平衡、降低農藥及化學肥料使用量等方面提出妥適的建議,以期中國大陸的農業能夠達到永續經營等政策目的。

(十二)「發展節水農業研究」:中國大陸幅員遼闊,且各地方、各季節的下雨量(下雪量)等水資源分布的差異性頗大,因此有必要透過農業用水紅線研究、節水農業重大技術研究等二項為重點的研究,以期希望對於農業生產有重大影響的農業用水相關事宜提出建議,以符實情之需。

(十三)「構建農民增收效益機制研究」專題:長期以來的農業政策措施,均以提升農民收益相關事宜為重要的施政方針。因此,希望以農民收入增長趨勢與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研究、糧食主產區農民增收重大政策研究、不同區域農民差距分析及對策研究等三項為研究重點,針對提高農民所得相關事宜提出建議,以期未來擬訂提高農民所得相關政策時,能有參考資料。

(十四)「深化農業農村改革重大問題研究」專題;希望能以穩定完善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研究、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研究、構建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研究等三項為研究為主軸,為解決當前農村土地所存在的各種問題提出妥適的建言,以符實情之需。

3. 美國、紐西蘭對印尼進口壁壘發動挑戰

  美國和紐西蘭在 2015 年 3 月 18 日就印尼對食品和其他農產品印尼的進口限制發動挑戰,他們說印尼對從馬鈴薯到家禽的進口限制,違反了國際貿易義務。他們要求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小組來檢視這些進口壁壘,從而開啟一個可能導致制裁的程序。

  美國貿易代表邁克爾·弗羅曼在紐西蘭貿易部長蒂姆·格羅澤與美國國會議員分立左右兩側所發表的一項聲明中表示,他很自豪能挺身而出代表整個美國的農民和農場主人,對印尼這個世界上人口第四大的國家不公平的出口壁壘的採取這行動。

  紐西蘭貿易部長蒂姆·格羅澤說,農產品市場進入對紐西蘭而言很重要。紐國農產品出口總額在 2014 年相當於紐幣 319 億(約 238.4 億美元),相當於美國農產品出口的 15 %,儘管其經濟大小僅僅是美國經濟 1 %多一點。他進一步強調,農產品出口是紐國經濟的命脈。

  美國貿易辦公室指出,印尼進口限制涵蓋的產品包括如蘋果、葡萄、馬鈴薯、洋蔥、花卉、果汁、水果乾、牛、雞肉和牛肉。

  一位美國官員表示,執照核發的要件可以經由對某種擬輸入產品的時間、價格以及數量等的限制,進而對於進口量達到限制。在 2011 年印尼首度採取此類措施後,美國對印尼的出口下跌,迄今並一直保持在較低的水平。

  貿易辦公室說,美國價值將近 2 億美元到印尼的出口,受到 2014 年印尼進口許可證制度的影響,包括 1 億 2 千 2 百萬美元的水果、蔬菜和其他園藝產品。外銷到馬來西亞的類似產品價值 600 多萬美元,雖然印尼的人口比馬來西亞的大八倍多。這是美國在世界貿易組織對印尼所提出的第五個案子,也是紐西蘭對印尼所提起的第 2 個案子。

4. 頂級廚師發起多吃小魚運動

  來自世界各地的頂級廚師 2015 年 3 月 17 日聚集在西班牙北部,發起一項多吃如鯷魚類(鳳尾魚)等小魚的運動,俾養活更多的人,以及減少對世界海洋的壓力。

  開始這項運動的非營利海洋保護組織 Oceana 表,直接食用像沙丁魚和鯡魚等魚類,而不是把這些魚處理後變成飼養殖鮭魚、豬隻和雞的飼料,將會是更有效利用蛋白質的方法。

  包括倫敦萊德伯里米其林 2 星級名廚布雷特·賈拉漢以及秘魯名廚加斯頓 Acurio 出席了在西班牙東北部這個世界上擁有最多米其林星級名廚之一的巴斯克地區首府聖塞巴斯蒂安的一項活動。

