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運用多元管道培育畜牧人力 提升永續競爭力

文‧圖 / 畜牧處 周文玲
畜產試驗所 練慶儀‧陳添福

壹、前言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及國人對於畜禽產品需求的持續增加,畜牧產業從早期傳統農村家庭副業,透過擴大飼養規模、引進先進設備及提升生產飼育技術,已然形成資金及技術高度集中的農企業形態。各個生產環節都進階到多元技術層次,如再加上畜牧場經營效率、成本控管、資訊 e 化及產品行銷等專業管理需求,顯示培育優質人力確為畜牧產業永續發展的軸心工作,始能有效因應新世代農業的快速變遷與高度競爭。

貳、我國畜牧產業及人力概況

  依據 103 年度農業統計年報資料,我國畜牧產品產值達 1,686 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約 32% ,各分項產值結構中,以毛豬占 45% 最多,家禽占 31% 次之,蛋類占 14% ,其他畜產占 10% (如表 1 )。

  參考每 5 年辦理 1 次的 99 年度農林漁牧業普查資料,畜牧產業從業部分,從業人員總數 47,288 人,男女比例為 58 : 42 ,另按僱用性質區分(如表 2 ),常僱工及臨時工僅占 25% ,自家未支薪人員比例超過 75% ;如僅以一般農牧戶資料觀之,自家人力投入經營比例接近 84% ,顯見現階段仍以中小農經營規模者居多,且以家族共同投入為主體。

  進一步從 99 年度農林漁牧業普查的從業人口年齡觀之,從事農林漁牧業的經營管理者已趨高齡化,平均年齡達 61.7 歲,且 65 歲以上之經營管理者占比高達 44% 。復參考農委會「 101 年農家戶口抽樣調查報告」農牧戶所反映之經營遭遇困難,除「農畜產品價格不穩定」為最重大困難外,居次的就是「農牧業勞力不足」。這些情況都顯示,如何穩定產業的基層勞動力來源,以及持續提升畜牧人力素質、培養優質接班人力,才能因應內外在環境的挑戰,維繫我國畜牧產業的永續發展。

表 1   103 年度畜禽分項產業之戶數、在養數量及年產值       

產業別 戶數 (戶) 在養量 (頭 / 隻) 產值 (億元)
毛豬 8,137 5,545,010 768.4
禽肉 7,499 65,423,907 513.2
禽蛋 2,179 40,135,105 234.1
乳牛 550 110,082 95.0
肉牛 793 33,253 21.9
肉羊 2,059 105,435 11.1
乳羊 295 52,343 52,343
鹿 671 21,210 6.6

表 2  畜牧業之農牧戶(場)從業人數按僱用性質區別表

  總計 常僱員工 臨時員工 不支薪資人員
農牧戶 (一般農戶) 41,366 3,430 ( 8.3% ) 3,452 ( 8.3% ) 34,484 ( 83.4% )
農牧場
(指獨資、合資、公司、民間團體及機關學校者)
5,922 3,701 ( 62.5% ) 1,142 ( 19.3% ) 1,079 ( 18.2% )
合 計 47,288 7,131 ( 15.1% ) 4,594 ( 9.7% ) 35,563 ( 75.2% )

參、連結教育體系及農民學院能量,建構從業人員良好基盤能力

  國內設有畜牧獸醫專業的大專院校計有 7 所(臺灣大學、中興大學、嘉義大學、宜蘭大學、屏東科技大學、東海大學、中國文化大學等),及高中職的畜產保健學程 16 所(臺東專校、龍潭高中、桃園農工、關西高中、苗栗農工、員林農工、虎尾農工、西螺農工、北港農工、北門農工、曾文農工、旗山農工、佳冬高農、花蓮高農、中興大學附屬臺中高農、台南大學附屬高中等),課綱涵蓋畜牧與動物保健專業知識與技能,如畜禽飼養管理經營、飼料製造品管、畜產品利用與品管、污染防治技術、獸醫理論課程與實務、伴侶動物照護與美容、生物科技與分子生物工程等,其就業場所為畜牧場、食(肉 / 乳)品加工廠、飼料廠、動物藥品廠、動物醫院、動物園、研究機構、寵物美容等,每年約 700 位畢業生投入職場或選擇深造;因畜牧場工作與一般上班族極為不同,再加上工作環境較差,且勞力付出亦大,易被歸類為類似 3K 的產業,造成投入意願的障礙, 進入畜牧場從事畜禽現場飼育之比例有待提升。

  為提升農牧業人力素質與強化後繼者培育工作,農委會從 100 年 11 月啟動「農民學院」,並由畜產試驗所開設 「 畜產產業訓練中心 」,該中心已制定畜牧產業職能基準及建構標準化訓練課程,依家畜、家禽及畜產加工等三大業別,其所需基礎及核心能力,開設入門、初階、進階及進階選修之課程,透過專題授課及牧場見習,並輔以經營諮詢服務體系,成為有意從農者及在職專業農民的終身學習管道。迄今已邁入第 5 年,參訓學員近 1,000 名(如表 3 )。

表3  100-104年度畜產試驗所「畜產產業訓練中心」培訓成效 

產業別 參訓人數 辦理年份
牧業入門 334 100-104
養豬 106 100,102,104
養雞 15 103
家禽 60 101,103
養牛 151 100-104
畜產加工 124 100-104
水鹿 55 102-104
牧草 125 102-104
飼養化驗 29 104
畜牧生產經營管理 29 102
合計 913  

