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因應氣候變遷我國農業之調適策略

文 / 企劃處 張純嫣

壹、前言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能源與自然資源大量消耗、自然環境系統破壞,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現象日益明顯, 2015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21 次締約國大會( COP21 )重申氣候變遷係當前全世界人類面臨之重大議題。我國位處於亞熱帶海洋氣候地區,在國際的氣候變遷研究中屬於高風險的邊緣區,過去資料顯示臺灣氣候已呈現暖化、降雨型態改變、海平面上升、極端氣候發生頻率及強度增加的趨勢,均影響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

  因此,本會於 2010 年 6 月 15 日召開「因應氣候變遷農業調適政策會議」,積極謀求共識及研議農業相關因應策略與措施。行政院於 2012 年 6 月 25 日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內容參考了世界各國的調適作為,並考量臺灣環境的特殊性與歷史經驗,分別就災害、維生基礎設施、水資源、土地使用、海岸、能源供給及產業、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健康等 8 個調適領域,臚陳各領域所受氣候變遷的衝擊與挑戰及其調適方針。隨後於 2014 年 5 月 22 日核定「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 102-106 年)」,提出完整的因應調適策略,以及落實執行的推動機制與配合措施。其中本會辦理「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領域」各項行動計畫之統籌,並參與其他領域之調適計畫,持續推動相關政策與措施。

  國際上對於氣候變遷調適議題亦相當重視, 2015 年 COP21 通過巴黎氣候協定( Paris Agreement ),提出以前工業時代為基準值,在 21 世紀末全球升溫控制在 2°C 以下,並追求限制升溫 1.5°C 以內之目標,積極減少溫室氣體之排放。並且提出氣候變遷調適相關目標與規範,要求締約國對氣候變遷加強調適能力、強化韌性(回復力)和降低脆弱度,並建置國家調適行動計畫,計畫中包含評估氣候變遷影響,並考量人、環境、生態系統之脆弱性,制定各項行動之優先性,並透過監測、評價等方式,滾動檢討調適行動政策與計畫。

  我國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法於 2015 年 7 月公告施行,除溫室氣體減量相關規範外,亦將氣候變遷之調適工作納入法規規範,與國際情勢及規範接軌。本會於農業主管機關立場,持續配合國內外情勢推動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調適計畫。

貳、因應氣候變遷我國農業之調適策略

  農業生產是高度依賴水、土、生物多樣性物種等自然資源的生物性產業,並直接受氣候的影響。在氣候變遷下,可能發生溫度升高、颱風強度增加、豐枯期降雨愈趨不均、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發生頻率增加的情況,可能造成農作物產量減少、品質下降、危及糧食安全,生態系原有棲地受影響,使生物多樣性流失等衝擊。

  面對氣候變遷衝擊,本會於「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畫( 102-106 年)」「農業生產與生物多樣性領域」之相關策略,謹分述如次:

一、農業生產之氣候變遷調適策略

(一)水資源運用措施

  推廣旱作管路灌溉與現代化節水設施,檢討地區農田灌溉用水統籌運用機制,提升灌溉用水效率,並訂定乾旱時期分區輪流停灌計畫,提升水資源於旱災時期整體應變調度空間、維持糧食生產功能、降低對農業之衝擊。強化農業用水調蓄設施,並進行田間試驗,發展出適合臺灣本土水田稻作蓄水及耐旱兩者並重之用水管理模式,利用調整田間灌溉用水方法,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與增加經濟效益。

(二)農地資源管理與利用措施

  配合國土規劃維護適當總量及高品質之農地,審慎處理農地變更使用案件,針對優良農地實施較高強度之管制規範,以不影響農業生產環境之完整及兼顧農民權益,確保優質農地資源,維護農業之永續發展。並藉由農地資源空間規劃,有效掌握重要農業發展區,引導農業資源有效集中運用,以因應氣候變遷影響,確保糧食安全。

(三)農業生產規劃措施

  活化休耕農地並輔導農地契作進口替代及外銷潛力作物,開發農田多元利用方式,確保農業永續發展。推動規模化產銷專區,輔導稻米、蔬菜產銷模式之調整,提高因應氣候變遷之能力與經營效率。