  廚師承諾從 2015 年 6 月 8 日世界海洋日起,在他們的餐館,推出提供鳳尾魚等小魚的服務。Oceana 的執行長安迪·夏普勒斯表示,如果我們就直接吃鳳尾魚等餌料魚,而不是食用以此類魚為飼料所飼養殖的鮭魚或其他動物的話,我們就能養活數以千萬計的人。

  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全球所捕獲的海洋魚類 37 %被加工成魚肉和魚油。

5. 坦尚尼亞農民學會用滴灌因應旱情

  在一個由全球性發展機構-天主教救濟服務(Catholic Relief Services)支持的為期 5 年的計畫,位於坦尚尼亞北部吉力馬扎羅山地區 Kikavu Chini 村的農民正在接受使用滴灌等水資源管理技術的訓練,做為因應乾旱的策略。

  彼得 Chuwa 是採用該技術的 25 位農民中的一位, Chuwa 長期使用渠道從河中取水溢滿稻田,然而這些日子,水益發稀少,用這種方式種植水稻被證明是難以維持的。乾旱期始於兩年前,一度有助於抑制田地雜草、並且不管是否降雨皆可確保作物收成的豐沛水量已然消失,傷害他的收成和他的收入。 Chuwa 說他很沮喪,因為他的作物在收穫前就乾死了,他甚至已達到艱難地養活自己家庭的地步。然而現在一個引進用來幫助他的村莊因應日益嚴重乾旱的滴灌系統,正在恢復他的收成,也建立他抵禦氣候反常的韌性和節省時間。

  在乾旱的壓力下,這位在坦尚尼亞北部的吉力馬扎羅山地區 Kikavu Chini 村的 65 歲的農民已轉換到需水較少的作物,例如蔬菜,玉米,馬鈴薯和豆類作物。他說滴灌系統,使用非常少量的水,但對種植這些作物已綽綽有餘。現在只要打開水龍頭,套件即可供水至根部;不像傳統的系統,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這項技術只有在需要水的時候提供適量的水分,除減少用水約 75 %,也減少水分因蒸發而損失。一位在此計畫服務的美國退休農藝技師和志工, Ilan Bar 表示,大多數已採用滴灌的農民發現此法更有效、更經濟。

  農業是坦尚尼亞的經濟支柱。它佔了國內生產總值(GDP) 1/4 以上,提供了 85 %的出口,也僱用了 80% 的勞動力。根據坦國農業糧食安全和合作部數據,部坦尚尼亞全國有 2,940 萬公頃土地可以被灌溉,而目前只有 589,245 公頃正在灌溉。根據該資料,坦桑尼亞目前正在 16,710 公頃土地上實施 39 個灌溉系統,採用滴灌技術共需 6,775 億坦幣(約 4 億美元)。

  一位 Kikavu Chini 農業領域的官員 Nguluma Mbaga 表示,滴灌這項技術在農民試圖找出方法俾因應不斷惡化的乾旱和其他因氣候變遷產生的惡果時出現,來的正是時候。他說 Kikavu Chini 這個村莊坐落在一個乾燥、沒有獲得充足降雨的地方,所以農戶必須設法更明智地使用水,有了滴灌這項技術,相信農民會更有效的因應不斷變化的天氣模式。

  當地分析人士認為,坦國灌溉有巨大的潛力,因為今天的農業幾乎完全靠雨吃飯。但是,讓可持續的灌溉到位,需要大量的投資。Ardhi 大學自然資源管理講師 Makarius Mdemu 說,使灌溉項目可持續發展,你必須全盤考慮地域,農藝和經濟等因素。

  坦尚尼亞國會去年通過了國家灌溉法,旨在保護該國農民免受極端天氣和氣候變遷的反覆無常,並幫助農民使用灌溉,改善糧食安全和減少貧困。新的法律,允許農民將行動擴大到政府控制的土地,前提是他們使用的是可持續的灌溉。

  一位天主教救濟服務計畫協調人員 Ufoo Adonikamu 表示,天主教救濟服務計畫係由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支持,正在與其他機構和政府部門,試著將滴灌套件在坦尚尼亞其他地方推出。

