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臺灣荔枝產業未來發展策略

文‧圖 / 農糧署 余建美

壹、前言

  荔枝由於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素有「果中皇后」的雅號,果粒鮮紅、果肉飽滿多汁,甜度適中,具濃郁香氣,深受國外市場歡迎。為栽培面積排名第四位之果樹。 102 年栽培面積 11,388 公頃,產值約新臺幣 36.7 億元,其出口量曾於 80 年達 1 萬 2,831 公噸,後來因面臨產期集中、可供貨期有限、保鮮不易及其他國家較低成本競爭等問題,外銷逐漸萎縮,國內價格亦無法提升,為輔導產業永續經營,本文特就未來新市場之轉變作分析並說明調整種植品種、利用方式及行銷方向。

貳、產業現況

一、荔枝為臺灣重要經濟果樹

  依 102 年農業統計年報荔枝種植面積為 11,388 公頃,約佔果樹栽培總面積之 6.15%,為全臺僅次於香蕉、芒果及龍眼之第 4 位果樹,產量 93,221 公噸,佔果樹總產量之 3.48% ,產值 36.7 億元,佔果樹總產值之 4.18% ,因農村勞動力老化因素,近 10 年栽培面積有逐年微幅下降趨勢(如表 1)。

二、產區以中南部為主,栽培集中黑葉品種

  荔枝產地主要分布於中南部,高雄市為荔枝最大的產區,佔荔枝總種植面積 33% ;其次為臺中市 17% ;南投縣 13% 、臺南市 11% 及彰化縣 9% ,前開 5 個直轄市及縣市產量佔全臺灣地區總產量之 83% 。主要栽培品種以中熟種之黑葉種荔枝占最大宗(約 70%),主要分布於臺中、南投及彰化等中部地區,其次為早熟種玉荷包( 25% ),主要分布於高雄地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育成早熟或晚熟之新品種臺農 1 號至 7 號,近年在農糧署輔導品種更新措施下面積逐漸增加,惟尚不具規模。

三、以內銷為主、外銷為輔

  目前國產荔枝 99% 係於國內市場銷售,銷售方式分為販運商、行口商或零售商、共同運銷、超市或直銷通路等,內銷價格穩定。近 10 年國內拍賣市場平均交易價(扣除 101 年逢荔枝產量銳減,價格高漲)黑葉荔枝約 16.4-27.5 元 / 公斤、玉荷包荔枝約 47.2-103.3 元 / 公斤、糯米糍約 35.4-71.5 元 / 公斤。

四、近年出口受到嚴重的競爭,進口以冷凍荔枝為主

  臺灣生鮮荔枝因生產成本高,加上中國大陸競銷,出口量逐漸下降,由 94 年 2,159 公噸降至 100 年 1,078 公噸,近 3 年又呈成長趨勢,103 年出口量 1,178 公噸,出口值 90,121 千元(如圖 1),主要出口國家為美國 675 公噸(佔總出口量之 57.2%)、新加坡 230 公噸(19.6%)、日本 138 公噸(11.7%)及其它國(如加拿大、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韓國 … 佔 11.5%)(如圖 2)。近 5 年荔枝出口美國、日本及加拿大等高價市場逐漸穩定,新加坡市場亦呈上升趨勢,顯示臺灣荔枝出口仍有成長空間(如圖 3)。

  因國內產期有限,烘焙及加工業於非產期仍有進口國外荔枝之需求,近 10 年平均進口量 738 公噸,價值 13,096 千元,進口國為中國大陸、泰國、越南及法國,以冷凍荔枝 710 公噸,價值 11,950 千元為大宗,罐頭荔枝及調製荔枝少量進口,近 10 年不同類型荔枝進口量變化(如圖 4)。

參、產業面臨之挑戰

一、農村勞力缺乏,棄種面積增加

  由於農業田間工作辛苦,青年投入數量有限,加上荔枝採收期集中,每到採收季節搶工嚴重,多僅能僱用高齡長者,而荔枝多種植坡地且植株高大,老農採收風險高,致未精緻管理或品質不良之比例逐漸增加,棄種面積日益增加。