  依風險程度建構糧食安全體系,調整農作物、畜牧、漁業的生產,並加強生產資源合理規劃利用,維護糧食安全及競爭優勢之農糧產業。維持適量農地且適地適種,以達成水資源涵養及生態環境的改善,強化農地資源的有效利用。

(四)整合科技提升產業抗逆境能力措施

  強化農糧產業研發抗逆境能力,建立種原交換計畫及抗逆境品種研發應用;強化重大動植物有害生物偵察與監測,建立預警模式與緊急因應系統;開發有害生物整合性防治技術,依據監測預警及流行病學資料,擬定減輕衝擊之對策,並適時調整。

(五)建立農業氣象及國內外市場變動之監測評估系統

  加強蒐集臺灣各地區的氣象因子的變動、漁場變動資料作為氣候變遷調適之基礎資料,提供各地農作物氣象災害發生機率訊息,並建立監測與預警制度,以增進未來相關調適政策之效率。並加強國內外產銷動態資訊,建立監測與預警制度,以穩定國內糧食及飼料之供應與價格之穩定。

二、生物多樣性之氣候變遷調適策略

(一)建立多目標與永續優質之林業經營調適模式並推動綠色造林

  森林具有水土保持、水源涵養、國土保安及碳吸存的功能,審慎規劃林地的區位劃分、林相改良、森林易致災區及環境敏感區及其影響範圍的認定及劃設,並積極處置濫墾濫伐之林地以維繫永續林業經營。

(二)強化保護區藍帶、綠帶網絡的聯結與管理

  保護與連結現有陸域、海域、內陸水域等保護區或是潛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建構海岸與內陸溼地的藍帶網絡,串連綠地與森林的綠帶網絡。藉由綠帶、藍帶的串連,更可緩衝氣候變遷導致旱澇、沖蝕頻度與強度增加的衝擊。

(三)減緩人為擾動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速度

  規劃管制措施以解除生態系遭受各類污染、開發、過度利用、火災、病蟲害等干擾所造成之壓力,整體規劃與落實外來入侵種之防除、管理,以及依照生態原則規劃與執行劣化生態系之復育,以恢復污染農田、漁塭、鹽漬地、崩坍地、地層下陷區等生態功能。

(四)強化基因多樣性的保存與合理利用

  我國生物多樣性豐富特殊,需建構有效的種原保存系統,以確保農林漁牧與野生物之種原保存,尤其是易受氣候變遷影響而有滅絕之虞者,此外亦包括篩選耐高溫、耐旱澇、耐鹽等能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林漁牧品系,並規劃其合理利用。

(五)強化生物多樣性監測、資料收集、分析與應用,評估生物多樣性脆弱度與風險

  目前國內對生態系與物種受氣候變遷影響的脆弱度及衝擊程度的資訊亦不足,為掌握生物多樣性受氣候變遷與人為擾動影響的變化趨勢,並據以提出與修正適當的因應策略與行動,需要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系統,定期監測收集資料,將資料納入有效管理的資料庫、資訊中心,以保存、整合,隨時進行分析,並運用此資料進行成效評估,與策略行動的修正,並發展預警系統,及早針對可能造成生物多樣性衝擊的事件做好防護措施。

參、結語與展望

  綜上所述,臺灣勢必面臨全球氣候變遷帶來的各種嚴峻衝擊與挑戰,尤其於各產業中農業首當其衝。然而目前氣候變遷情況或極端氣候現象的成因與機制仍未確定與完全瞭解,相關之影響評估研究與觀測資訊尚不完善,未來有關氣候變遷之趨勢資料仍需持續加強蒐集與分析。

  農業是一種利用自然資源來生產人類生活所需的糧食供應,面對氣候變遷對農業生產的影響日益嚴峻,應積極維護農業水土資源、調整農產耕作制度、有效活化農地生產,並經由科技研發抗逆境品種(原),整合農業資源,穩定糧食供應,以確保糧食安全,並期藉氣候變遷調適計畫之執行與持續檢討,建構能適應氣候風險的永續農業。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3-15:16,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