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泰國芒果產業發展現況

Krisana Krisanapok 1
黃寶萱 2
註 1 :泰國農業大學博士
註 2 :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助理

  芒果是泰國一項栽培歷史悠久的作物,有紀錄的品種共有 172 個,至少 10 個品種在市面上販售,是泰國現今最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在泰國,未成熟的青芒果及成熟芒果都可食用,消費量相當大,雖然產期調節的技術可以因應這些龐大的消費量,但芒果最佳產期在乾熱季的三月到五月產量較大。農場收穫價格在產季時為 20 泰銖 / 公斤,非產季時 40 泰銖 / 公斤,而外銷價格可達 90 泰銖 / 公斤。

  芒果在泰國佔有相當大的栽培面積(表 3),農民數量龐大且收益較其他水果來的高,也因此泰國的芒果農民組織較為進步,農民組織提供技術教學、財務、市場管理等功能,尤其農民組織目標一致為外銷市場,依循 GAP 栽培模式,並建立芒果獨立的運輸系統。

表 3  泰國 2010 年至 2012 年的芒果栽培面積及產量 PDF

品種

青芒果品種:

  (1) Kieo Swaeoi :果實為橢圓形,白肉及深綠色外皮,單顆重約 250~350 公克。

  (2) Raet :果實為橢圓形,基部有短角狀,黃肉及亮綠色外皮,單顆重 250 公克左右,此品種的成熟果實也有外銷至日本。

  (3) Phimsen Man :果實為橢圓形,基部較鈍,白肉及亮綠色外皮,單顆重約 300 公克。

  (4) Kaew :果實外觀接近卵圓形,果皮為亮綠色,成熟時轉變為黃色,單顆重約 300 公克,未成熟時可做為料理食材。此品種在泰國廣泛栽培,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品種,例如醃漬食品、麵團等。

成熟芒果品種:

  (1) Nam Dok Mai :此品種可區分為兩種品系(i) Nam Dok Mai Si Thong ,以外銷為主,果實橢圓形,果皮為金黃色,種子小,因此果肉多,具有特殊香氣,單顆重約 300 公克。(ii) Nam Dok Mai #4 :性狀與 Nam Dok Mai Si Thong 相似,但甜度較高,成熟後果皮依然呈現綠色,但果皮較薄不適合長途運輸,容易受炭疽病感染,所以外銷量相當少。

  (2) Maha Chanok :此品種需要較低溫的氣候使果皮催熟轉紅,果皮較厚,原為黃色外皮,熟後呈現淡紅色,果肉微黃色且纖維質較細,是主要外銷至日本的品種,單顆重約 400 公克。

  (3) Chock Anan :此品種全年皆可生產,未成熟及成熟果實皆可食用,果型為橢圓形,成熟後果皮轉為金黃色,果肉黃色,口感較為結實且纖維質較細,單顆重約 400 公克。

  (4) Ok Rong :是泰國較古老的品種,通常與糯米搭配一起食用,果實較小橢圓型,成熟時果皮會由綠轉黃。

芒果的育種工作持續進行中,也向國外引進品種發展,如向澳洲引進的 R2E2 及臺灣的金煌芒果。

  芒果是泰國重要的出口作物之一,外銷市場主要為日本,出口量約 1,200 噸,出口總額約 480 百萬泰銖(約 16 百萬美元),主要出口品種為 Nam Dok Mai ,佔約 90% 的出口量。泰國政府將 2010 到 2014 年的芒果生產策略重點放在提高 Nam Dok Mai 品種出口量,該計畫輔導農民提升芒果栽培技術及品質管理。

  1999 年,泰國農業部協助出口業者利用蒸熱系統消除東方果實蠅,至此芒果才成功出口至日本。而近來泰國政府建立消費者需求即時系統,幫助農民取得管理資訊。為促進產品升級及品質的維護,泰國政府提供農民技術轉移及訓練課程,同時也協助農民加入 GAP 及優良加工作業規範(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GMP)認證,另外也鼓勵農民加入契作,確保穩定的生產量。

繁殖

  根據泰國法案,芒果的繁殖僅限於在國內進行。芒果的商業繁殖方式常利用靠接(inarching)方式,使接穗(scion)及砧木(rootstock)在嫁接(grafting)時能順利發展根系,提高嫁接成功率。另一種方式是農民預先種植 1 到 1.5 年的砧木,再利用嫁接法將接穗接上,全程皆在繁殖苗圃進行,此方法之成本約 6~10 泰銖,較直接購買嫁接苗每株約 30~40 泰銖來的低。

