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村發展‧生態農業與里山倡議國際研討會紀實

文/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曾竫萌‧范美玲‧林立‧袁浩雲

  臺灣第一場結合生態服務型農業與里山倡議的國際研討會, 104 年 9 月 23 日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林務局、農村發展基金會、國立東華大學及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會共同合辦,邀請國外講者包括來自德國、紐西蘭、馬來西亞以及日本共 5 位專家,國內講者則包括學者及實際工作者,與臺下聽眾一同見證臺灣農業新發展。

  另於研討會結束後, 24 日花蓮農改場、林務局、水保局花蓮分局以及東華大學等單位,帶領國外講者以及其他與會者,至花蓮縣豐濱鄉新社、復興部落,以及瑞穗鄉富興 Lipahak 生態農場進行實地參訪,了解臺灣原住民文化、家族及部落傳承,以及後繼者的努力與堅持。

研討會緣起

  如何於人類生計和環境保護之間取得平衡,為 21 世紀最重視的議題,因此生態系統服務在國際上深受關注,其理念為兼顧農民生計及維持農田生態,讓土地健康永續經營,並注重各種操作手法是否能回復、維持或加強農田的生態系統服務,是花蓮農改場長期推動的有機農業之延伸。

  因此花蓮農改場於宜蘭、花蓮地區深耕有機農業 20 年後,近年引進生態服務型農業概念,從農田四周種植綠籬植物開始,輔導農友於田埂種植原生地被植物以及開花植物,或是與經濟生產作物進行混作,以營造天敵棲所、增添生物多樣性,期望盡可能減低人為干擾,將農田打造成生物多樣場域。

  而林務局推行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里山倡議,其討論農業生物多樣性保護、傳統知識保存以及鄉村社區發展之環境,重視社會-生態-生產地景三者之關係,與生態農業意涵相互呼應,因此本研討會首度結合此二議題並共同舉辦研討會及後續參訪活動。

研討會議程節錄

  研討會分三小節,分別為專題演講、農業生物多樣性技術研發與應用推廣,以及里山倡議與生態農業政策與實務工作者經驗分享。以下就部分內容節錄:

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外國講者

  德國亥姆霍茲環境研究中心 Josef Settle 教授,主持於東南亞菲律賓、越南等地舉行之「LEGATO(土地利用密度及生態工程 — 評估灌溉水稻生產系統的風險和機會)」計畫,除了以添加矽元素提高水稻產量外,希望利用生態服務系統、生態旅遊等,減低該地農藥使用以及促進青年返鄉。

  國際水稻研究所前資深科學家 Heong 博士,分享增進及保護水稻生態系統的生態防治服務,他開宗明義的表示使用農藥並不會增進產量,以飛蝨為例,甚至會誘導其嚴重危害,而經過多個國家及多年的試驗發現,在田間種植開花植物的生態服務可控制 70% 蟲害發生、增加 4.7% 產量。

  紐西蘭林肯大學生物保護研究中心 Steve Wratten 教授,關心農業低生物多樣性的單一生產、肥料過度使用、食物生產危機等農業長久之問題,而利用生態系統服務,如天敵昆蟲、作物混種、可再生能源等促進農業永續生產,惟生態農業在發展期間,政府補助將是不可缺少。

農業生態系統服務-國內講者

  針對生態農業及里山倡議在臺灣之發展與展望,花蓮農改場黃鵬場長說明臺灣在生態農業方面的發展情形,例如積極推動相關研究工作及生態保育標章推廣,此外,臺灣自 2010 年引進里山倡議的概念及作法,如林務局協助地區推動水梯田濕地生態復育、社區林業等計畫。雖然目前相關措施與政策尚需與既有的農業政策整體考量後再逐步調整,仍可借鏡國外經驗、再投入充份跨領域科技支持,必能大幅促進生態永續發展。

  花蓮農改場范美玲副場長則研究東部水稻田無脊椎動物,確認有機農法之水稻田多樣性,尤其是天敵物種,均高於慣行田,並且找出橙瓢蟲、日本長腳蛛及爪哇長腳蛛,可作為東部水稻田生物多樣性指標物種,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有機田,周邊環境如田埂水泥化,亦會影響其生物多樣性。

  種植開花植物於農田,可增加農田生物多樣性,並達到控制害蟲發生,花蓮農改場林立助理研究員自 2009 年開始進行相關研究,並藉由田間試驗證實,馬利筋種植於田間可強烈吸引瓢蟲,明顯抑制白蘿蔔偽菜蚜發生率 50% 以上,亦可減少黃秋葵蚜蟲危害率 39%,另外種植百日草等菊科植物可增加水稻田寄生蜂數量,有助於抑制螟蛾類害蟲。

  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致力推動有機農業,更重視農業與生物多樣性關係,2010 年推廣「綠色保育標章」驗證,輔導農友友善耕作,使農業經濟可兼顧農田生態保育,2015 年增修棲地營造可納入申請,並與花蓮農改場合作,建立東部水稻田生態指標物種。經過 5 年的推廣,全臺綠保標章驗證達 186 戶、213.9 公頃。

田間實際工作經驗分享

  富興 Lipahak 生態農場田區區分為公田、實驗田及動物棲地,合作農戶於公田友善生產、生產與生態衝突在實驗田尋求解決方法、動物棲地則提供生態服務功能,負責人賴萌宏農友分享農場田間實作情形,對於農場各種問題如鳥害、福壽螺、鼠害、雜草管理等,均摸索出一套非入侵性的防治方法,試圖找出生態與生產之間的平衡。

