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舉辦「APEC漁畜糧損評估方法論專家諮詢會議」─有助亞太地區訂定降低糧損目標並評估成效

文 / 國際處 徐步雲

壹、前言

  受到全球氣候變遷、高能源價格、各國發展生質能源及新興國家對糧食需求增加等影響,近年國際糧食價格呈現飆漲趨勢,引發糧食危機,致使各國對糧食安全高度重視;尤其全球暖化日益加劇、極端氣候造成的天災頻繁,直接衝擊到APEC區域內糧食安全。2009 年 APEC 領袖會議呼籲各經濟體集思廣益,共同研擬穩定區域糧食安全之策略,自 2010 年起,「糧食安全」持續列為APEC之優先領域,APEC並於 2012 年成立「糧食安全政策夥伴會議」(PPFS),2013 年起正式運作,預計 2020 年建構 APEC糧食安全體系,並於 2014 年APEC糧食安全部長會議通過「邁向 2020 糧食安全路徑圖」,訂定於 2020 年降低區域糧損 10% 之目標。

  鑒於強化 APEC 公私部門合作尋求降低糧食損失之有效措施是當今重要課題,並積極協助 APEC 區域糧食安全,本會陳主任委員於 2012 年 5 月俄羅斯喀山「第 2 屆 APEC 糧食安全部長會議」中,宣布將推動「強化公私夥伴關係降低供應鏈糧食損失」多年期計畫,經本會戮力規劃推動,該計畫於 2013 年經 APEC 審核通過同意補助,為 APEC 通過之第 1 個農業多年期計畫。

  本項計畫透過辦理專題研討、能力建構會議及高階政策對話,探討包含農產品從採收到餐桌之各項流程中,糧損的成因與評估方式,積極鼓勵公私部門之參與及合作,尋求及交流降低糧損之各種政策與工具,並將建立降低糧損技術交流與工具資料庫平臺,俾促進貿易商機。APEC業將其列入 2013 年度聯合部長聲明第 72 段,以及 2014 年「第 3 屆糧食安全部長會議北京宣言」第 15 段,肯定我國推動糧食安全方面之努力,並期許本項計畫在促進區域糧食安全上作出具體之貢獻。

  為建立適用於亞太地區之漁畜糧損評估方法論,界定漁畜供應鏈糧損關鍵因素,我國於本(104)年 7 月 16 日至 17 日假國立臺灣大學管理學院重光講堂辦理「 APEC 漁畜糧損評估方法論專家諮詢會議」,邀請美國、澳洲、紐西蘭、韓國、泰國、菲律賓及我國等國內外農經統計專家,以及APEC經濟體農漁業部門負責政策規劃或供銷資料蒐集人員,以及相關研究機構負責降低採後糧食損失量化分析或管理人員參加,共同研商漁畜糧損評估方法論,以供APEC經濟體作為訂定降低糧損目標及評估成效之參考。

貳 、「 APEC 漁畜糧損評估方法論專家諮詢會議」召開情形與結論

  本次會議為我國多年期計畫年度活動之一,計有來自美國、澳洲、紐西蘭、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秘魯、菲律賓及墨西哥等 14 個 APEC 經濟體 50 餘位產官學界代表參加,APEC PPFS主席暨菲國農業部次長 Atty. Asis Perez 特別受邀出席本會,並於致詞中肯定我國倡議多年期計畫之重要性。

  本會陳主任委員保基在會議開幕式致詞時指出,糧食損失與浪費已對全球經濟與環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依據聯合國研究,供應全球人口消費的食物中有三分之一可供食用部位被損失或浪費,每年數量高達 13 億噸,漁畜產品收穫後損失更可達50%以上,但漁畜糧損定義及統計標準不一,造成資料分析之困難,期透過本次會議尋求區域間一致性之糧損評估方法,以協助達成 APEC 於 2020 年降低區域糧損10%之目標,促進亞太地區糧食安全。

  專家會議首日上午,由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國際事務專員 Staci Rijal 及紐西蘭林肯大學酒類、食品暨分子生物學系系主任 James Morton 分別就「漁業及水產養殖供應鏈糧食損失」及「畜產供應鏈之全球趨勢及高價商品之減廢」進行專題演講,並與各經濟體與會代表探討目前漁畜糧損定義,以及亞太地區漁畜產品糧食損失現況及挑戰。

  會議首日下午則由韓國海洋研究所漁業資源研究組組長 Jung-Hee Cho 簡報「韓國漁業供應鏈糧損現況」,我國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張靜貞研究員則說明「 APEC 糧損評估方法」之問卷設計,用以建立 APEC 糧損資料庫;接續為印尼、墨西哥、紐西蘭、巴紐、秘魯、菲律賓、中華臺北、泰國及越南代表的國情報告,各國代表介紹該國漁畜供應鏈主要產品及對於糧損評估資料蒐集之建議。

  會議次日,由澳洲維多利亞大學供應鏈及物流研究所產業研究員Don Gunasekera與泰國農業大學經濟學院教授Sarun Wattanutchariya分別針對「食品供應鏈資料之透明度與機密性」及「供應鏈糧食損失與浪費之經濟評估:以泰國稻米為例」進行演講,並與各與會代表討論亞太地區主要供應鏈糧損基線研究調查之設計與實務。接續「資料回報、延續性及能力建構」場次,由美國農部經濟研究局科長Jean Buzby以視訊會議方式講述美國家禽肉類及海鮮糧損之資料蒐集與評估方式,另菲律賓農業部社會經濟與政策研究處研究員Amelita Salvador則就該國稻米糧損研究進行分享,研商如何運用調查結果支持採用創新科技降低糧損之政策、如何擴充資料庫成為指標促進區域糧食安全,以及APEC經濟體如何進行資料蒐集等。

  本次會議提供與會專家及各經濟體產官學界代表相互交流的機會,除了降低糧損創新技術、最佳範例及管理方法,並針對糧損評估方法論進行深入探討,達成多項重要結論與共識,並通過具體「工作計畫」(Work Plan) 。出席專家及代表同意糧食的「損失(loss)」及「浪費(waste)」之定義,係分別意指在供應鏈「生產」及「消費」階段發生的損失,並建議參用印尼、韓國、泰國及越南曾做過之調查,以強化本次糧損評估方法設計之問卷品質,以期未來可應用本計畫蒐集之資訊,提供各經濟體作為訂定降低糧損目標及自我改進之參考,俾於2020年達成降低APEC區域糧損10%之目標。

參、結語與展望

  本次專家會議之成功召開,除使我國持續參與及主導亞太區域糧食安全議題之後續發展外,亦有助於協助我國及各經濟體訂定降低糧損目標,且為擴大我國APEC多年期降低糧損計畫之成效,本項會議及後續研究成果將於本年 9 月在菲律賓辦理 APEC 漁畜降低糧損研討會中發表、爭取納入「APEC 糧食安全暨藍色經濟高階政策對話」會議發表文件中,並供 APEC 各經濟體參用,俾對亞太區域糧食安全做出具體貢獻。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8-17: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