二、產期短及集中,保鮮不易,盛產期價格提升不易

  荔枝品種以黑葉及玉荷包為主,產期集中於 6-7 月,同一地區之相同品種採收高峰僅有 1-2 週,加上荔枝保鮮不易,表皮極易褐化,果肉易酸化,掛果期短,盛產期市場供應量驟增,無適當之緩衝,價格快速下跌。

三、用藥管理不易及檢疫規定嚴格,影響出口

  荔枝產期為夏季,由於氣候因素,病蟲害多,農民如未留意藥劑使用,出口易被驗出農藥殘留超量,造成出口商鉅額損失及商譽受損,而主要外銷國家所訂檢疫條件嚴格,亦影響外銷商意願,例如輸日韓荔枝需於輸出前一個月提出檢疫處理工作計畫,由輸出及輸入之檢疫官進行檢疫處理設施認證,輸出前果實尚需經蒸熱冷藏複合處理,使採後保鮮面臨嚴竣考驗。

四、個別果農經營面積小,品質不一,且受大陸競爭

  臺灣荔枝多屬山坡地栽培,且多為小農經營, 經營效率低、成本高 ,不利共同防治與管理,又因栽培管理方式不同,品質難以齊一,造成供貨量質不穩,不利外銷接單及行銷。另中國大陸為全球荔枝生產大國,以低廉的人工成本與我國競爭美國、加拿大、日本、香港及菲律賓等市場,導致我國出口量逐年遞減。

五、採後保鮮不易,欠缺長程貯運技術

  荔枝採收後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失,而輸往美國等距離較遠國家船期需 20 天,另加上櫃架販售期,需搭配良好的採後保鮮技術,才能延長在國外市場之販售壽命。

肆、現行與未來輔導措施

  為解決上開生產、行銷、保鮮及出口等問題,需由生產、加工及行銷等面向,以穩定生產,提昇品質,分散產期、多元加工及行銷方式逐步調整產業發展方向。

一、在生產面

(一)推動優質水果集團產區與農企業結合

  整合產區毗鄰之產銷班或生產單位為集團產區,擴大經營規模,導入優良品種與技術,提昇高品質果品比率,穩定供應。迄 103 年止已輔導成立高雄市大樹區及臺中市太平區等 2 個集團產區,未來將導入農企業經營模式,強化經營主體之上下游整合,與利潤分享制度,形成產銷合作之供應鏈。

(二)強化荔枝供果園外銷供應鏈管理

  輔導出口業者與供果園契作,改善果園產銷環境及設施,導入技術服務團,提升栽培技術及用藥安全,以生產符合外銷規格之果品。運用登錄制度及條碼追溯系統,強化產銷供應鏈管理,穩定外銷品質及數量,103 年已輔導 138 個農戶,登錄面積 254.37 公頃。

(三)提升果品品質及安全

  加強推動農產品生產追溯、產銷履歷及有機認證,輔導農民正確用藥,生產優質荔枝,透過可追溯之生產資訊,取得消費信賴,形成市場區隔。並成立技術服務團,進行果園診斷及現地輔導,宣導安全用藥,生產安全及高品質果品。

(四)持續推動品種更新以分散產期

  輔導現有黑葉及玉荷包荔枝,配合緯度差異、新品種特性與市場定位,更新為臺農 1 號至 7 號及糯米糍等品種。臺農 1 號(翠玉)以鮮食及加工市場、臺農 2 號(旺荔)早熟搶鮮上市、臺農 3 號(玫瑰紅)攻精品市場、臺農 4 號(吉荔)以提高晚熟種價值、臺農 5 號(紅寶石)可採有機無毒栽培、臺農 6 號(豔荔)可以外銷、臺農 7 號(早大荔)以在地市場鮮食為目標。