6. 自然災害增加 貧困農民負擔沉重

  2015 年 3 月 16 日發表的一項聯合國研究指出,在過去 10 年間,由於自然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達 3 倍,貧窮國家的農民則承受近 1/4 的負擔。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日本仙台所舉辦的降低災害風險的國際會議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洪水,乾旱,風暴等自然災害在 2003 年到 2013 年間,在開發中國家造成農業部門 700 億美元的損失。亞洲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有 280 億的美元損失,其次是非洲的 260 億美元。此研究分析了來自 48 個開發中國家 78 項災害的數據。這個新的研究顯示,農業承擔了總損失的 22 %,但在 2003 年和 2013 年之間的災後人道主義援助,只有 4.5 %是針對農業,因此糧農組織官員呼籲在農民面對危機時給予更多的支持。

  全球計有 25 億人以農業為生。小規模的農民、牧民和漁民特別容易受到災害的影響。糧農組織秘書長荷西·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在一份聲明中說,為了保護農民,國家需要「加強災難發生時能迅速做出反應的準備」。2015 年 3 月 13 及 14 日貫穿南太平洋島國萬那杜的颶風,即在這個被列為全球最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國家,造成大範圍的破壞。

  許多觀察家認為損失上升速度和強度與氣候變遷所產生的自然災害有關,該研究指出,早期預警系統、更好的糧食生產技術以及更好的資訊收集以辨識和因應災害,應可減少這些危機加諸農民的負擔。

7. 以社區為基礎的創新 推動馬達加斯加永續發展

  Talata Volonondry 是個有著大願望的小村落。位於距離馬達加斯加首都 Antananarivo 只有 26 公里的這個小社區,正在轉型為一個生態村。轉型是馬達加斯加的企業家 Andry Andrianjafy 的倡議,因為他覺得多年來的伐木和環境劣化掠奪了許多他們賴以維生的鄉村地域存在的東西。他的構想是通過使用本地的,永續性的資源,建設住宅並輔以能源和農業,這個社區將保留並重新創建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

  Andry Andrianjafy 表示,這裡有一些家庭,訓練並試圖藉由幫助他們用不同的視野看事情,來改善他們的生計和未來。 Talata Volonondry 的大多數居民都是農民,很多人接受了新的和更好的耕作方法培訓,如此可以幫助提高他們的農業和畜牧業產量。一位名叫 Rakotoarindriana 的農民表示,如果有一天,我們必須搬離這裡,我們可以把在這裡學到的,應用在其他地方。

  生態村的居民也實行永續農業的農業系統,這是一種旨在整合人類活動與環境俾營造一個高效的自我維持的生態系統。這種方法也旨在確保農民能夠常年收穫糧食,確保當地人的生計。

  此村在引進倡議之前,農民不得不長途跋涉去尋找水,而現在有一個使用管子從水源引水入村的新灌溉系統。另一位名為 Racelestin 的農民說他現在養蝦,因為它要求不高,現在這裡有水,所以我並不需要投入太多的工作了。我們通過管子從社區共享的水源頭上取水。為了保存水資源,引進了被稱為乾馬桶(dry toilet)的生態廁所。有了社會各界的幫助,使他們能夠使用當地的材料為居民搭建自己的生態廁所。除了改善衛生,生態廁所還提供了有機肥料種植牧草,讓村民可以飼養牲畜。

  Andrianjafy 說這個系統,糞便是免費的,它僅僅是人糞尿與一些木材的混合,周圍並且沒有不良氣味在,這些都是這種乾馬桶的優勢。

  Andrianjafy 進一步指出,生態村可以提供一個以社區為基礎的環境管理的主要模式,並對該國其他地區發出一個強烈的訊息。在千禧年發展目標之後,2016 年將是永續發展目標,看看別人在永續農業、保育農業方面都做了很多,也該是馬達加斯加趕上一點點時候了。Andrianjafy 和 Talata Volonondry 的居民也希望能建立一個資助包含學校,診所和正在進行的例如苗圃的保護活動等的社區。

8. 中國大陸向烏克蘭預訂 60 多萬噸玉米,冷落了美國供應商

  做為世界第二大玉米消費國的中國大陸,2015 年到目前為止,已向烏克蘭預訂超過 60 萬噸玉米,而在中國大陸國內由於價格提升以及因庫存造成供不應求等因素,預計北京將會有更多的交易量。

