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鑲上花邊的有機水稻田─新社部落

文/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徐仲禹‧林泰佑‧林立‧翁崧夏‧沈恕忻

  花蓮縣東海岸的豐濱鄉,東邊緊鄰太平洋,西側則是海岸山脈,特殊的地理環境,具有發展有機農業的潛力。這裡同時也是許多原住民族的所在地,包括有阿美族(港口部落)、噶瑪蘭族(新社部落)以及撒奇萊雅族(靜浦部落)等。這些部落原本多以農業、漁業為生的型態,長期以來因人口流失、人口老化等問題,僅剩下年長的部落族人維繫。部落中較有管理的農地配合早期政策休耕,每年至少種植一、兩期綠肥作物維持地力,相較之下無管理的農地則長期噴灑除草劑來避免雜草叢生,使農田的地力逐漸退化,景觀也變得毫無生機、一片死寂,相當令人感到惋惜。

  花蓮農改場同仁初次來到新社部落,不禁開始想像:十幾二十年前,這裡的風景是怎麼樣的呢?是否曾有著黃金稻浪,與蔚藍海岸形成一幅美麗的畫作?許多部落擁有自然隔絕優質無汙染的水資源及耕作環境,加上豐富多元化的人文和自然資源優勢,正是適合發展有機農業的基本元素。新社部落係位於一半島台地上,部落中,出生於新竹,本身是泰雅族的宮莉筠,多年前嫁到這裡來。原本是個心理諮商師的她,因為不忍讓婆婆耕耘多年的農地荒廢,而開始踏入了她的有機水稻復耕之路。

有機水稻栽培從入門到出師

  完全沒接觸過有機栽培的宮莉筠,決定要種植讓自己還有家人都安心的有機水稻後,非常認真地自己做功課、找資料,也不忘向部落長者請益,試著由他們的經驗中學習這塊完全陌生的領域。而當農改場同仁得知她復耕有機水稻的消息後,也主動與她聯繫,適時在她需要幫忙時提供協助。面對農改場幾位研究人員,她坦承一開始的時候心裡有點怕怕的,但她還是希望可以借重研究人員的專長,克服初次種植有機水稻的問題,並順利申請有機驗證。

  第一次與宮莉筠碰面時,農改場同仁馬上到她的田區採取土壤樣品,讓她瞭解要先由分析土壤性質、肥力開始,才能有後續的施肥規劃。一方面協助她計算施肥量,另一方面也利用了農改場試驗效果良好的米糠除草技術來改善水稻田的雜草問題,並增進農田肥力。此外,有機水稻栽培最重要的技術一個都沒少,包括了放寬行株距、減少插秧時一欉支數以及控制氮肥施用量等等。

  水稻生長期間,植物保護的同仁也加入了新社部落的輔導團隊,在水稻的病蟲害上幫助宮莉筠和其他農友診斷以及輔導資材的使用,例如定期施用亞磷酸,使水稻具有抗體,不易發生稻熱病,或使用枯草桿菌控制白葉枯病。第一次種植時,水稻遭遇嚴重負泥蟲為害,農改場同仁趕緊帶來菸草粕,建議宮莉筠泡水後噴灑,幸好及時處理,水稻恢復生長勢。

  即使種植面積並不大,但宮莉筠仍希望可以申請有機驗證,因為她的堅持,農改場有機驗證的專家-沈恕忻小姐,從申請表單的填寫,到有機資材使用的規範與注意事項,她鉅細靡遺地協助宮莉筠完成一般要申請有機驗證的農友最頭痛的表單,也幫助她列出要準備的文件,加速整個申請流程。

鑲上花邊意義非凡

  農改場植物保護的同仁除了輔導宮莉筠有機水稻的病蟲害防治外,也嘗試在宮莉筠農田導入生態系統服務的觀念,使這裡成為全國第一塊「鑲上花邊」的有機水稻田。這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呢?農改場同仁在插秧後一個月時,保留水稻田梗上原有的非禾本科野花,如紫花藿香薊,並且在田埂種植菊科開花植物-孔雀草,當孔雀草等開花植物開出金黃色花朵時,恰巧是水稻容易遭遇蟲害的時機。此時,田埂上的花叢便成為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的最佳棲息場所,這些花朵美化了農田景觀,同時可有效控制蟲害問題,降低其他害蟲防治資材的投入。

