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推動專區建構產業供應鏈,促進農業產銷效率及效益

文 / 編輯部

  時入仲冬的大雪、冬至,農諺:「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冬至後新年氣氛漸濃,故有所謂吃過冬至湯圓即算增添了一歲之說。進入冬季,農民為了使耕作土壤能養復生息,便種植綠肥植物-油菜,花東縱谷沿線田野最為著名,從 12 月起至翌年 1 月底,油菜花開形成遍地金黃翠綠花田美景,增添冬季農趣賞花好風情。

  2015 中臺灣農業博覽會(第 4 屆)於 11 月 7 日至 12 月 6 日配合農委會新社花海活動盛大舉行, 11 月 3 日率先舉行展前記者會,由農委會戴主任秘書玉燕、農糧署運銷加工組饒副組長美菊及中彰投三縣市副縣市長等共同推薦。透過中臺灣農博的舉行,強化中臺灣農產品在地品牌的形象,並結合三縣市農特產品的展售,更可促進遊客消費,直接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且與新社花海活動結合,可擴大吸引各地及國際遊客參觀及認識臺灣安全優質農產品。

  本期農政視野聚焦於「推動專區建構產業供應鏈」,透過以農產業專區發揮群聚效益、推動優質茶集團產區、觀賞魚產業聚落化及廠農契約產銷等層面,介紹為兼顧農地資源維護與產業永續發展需求,農委會推動以專區形式輔導產業發展,歷年來除農業經營專區外,尚有作物集團產區、養殖漁業生產區等。 104 年透過各市縣農地資源分類分級成果協助選址,融合農地集中利用及產銷輔導相關施政作為,示範推動農產業專區計畫,並協助農會、合作社依市場通路需求,整合各項輔導資源,結合契作、收購及農產品研發,推動農業加值。另外,整合推動「優質茶生產專區」、「大宗商用茶生產專區」成為「優質茶集團產區」,除積極輔導集團化規模生產外,亦強化茶園共同用藥防治及製茶廠衛生加工環境改善,生產符合市場需求之茶品,確保消費者權益及國產茶優質安全之形象。而屏科園區亞太水族營運中心具有完善基礎建設與適合觀賞水族養殖之環境條件,再結合與園區產業有相輔相成及群聚效應之衛星漁場,適合發展成為以外銷導向的產業聚落專區,帶領臺灣成為全球精緻觀賞水族生物繁養殖之核心重鎮。我國乳業產業鏈結構已然成形且持續穩健發展,未來亦積極推動結合在地乳源及特色農產食材,共創乳品產業鏈加值,型塑專業分工、現代化及企業化飼養體系,提升國產乳品品質,強化產製銷能量,落實地產地消,開拓產品多樣化市場等,以發揮產業固本、形塑產業新風貌及優化價值鏈的延伸。

  為了緩解與調適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及糧食安全的衝擊,農委會於 104 年 11 月 10 日舉辦「因應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之農業創新研究」-101 至 104 年度成果發表暨研討會,透過政策、技術、生產、產業及環境等層面,分別以口頭報告、海報展示及實物展示,具體呈現四年來計畫研究成果。期能在氣候變遷情境和趨勢下,引領科技創新,共同攜手合作以降低氣候變遷及糧食安全對國內農產業之衝擊,達到提升農業全球化競爭力、維護農業環境生態永續、增進農民福祉及改善國人生活品質等多元總體目標。

  本期「花蓮宜蘭區農產業之原鄉部落輔導」系列繼續報導「以綠色力量守護家園的英士部落」,介紹宜蘭縣大同鄉英士部落,多年來經花蓮農改場協助發展主軸以「有機樂活、健康安全、原民產業」作為核心價值,陪伴部落產業發展。花蓮農改場將一路陪伴,協助解決部落產業發展需求,如此緩步而穩定的向前,才是部落長遠發展的穩健之道。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4-12-16:5,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