  以養牛產業為例,為期 5 天的入門班傳授基礎的養牛概論、畜牧政策及畜牧廢棄物處理簡介等課程,授課對象為欲投入畜牧業卻無基本概念者;至初階班則為 1 個月的密集課程,授予養牛各階段飼養管理、產期調節、生理結構、防疫措施、芻料品質管控、牛肉及乳品加工等課程,並輔以近 20 小時的現場實習操作,務使學員能將課堂所學充分應用於現場實務;接續就乳牛繁殖生理、牧草生產管理、專業經營管理及乳品研發推廣行銷等開設進階(選修)班,讓受訓學員能針對自身現場狀況與專業研究人員或養牛達人進行實務交流及經驗分享。

  另外,農委會持續透過辦理農學校院及高農職校學生之職涯探索、農場暑期見習及打工等經營體驗等活動,以留住願意深耕在地農業的青年,於「新世代農業工作者培育方案」中試辦農業公費生培育計畫,初期先以農家二代和農校畢業生為優先招收對象,對於該等專班畢業後實際從農者,接續導入青農專案輔導、育成基地等資源。另外,畜牧產業團體也全力配合暑假職涯探索,提供高農或大專院校在校生到場學習,以消弭農校生和農場主間的認知落差;如酪農產業部分,自 101 年度起運用牛乳產業基金,由中華民國酪農協會執行,每年支持 30 位以上畜牧獸醫學子到現場實習,培養投入產業意願及提升專業智能技術。透過高中職及專技職相關體系、農委會畜產訓練中心及產業團體共同合作,定能協力齊心培育優質畜牧產業的永續人力。

肆、擴大產業團體服務能量,強化經驗傳承及專家現場諮詢診斷

  為加速新式生產技術及飼育管理模式的導入,農委會持續補助畜牧產業相關團體、中央畜產會及農業科技研究院等單位,也邀請專家學者就畜禽生產技術、生物安全防治、高效能精準管理、飼糧調配多元化應用、產銷雲端資訊體系、廢污處理等議題辦理單日的短期講習 ( 約 40 場次 / 年 )或研討會 ,另亦請產業團體蒐集亟須解決的關鍵問題或引進新式設施設備但欠缺使用管理模式者,提供專家到場技術諮詢服務 ( 約 400 場次 / 年 )。

  以酪農產業為例,透過中華民國乳業協會從參與乳牛群性能改良計畫( DHI )之乳牛場中,將泌乳產能、繁殖效率或生乳品質等指標偏低者進行專家輔導;中華民國酪農協會則就產業關切要項 ( 包括配種技術、乳牛繁殖障礙與分娩後處理、仔牛下痢、乳房炎與蹄病等面向),亦提供專家技術諮詢服務。又為考量產業永續及面對新世代農業競爭,也持續辦理二代接班及青年酪農之實務交流實務訓練營,並邀請專科技職單位推薦優質學子參加,有效為快速進入產業鋪路。

伍、運用網頁整合多元資源分享,強化農民運用與新知學習

  運用資通訊技術有助於政府擴展與服務對象的溝通力,亦可提供更好、更廣泛的服務範圍,農委會建置青年農民單一入口網站及農業客服諮詢服務,蒐集整合農業訓練、農地取得、資金籌措、農業法令、生產經營技術及行銷等資訊,提供單一窗口式服務,讓初期從農者獲得現代化企業經營觀念進而穩健經營與創新加值發展。

  為強化畜牧農民掌握市場交易動態,協請中央畜產會及全國性畜牧產業團體,建置畜產行情資訊網,提供畜產品批發價格即時查詢服務,俾利有意現職畜牧農民,能透過網頁資訊主動獲知交易行情及價格變動,以進行產銷調節與因應作為。另外,畜產試驗所也建置畜產種原資訊、畜產新知、研究成果及創新育成等相關資料,以分享科技研究成果或新知,導入數位化精準管理等模式。

青年農民單一入口網

青年農民單一入口網

畜產行情資訊網

畜產行情資訊網

陸、結語

  未來我國畜牧產業將面對高度經貿自由化的嚴苛挑戰,須以防禦性固本措施,有效維繫自給率及市占率,並積極開拓新興國際市場之攻擊性作為,在此過程中,如何穩定勞動人力供應及培育產業接班青年人力,將為確保產業永續競爭力之關鍵核心,農委會將與畜牧產業合力朝下列方向努力:

一、成立專家團隊,協助國際資訊蒐集、輿情因應及與國外學者專家進行產業技術交流國際交流等;並結合產業實務專家診斷畜禽飼養現場之關鍵需要,提出有效改善策略。

二、培育及輔導農家第二代經營或引進青年農民從農,導入企業經營,配合農民學院及大專技職培訓計畫,結合產業團體服務能量,強化產業人力素質,落實現場飼育人員基盤訓練及及專業經理人相關訓練,培育新世代及實務人才。

三、適度引進農業外勞,紓解 現場基層勞務人力缺口,讓本國員工精進專業技術, 農業外勞負責高度勞力負擔之基礎工作, 搭配薪資激勵方案, 朝管理階層提升,可一併為國內勞動人口年齡老化預作因應。

  透過畜牧產業結構調整與人力分工調整 ,持續推動落實自動化省工經營,優化作業環境及穩定勞動條件, 將有助於經營者二代接班意願,並可吸引青年農民投入, 於良性循環下扶植產業升級 , 型塑專業分工、企業化經營, 連帶強化周邊專業技術服務,有效提升國產畜禽產品品質,強化產製銷能量,落實地產地消,並開拓產品多樣化市場,俾利我國畜牧產業形塑產業新風貌,提升永續發展的國際競爭力。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4-18: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