  「種植這些花草後,田埂變得好漂亮,也多了很多各式各樣的昆蟲,小朋友們看到都好興奮!」宮莉筠也露出孩子般的眼神,對她來說,任何事物都非常新鮮,她就像一張白紙,完完整整吸收了農改場所帶給她的觀念。

  這些昆蟲的相互關係是如何呢?在水稻生育期間,容易遭遇飛蝨、二化螟、瘤野螟等害蟲,影響水稻的品質及產量。這些開花植物提供了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敵昆蟲喜愛的花粉花蜜,成為他們最棒的棲息環境,這比起將田埂上的雜草趕盡殺絕,對水稻生育整體而言,更有幫助!例如瓢蟲、蝴蝶、寄生蜂,通通來到這塊水稻田住下來,成了免費的長工。看著這些有益昆蟲在田間飛舞,除了代表豐富的生態系之外,也能與害蟲互相制衡,更美化了這塊有機水稻田,實在是意義非凡。

理念的傳承從教育開始

  宮莉筠的一雙兒女原來都在花蓮市區唸國小,當她知道新社國小面臨廢校危機時,毅然決然將戶籍遷到住在豐濱鄉的親戚家中,安排小孩在新社國小唸書,並擔任起愛心媽媽的角色。她自發性地幫學童們安排課程,並利用自己鄰近於國小的農田,讓學童體驗農事,全程參與有機水稻的生長,也找來農改場同仁說明「有機水稻的一生」,並從介紹土壤的健康下手,告訴學童們從事有機農業對環境帶來的好處,讓學童們瞭解自己要種的有機水稻對環境、農夫還有自己是這麼地有意義。

  除了室內的課程外,宮莉筠也帶著學童們到田間進行實際操作,例如製作田埂、插秧、撿除福壽螺…等。隨著學童對水稻生長的瞭解,後續更加入了學童們很有興趣的課程- 瞭解水稻田常見昆蟲。有機水田具有非常豐富的生態相,學童每每發現到沒見過的蟲子,便興奮地像發現新大陸一般和其他同學老師分享,這些都是在慣行水稻田難以見到的畫面,家長可以放心地讓孩子們自由穿梭在這片無化學農藥肥料添加的田區當中。

  有機水稻栽培期間,學童們體驗了各式各樣的農事,並在學童親自體會箇中辛苦滋味後,一起收割這半年來陪伴著他們一起成長的水稻,更懂得珍惜餐桌上的所有食物。宮莉筠一路引導學童們,更加確認自己決定由教育出發的想法是正確的!

新社半島成為有機水稻專區的可能

  新社半島目前水稻栽培面積約 20 公頃 ,農友大多是噶瑪蘭族人,宮莉筠嫁到部落裡,將族人都視為自己的家人,也因此在與農改場合作之後,她決定也要把這樣的技術、觀念帶給族人們。在他們水稻產銷班成立的籌備會上,農改場的團隊到場開起了小型的講習會,並告訴族人:「有機水稻栽培並不困難,只要栽培初期做好病蟲草害的預防,也不過量施肥,接下來就等著收成了!」農改場同仁也告訴部落族人,由於有機水稻栽培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產量和品質與慣行栽培幾乎不分高下。林泰佑更引用他過去輔導港口部落的成功案例,告訴族人這是一條可行且不難走的路。

  其實族人們一直以來也都盡量採取對環境友善的栽培方式,但就是因為缺少依循的標準,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透過農改場團隊的說明,他們各個都躍躍欲試,希望能在品質與產量兼顧的狀況下從事有機農業。產銷班的準班長,潘銀華表示,只要能把環境條件顧好,能種出有機米給族人、家人還有信任他們的顧客吃,讓大家身體健康,也不破壞環境,這是他非常樂意去做的。

  宮莉筠心中默默期許,在她熟悉有機水稻栽培技術後,她絕對義不容辭協助族人解決技術上所遭遇的困難。她說,新社半島 20 多公頃如果都能種植有機水稻,除了整體環境都獲得改善之外,他們將成立的水稻產銷班也可以轉型為有機水稻產銷班。除了族人可以獲得更多外部資源,例如輪流使用大型的機具機械、尋求共同的銷售管道等等的好處。雖然剛接觸產銷班班務與有機農業,但是宮莉筠早已規劃好藍圖,期待新社半島成為東海岸有機水稻的生產專區。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10-19: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