栽培

  無性繁殖的芒果植株三年後即可採收果實,以種子繁殖的芒果須第五年才可採收果實;芒果樹齡最高可存活將近 40 年,在第 8 年左右達到最高產量,一年可生產 50~100 公斤左右的芒果。樹齡超過 15 年的芒果須要定時修剪來保持生長勢,但一般樹齡到第 20 年即會更換新的種苗。泰國芒果的整枝以開心法(open-center)為主,主要的三條枝幹會保留 70 公分長,修剪(purning)果樹的老葉枝條,將枝條維持在 60 公分左右的長度,農民通常會將修剪後的枝條放在根部當作覆蓋物。

  在開花期及著果期間,當花序長到約 2 到 3 公分長時,農民會施用殺蟲劑抑制,到開始著果後,農民會在套袋前再施用一次殺蟲劑。著果約 30 天,果實大小長約 5 公分、寬 2 公分,於此時期進行疏果,將太小、形狀不正常或遭受病蟲害的果實去除。一般而言,一段花序約保留 1 到 3 顆果實以維持適當大小。當果實生長到如萊姆大小時,農民便將果實套袋,套袋除了有防蟲害的效果外,還能增加果皮的色澤,最常用的套袋是褐色紙袋,內塗有碳層,套袋在下一季仍可重複使用。

淡季芒果管理

  生產者會利用生長調節劑如巴克素(paclobutrazol)使芒果可全年採收,此藥劑的施用量約每次 10 公克,散佈在果樹周圍 1 公尺的覆蓋面積上,藥效具有持續性,在隔年依然保持藥性,可視土壤情況斟酌使用。成功在淡季生產的芒果品種為 Nam Dok Mai Si Thong 及 Nam Dok Mai #4。

病蟲害

(一)蟲害:

  (1) 小黃薊馬( 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 ):危害幼葉、花及果實,被侵害的葉片會捲曲或萎凋,若是危害到花序將會影響果實產量。

  (2) 檬果葉蟬:檬果葉蟬共有兩個品種:(1) 檬果綠葉蟬(Idioscopus clypealis Lethierry )及(2) 檬果綠黃蟬 I. niveosparsus Lethierry 。檬果葉蟬會對花序造成危害,進而降低產量。

  (3) 粉綠象鼻蟲(Hypomeces suamosus ):象鼻蟲會食用芒果的幼葉,造成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4) 芒果切葉象甲(Deporaus marginatus ):象甲蟲會食用芒果的葉片,使葉片萎凋,但葉片基部仍不受影響,同樣會造成光合作用效率下降。

  (5) 東方果實蠅(Bactrocera dorsali Hendel):東方果實蠅會侵入果皮將卵產在果實中,幼蟲孵化後進而食用果肉。東方果實蠅是外銷一項重要的門檻,病害杜絕方法之一是利用套袋,或是利用高溫加熱法(heat vapor treatment),讓果實在 45 ℃ 環境下加熱 10 分鐘後,可讓果蠅卵致死。

(二)芒果病害

  (1) 炭疽病:由真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感染,在芒果各個生長階段皆可能發生,發生在果實則會在果皮上形成散佈狀的黑點,將果實浸泡在 50 ℃ 的溫水中 10 分鐘後,放置在冷水中,可消除黑點的狀況。

  (2) 白粉病(powdery mildew):由真菌(Oidium mangifera Berth)感染,會使葉片產生黃白斑點,並使底部葉片覆蓋白色黴粉狀物。

  (3) 檬果黴病(Black mildew):由真菌(Meliola mangifera Earle)感染,大多是由芒果葉蟬所傳染,使花序及葉片看起來像被黑色灰塵所覆蓋,最嚴重的結果是讓花序無法結果。

收穫後處理

  外銷芒果通常在成熟度 85% 時採收,在採收時會保留果實蒂頭 3 到 5 公分以避免果皮剝落。為達外銷檢疫的標準,果實大小會根據標準維持在 300 到 600 公克之間,同時確認外觀完整性後,才會將蒂頭去除,並貼上可追溯性的代碼後,再以加壓蒸熱法處理。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6-24:12,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