  一位買家表示,一些烏克蘭 2015 年 4-5 月貨物的裝運價格每噸在 1,500 元人民幣左右(約 240 美元),其中包括成本和運費。價格比中國大陸國內玉米每噸 2490 元人民幣報價低約 60 %。

  交易商指出,一些工廠在 2015 年 3 月底或 4 月底會拿到進口配額。政府將根據他們在年初一個特殊的糧食拍賣會買到的量發放配額。交易商稱,北京的庫存讓國內供應吃緊,國內玉米價格每噸較 3 月初漲幅超過 100 元人民幣(約 16 美元)。

  烏克蘭農業部長表示,烏國計畫在 2015 年 4 月派遣一個代表團到中國大陸,冀能談判新協議,使玉米出口增加一倍。根據海關統計數據,烏克蘭在 2015 年 1 月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玉米出口國,在當月運送 470,047 噸,超過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美國。

  此前美國供應商要求購買者承擔來自進口玉米中含有轉基因(GMO)玉米的潛在風險成本後,中國大陸買家迄今顯示對美國玉米的興趣不大。在被問及何以買家不預訂比起烏克蘭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的美國玉米時,一位國有貿易公司交易經理指出,原因是在更多的美國穀物倉庫接受尚未經中國大陸批准的含有 Syngenta AG’s Agrisure Duracade 特質轉基因玉米後,飼料廠擔心北京可能再次拒絕美國的玉米。中國大陸在 2014 年取消 Syngenta’s MIR162 玉米的進口,此案成為美國一連串穀物運送的訴訟事件的中心,去年花費了美國的農業產業 29 億美元。

9. 歐盟法律打破基改作物僵局

  2015 年 3 月 11 歐盟的政治家簽署了一項在歐盟種植基改作物(GM)作物的新法律,為多年僵局後批准新品系的基改作物,清除了障礙。

  獲得歐盟執委會批准的首批基改作物中的一個,很可能是一種被稱為 1507 的抗蟲玉米,其開發商杜邦和陶氏化學一直在等待歐盟執行者授權其可種植於歐盟集團,迄今已達 14 年。

  廣泛生長在美洲和亞洲的基改作物,在歐洲意見分歧。英國支持它們,而法國則在反對國家之列。較早一次嘗試達成 GM 作物種植的法案在 2012 年協商失敗,當時歐盟部長們無法達成一致意見。新的妥協旨在讓每個人都高興,即是通過給成員國權力,縱使該作物已獲得歐盟執委會批准。

  法國農業部長 Stephane Le Foll 在被詢及如果 1507 被宣布可以栽種時,法國會怎麼做,部長表示,所有的基改玉米都禁止種植在法國,我們不會改變這一點。

  按照舊規則,成員國只有當他們有新的證據,例如基改作物會對人類健康或環境有危害,或有緊急風險,才可以有條件的在其領土禁止或限制基改作物。到目前為止,孟山都的 MON810 玉米是唯一在歐洲種植的基改作物,它在西班牙和葡萄牙已被種植達 10 年。

  通用產業表示,對於限制基改農業提更開闊空間的新法律,自詡科學證明作物是安全的,但是環境保護主義者說,它打開了閘門,將導致生物多樣性的減少。

  歐盟負責健康和食品安全的專員 Vytenis Andriukaitis 表示,新法律是在尊重各方的權利時候,兼顧公民期待與立法時踏出積極的一步。

10. 聯合國官員表示 官僚內訌妨礙了對抗乾旱的行動

  於墨西哥坎昆召開之「聯合國對抗沙漠化公約(UNCCD)」,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一位高級水資源官員穆罕默德·巴扎指出,由於大多數國家的政府沒有一個獨立處理有關水、乾旱或土地管理問題的部會,政府部門間因競爭所產生的內訌,削弱了世界解決乾旱的能力。他說,為因應不斷擴大的沙漠和缺乏降雨,通常需要幾個部會相互協調,但這些部會因為競爭經費、權力和影響力等因素,往往在保留土地和有效解決問題上付出代價。抗旱準備需要政府各機構之間整合,但通常都缺乏這種合作。