二、消費面

(一)增加外銷

  1. 為解決出口農藥殘留超標問題,已由防檢局整合各單位盤點及比對各國農藥殘留規定,建置於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網站(http://www.tactri.gov.tw),並據以輔導透過相關防治方法之改善,搭配技術服務團輔導以生產符合目標國標準之果品。
  2. 農業試驗所致力於荔枝之採後處理及貯運技術之改善研究,己建立冷鏈處理技術並推廣運用,未來可繼續透過科技計畫開發荔枝之保鮮與長程貯運技術,以調節盛產期壓力,及拓展國外市場。

(二)增加國內銷售

  1. 辦理消費地講習,提升消費者對荔枝之認同感:荔枝富含多種維生素、鈣、鐵、磷、檸檬酸及果膠,營養價值高,可鮮食或入菜,於產季前辦理消費地講習,介紹荔枝營養價值,選購要領、保鮮及多元利用方式(如荔枝入菜、家庭釀酒等),可協助消費者建立正確觀念達到促進消費效果。
  2. 多元行銷,促進國內消費:透過國產水果優惠訂購平臺或縣(市)政府銷售平臺、國軍副食、監所團膳、量販店加強行銷,提供優惠訂購服務等多元管道進行行銷,並辦理共同運銷,幫助產品去化,另輔導產地農民團體配合產期結合休閒、觀光及產業文化,辦理展售促銷,刺激買氣,打響地方特產知名度。
  3. 提升荔枝形象再包裝:推動小包裝粒裝荔枝,塑造臺灣珍果形象。利用產季短、保存不易特性,配合保鮮包裝及臺灣快速宅配通路優勢,搶攻高消費及禮品市場,拉抬單價,提升市場定位。

三、加工面

  未來朝多元利用及加強食用之優點宣傳,以紓解盛期鮮果之壓力為目標。

(一)除荔枝乾及荔枝汁外,加強荔枝加工品之研發及多樣化利用之研究。

(二)針對不同品種荔枝乾進行品質之研究。

(三)研究荔枝乾功效及宣傳,以提高荔枝乾之消費。

伍、結語及未來展望

  荔枝為我國重要產業,亦為營養價值高之果品,兼顧美味與保健功能,因應近年產銷供需變化及市場要求,未來將朝荔枝品種多元化,利用不同品種及善用南北緯度差異,以分散並延長產季調節產銷,推動認驗證制度,建構安全管理體系,以確保產品安全與消費者權益,塑造臺灣荔枝高品質及安全健康之形象。內銷部分,推動粒裝荔枝小包裝,形塑精品形象,配合臺灣快速宅配通路及 結合創意與電子商務,搶攻高消費及禮品市場,提升單價與市場定位。外銷部分,加強外銷供果園之登錄及追溯系統、輔導集團產區,及透過運銷集貨設施改善,與外銷貯運技術之改進,提升產品國際競爭力,期能建立臺灣荔枝產業之永續發展。

表 1  近 10 年荔枝產銷概況 PDF

圖 1 近 10 ( 94-103 )年荔枝出口量、值

圖 1 近 10 ( 94-103 )年荔枝出口量、值

圖 2 103 年荔枝出口國家及其佔比

圖 2 103 年荔枝出口國家及其佔比

圖 3  近 10 ( 94-103 )年臺灣荔枝主要出口市場出口量變化

圖 3  近 10 ( 94-103 )年臺灣荔枝主要出口市場出口量變化

圖 4  近 10 ( 94-103 )年臺灣進口荔枝類型及數量變化

圖 4  近 10 ( 94-103 )年臺灣進口荔枝類型及數量變化

荔枝結實情形(農糧署南區分署莊志豪提供)

荔枝結實情形(農糧署南區分署莊志豪提供)
荔枝結實情形(農糧署南區分署莊志豪提供)

荔枝結實情形(農糧署南區分署莊志豪提供)

早大荔(農糧署南區分署莊志豪提供)
早大荔(農糧署南區分署莊志豪提供)

早大荔(農糧署南區分署莊志豪提供)
早大荔(農糧署南區分署莊志豪提供)

荔枝入菜(一)荔枝皮蛋豆腐

荔枝入菜(一)荔枝皮蛋豆腐

荔枝入菜(二)荔枝生菜沙拉

荔枝入菜(二)荔枝生菜沙拉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5-19: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