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戀戀「大雪山」-不是過客是歸人

文 / 東勢林區管理處 李淑敏

  您一定耳聞知曉在臺灣中部著名的避暑旅遊勝地-大雪山森林遊樂區,有熱門的天池聖地、高山晚霞、雲海、星夜等天然美景,而上山前,必經由大雪山林業公司原址整修的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臺中市東勢區的當地人習稱「大雪山」,當年為亞洲最大的製材廠,曾有過黑森林般的滿天疑雲,寬闊的廠區中除持續整修原有林業建物外,以細緻壯麗的國際木雕作品展示為文化園區之發展主軸,除室內展場風格多樣典藏豐富的木雕外,戶外貯木池及木粒片步道旁完全融入園區森林環境的木雕生態作品更受歡迎,有可供大家親近觸摸休憩的金蟾坐椅、荷花池內演奏的青蛙交響樂、總是忙個不停的松鼠、睜著大眼睛的貓頭鷹及在高空俯瞰的大老鷹,好個林業博物館驚魂夜就等您來體驗。

  在尋訪大雪山千種動人風情前,先來說說「大雪山」關於林業人的故事吧。伴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的歷史背景,「大雪山」的成員許多為大陸來臺之新移民,歷經多年戰亂洗禮跋涉千里而來的外省族群樂天知命,與當地刻苦勤儉的客家族群,及出外工作討生活的閩南族群融洽共存於山城。來自不同族群的同仁間除了因長期在山區朝夕相處的熟悉瞭解外,還有林業中最讓人動容的相互扶持真情,就像個林業大家庭般,亦猶如國人安土重遷的習俗,總是期許能做到屆齡退休,才依依不捨地在恭賀畢業的掌聲中光榮回歸故里。在現今不論由外貌或口音都分不出「客人」、「芋仔」及「蕃薯」的當下,東勢享有盛名且豐富多樣的飲食文化如客家菜、全牛料理及外省麵食等,是細心饕客的你不難發現的歷史足跡。

  在「大雪山」49k 路工隊的客家小伙子阿添哥,勤勞踏實厚道耐操,開著美規進口的大型整路機械幾乎看不到人,與戰爭撤退來臺的長輩們所組成的大家庭中,像小兒子般倍受關懷疼愛,這團隊在山林開發中總扮演開路先鋒,密佈大雪山的林道網無處不見這群辛勤維修道路的工作人員,日夜不休地修築出條條供黃色運材聯車載運木材的甲級林道,在滿山箭竹林的冷冽深山裡卻有著溫暖的人情,大家同吃一鍋飯、睡同一張床也同樣掛念著分離的家人,只要隨時有崩塌路不通或同仁逾時未歸,即使夜深天黑有著風雨也會出動搶救,一定要看到伙伴平安才行。而來自不同地區省份、溝通語言、歧異文化背景與年齡代溝的多重隔閡都盡融於這患難與共的真情中,只有那思鄉情愁最難排解,在分離長達三四十年後,即使解嚴得以返家仍沒有歸鄉路,日復一日提著行李搭著計程車前往機場的伯伯,總在返回宿舍後失望地說沒有機票了,這樣地在「大雪山」劃下悲歡離散的人生句點。

  碧綠溪分站的朱強伯伯則在解嚴後幸運地與大陸親人連繫上如願探親,持續資助金錢幫助姪子完成大學學業,卻在了解惟有金援建立的親情實是淡薄後還是回到了臺灣,在日漸老邁後於榮民服務中心安排下住過幾個榮民之家或安養院,總是不見安適,仍由工作站同事阿田哥長期熱心地接著看醫生往返宿舍,選擇終老於文化園區後山上的單身宿舍,落葉歸根於這塊他們不願離開的土地及人們。

  說起「大雪山」外來的過客,決不能遺漏總是佇立在製材廠旁、停車場邊及場區內的重要成員,除了遠自非洲馬達加斯加搶盡鋒頭的鳳凰木外,桂花、玉蘭花及羊蹄甲亦是隨季節更替輪流綻放著芳香濃郁且嬌豔的花朵,而高大亮眼的銀樺及桉樹就像衛兵般守護著園區,其耐旱、生長旺盛、快速適應惡劣立地環境的生長特質,不愧為 40 年代以來外來景觀樹種之個中翹楚,看看各地的風景名勝、機關及學校,就知道是開發初期就刻意種下的大樹,總是靜默地埋首記錄春去秋來那數不清的風雲人物與更替史話。

  而經歷過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前個世紀物換星移興衰變革的外來嬌客,將所見證的歷史烙印於雄偉壯碩的樹體中永遠記憶於生命裡,這裡是它們安身立命的處所,也早已成為「大雪山」落地生根的歸人,即使園區再多換幾張招牌也不會改變,抬頭仰望著它們的我們才是名符其實的過客。

  不論在盛夏、春初或嚴冬進入臺中山區暢遊大雪山及八仙山森林遊樂區、賞楓、泡溫泉及品嚐美食之餘,若行程中獨漏「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是無法滿足感性、愛尋幽訪勝、總想多了解地方產業及經濟發展脈絡歷史、有尋根情結充滿臺灣味的您,「大雪山」在七月起接連舉辦框住林業文化園區之美攝影比賽、繪畫寫生比賽、懷舊音樂會與環境保育宣導活動,兼具知性與感性、熱鬧非凡且精采可期,熱誠邀約與您一起構圖描摹「大雪山」最美麗的風景,並共渡每個充滿林業懷舊、樂音悠揚又令人流連忘返,專屬您與「大雪山」的吉羊年盛夏時光。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2015 攝影比賽海報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2015 攝影比賽海報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08-19: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