  巴扎表示,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一些州對不斷擴大的沙漠和乾旱,有良好的因應計畫,其他國家如墨西哥,巴西,土耳其和摩洛哥正開始改善他們的因應之道。

  FAO 在會議之前所發表的一項聲明即指出,就全球而言,荒漠化影響到 2.5 億人和地球陸地表面積的 1/3 (超過 40 億公頃)。FAO 指出非洲最受到荒漠化的影響,非洲大陸有 2/3 領土被劃分為沙漠或乾旱地區。由於氣候變遷迫使沙漠在非洲擴大,估計在未來 20 年約有 6,000 萬人,從炎熱的撒哈拉以南土地遷徙至非洲北部和歐洲。

  UNCCD 指出,最近全世界的武裝衝突中,約有一半,至少部分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許多分析師認為,全球氣候暖化將加劇暴力衝突。

  巴扎表示,依據所有氣候變化模式,這種情況預計將進一步惡化。沙漠正在擴大,很少有國家有正確的綜合政策以備乾旱或發生後的管理。

11. 衛星數據顯示 森林正在加速損失

  馬里蘭大學一組森林研究人員指出,衛星圖像顯示,從亞馬遜到菲律賓的熱帶雨林,正在以一個比起以前所認為的更為快速的步調消失。

  根據涵蓋了 80 %世界熱帶森林衛星地圖的研究顯示自 1990 年至 2010 年的所發生的去森林化比率較前 10 年高出 62 %,且高於先前的估計。這項新的研究對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評估提出質疑,該組織指出,從 1990 至 2010 年,去森林化之比率實際下降 25 %。

  本研究主要作者 Do-Hyung Kim 表示,聯合國糧農組織森林資源評估(FRA)報告是迄今評估長期的森林變化及其趨勢的唯一來源。不過,糧農組織的報告在調查方法不一致及對森林的定義一直被批評。他說,他們的結果在於為 FRA 提供了一個以衛星為基礎的替代品。

  Kim 指出,糧農組織的評估基礎絕大部分是來自熱帶森林國家自我報告。相比之下,Kim 和他馬里蘭大學的同僚分析了 5,444 筆來自 1990 年、2000 年、2005 年和 2010 年地球資源衛星圖像,涵蓋世界的熱帶林地約 80 %的 34 個國家,評估有多少森林失去或是獲得。根據研究,在 1990 年至 2000 年的時間內,在所有國家每年森林淨損失為 400 萬公頃(約 15,000 平方英里或 40,000 平方公里)。從 2000 年到 2010 年,每年森林淨損失增加 62 %至 650 萬公頃(約 25,000 平方英里或 65,000 平方公里)相當於每年砍掉一個斯里蘭卡大小區域森林。

  研究發現,從上世紀 90 年代到 2000 年代,熱帶拉丁美洲年度森林淨損失升幅最大,每年約 140 萬公頃(約相當 5400 平方英里或 14,000 平方公里)。巴西高居榜首,每年有 60 萬公頃的損失(約 2,300 平方英里或 6,000 平方公里)。

  亞洲熱帶地區年度森林淨損失升幅則排名第 2,每年有 80 萬公頃(約 3,100 平方英里或 8,000 平方公里)損失,分別來自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泰國和菲律賓。

  熱帶非洲表現出最少的每年森林淨損失面積,但在剛果民主國和馬達加斯加的砍伐,仍然看到了森林淨損失穩定增加。

  不過,參加糧農組織的上一次森林評估的墨爾本大學森林學研究員羅德尼‧基南說,糧農組織的報告似乎不是那麼一無是處。他說,在 Kim 的研究只使用自動化遙感探測圖像,這只給了森林改變的一個面向的圖片,而土地估計和管理資訊提供了其他的觀點,比如是否土地無樹木即被設定為造林。大多數專家認為,只依靠遙感探測,就如同 Kim 團隊科學家所做的,對於了解森林動態和管理,價值有限。基南認為這兩種方法可被認有互補功能。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4-16: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