  林試所趙榮臺研究員以舞鶴為例,因為小葉綠蟬的叮咬,讓茶農無法製作烏龍茶,但茶葉卻因其叮咬後在發酵後產生香味,將錯就錯造就蜜香紅茶高經濟價值的奇蹟,因此茶農不再視其為害蟲,更用心營造棲地及經營友善環境,讓舞鶴茶園成為一個名符其實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

  其他包括 2 位日本學者鈴木涉先生、市川薰博士說明里山倡議國際夥伴關係網絡、社會-生態-生產地景回復力指標;林務局說明引進里山倡議的示範案例做法與後續規劃方向;人禾環境倫理基金會說明推動水梯田環境友善復耕、監測生態復育效益並發展體驗產業;東華大學在花蓮富里鄉豐南村,協助社區發展融入里山倡議目標的阿美族少年解說員培訓課程等。

臺灣里山實地參訪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與會貴賓們在研討會緊湊的行程之後,換上輕裝實地走入部落與農場。

●豐濱鄉新社部落

  來到新社部落的綠色 Babai(噶瑪蘭語,工寮之意),負責人林玉妃、宮莉筠與部落耆老以歌聲歡迎大家,隨後在林玉妃的簡報陳述中,了解到逝去的母親對土地有著堅持,認為自家吃的糧食得自己生產,而家族也因為對母親的懷念,著手恢復土地生產。

  「我們是 5 個傻瓜!」林玉妃回憶兄弟姊妹們在原有工作之餘,利用閒暇親手除草、整地、引水灌溉,將荒廢二十餘年的休耕田地整理得煥然一新,與現在稻浪翻騰、生態池荷花綻放的景緻不可同日而語。

  林玉妃表示,一開始只想著要友善栽培試種了一期作,但其實對農事並不熟悉,在花蓮農改場主動協助下,大大改善了產量以及病蟲害發生,並配合生態操作模式,種植萬壽菊等菊科植物於田埂旁,降低稻田褐飛蝨數量,在沒有施用有機防治資材的情形下,產量與慣行農法相差無幾。

●豐濱鄉復興部落

  復興部落和其他部落一樣,因為人口外移,社區內大多都是老人家,但是藉著耆老珍貴的傳統知識,以及人老心不老的活力,部落積極參與社區林業計畫、農村再生,與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水保局花蓮分局與東華大學共同合作活絡社區。

  貴賓們由族人帶領親身進入海岸山脈、遠眺太平洋,並由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慧芬介紹部落近年發展,她表示近年部落宣誓「無菸、無酒」,積極傳承耆老珍貴的山林物種知識,並發展生態旅遊,而在遊客日益熱絡、青年陸續返鄉後,老人家們的精神好了、笑容多了,復興部落成為最有溫馨人情的部落。

●瑞穗鄉富興 Lipahak 生態農場

  富興 Lipahak 生態農場向來賓展示臺灣生態農業操作模式,負責人賴萌宏表示,因為尊重所有生命,除了保護國寶級貴賓環頸雉、僅以閃光彩帶驅除,其他有機資材蘇力菌、苦茶粕都不施用,因此花蓮農改場輔導農場種植朱槿、向日葵等開花植物於田區四周,增加農場寄生蜂、瓢蟲等害蟲天敵數量,以生態農法-以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的方式,成功控制玉米螟發生。

  農場除了種植作物外,更開闢生態池以及保留部分野地,讓野生動物能棲息其中,但豐富的生態同時對生產產生不少威脅,如何與自然共處仍是農場時時須面對的課題,賴萌宏仍感謝各單位的協助,從生產輔導到後續社區支持銷售,都讓他及農場其他農戶可兼顧生計生產與生態環境。

  相較於德國或日本幾乎沒有原住族群,因此參與的國外賓客均以謙虛的態度聆聽部落的聲音,並依自身經驗給予建議。對於新社部落林玉妃自嘲自己是傻瓜,其實這 3 個部落與農場,對家鄉、文化傳承以及自然生態守護,一致有著相同的執著與堅持。

  這 3 個生態場域,不論是位於兩山之間的平原,抑或是利用山、海邊的資源,均同時完美的符合里山倡議精神,活用自身生產地景,配合生態操作演繹出屬於臺灣的里山、里地與里海。

農業生產也能兼顧生物多樣性

  由於本研討會為臺灣首次盛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主委陳保基特蒞臨開幕現場,他表示農業主要就是為了生產,因此並不利於生物多樣性,但農業仍然有其社會責任,而且農民在收入是相對弱勢,政府應協助農民在發展農業時同時兼顧維持生計與環境生態。

  花蓮農改場場長黃鵬也提到場內除了致力於有機農業推動,更持續進行原住民農產業和生態農業相關研究和輔導,初衷皆為維持農民生計和環境永續並進,公部門和民間單位默默地耕耘和努力,最終將會被看見並發揮力量影響社會。

  研討會除了各講題外,講者與聽者之間的交流亦十分精彩。對於生態農業操作是否一定要種植開花植物,Dr. Heong 表示種花的概念必須建立,不過可以從減少化學藥劑開始; Prof. Settle 則認為有機農業是建立在優質的生態環境,因此他建議臺灣應找出更多指標物種,並確實保育自然生態。

  花蓮農改場與林務局等其他單位策畫籌備本研討會至少半年時間,特別邀請國內外「生態農業」及「里山倡議」的專家學者以及社區實踐者,從生態、農業和人類的角度,分享各自研究成果與推行經驗並彼此交流,勢必延伸出後續研究能量,共同推動適合臺灣的生態農業和里山倡議,使人類生計與自然環境能尋求永續共存的和平之道。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11-19:8,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