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建構漁況預報模式─維繫海洋產業競爭力

文 / 漁業署 葉念慈

  漁業資源一直以來提供國人從事初級產業及優良動物性蛋白質來源之一,臺灣漁業主要分成養殖漁業及海洋漁業,當中海洋漁業又可分成沿近海漁業及遠洋漁業,沿近海漁業是利用船筏在我國經濟水域內從事作業,提供時令生鮮魚產品供民眾大快朵頤;而遠洋漁業則是在經濟海域外從事作業,以鮪魚、旗魚、鯊魚、魷魚、秋刀魚為主漁獲物。隨著科技發展、漁船大型化、目標魚種之轉移、漁具漁法之改善,海洋漁業作業足跡已遍及三大洋,年產量近 80 萬公噸,產值達新台幣 400 億元以上,為世界重要公海捕魚國之一,並為我國累積國際及外交實力 。

  然而在從事漁業時, 主要目的就是捕獲具有經濟價值之水產生物以獲取利益,但事實上是否能捕獲魚類,須考慮之因素相當多,包括魚類生理生態及外在海洋環境。魚群有適合棲息海洋環境,在不同生活史階段,亦有不同喜好環境,例如鮭魚溯河洄游產卵,幼魚再降河回海中生活。因此,魚群何時來?在何處?其群聚與洄游路徑可以從過去作業經驗中建立。就目前研究指出魚群移動之主因為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包括︰水溫、鹽分、溶氧量、酸鹼值、水質、海流、海底地形、浮游生物等,茫茫大海中縱使知道可用這些指標尋找魚群聚集的可能區域,但仍需花費相當多搜尋時間。因此,在資訊科技爆發時代,似可透過即時性資料進行預測分析。

衛星資料範圍廣,技術日益成熟

  早期海洋環境因子探測主要建立在船舶觀測上,船測優點為誤差範圍小,但受限於人力、物力及資金,無法兼顧時間及空間之連續,對於瞬息萬變的海洋環境,無法提供即時及即地資訊,對於漁業短期預報上較無助益。隨著科技之進步,從太空中獲取陸地與海洋參數的領域及範圍愈來愈廣,衛星遙測利用於海洋環境之監測也日益成熟,但受限於衛星軌道高度及速度,衛星資料之收集只能一天二次,或者更少,當雲層覆蓋衛星掃瞄區域時,衛星資料的可信度極低,甚至無法讀取。整體來說衛星資料其優點為:( 1 )大面積同步測量且有很高之空間解析度;( 2 )可滿足動態觀測及長期監測需求;( 3 )可以掌握即時資訊;( 4 )可涉及船舶不易抵達海區。

魚群分布與海洋環境息息相關

  魚類對於外界溫度相當敏感,自身缺乏調節溫度之能力,故能忍受外界溫度變化有一定的限度,而會聚集於某一適合棲息溫度區域範圍內,所以溫度急劇變化之區域,通常會成為阻隔魚群移動之障壁,而被視為找尋魚群之指標。國外有相當多報告探討環境因子與魚群分布間關係,例如 秋刀魚群洄游聚集的時間、豐度( Abundance )及地理分布,與海表面溫度(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密切相關。高豐度的秋刀魚群發生在低溫的水域中,而高於 15 ℃ 的海水溫度出現在秋刀魚漁場之內,為該系群低豐度現象發生的一項重要指標; 而鮪、旗魚這種大型洄游性魚類,經研究後發現與環境因子之間關係相當密切。分別有:( 1 )聖嬰現象( El Nino 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對於中西太平洋正鰹分布之影響,該族群會有東西向 4,000 公里長距離洄游移動現象,其漁場重心移動與 29 ℃ 等溫線兩者間相關係數( r )高達 0.7 ;( 2 )太平洋海域鮪類資源時空分布與聖嬰現象發生時兩者間關聯性;( 3 )聖嬰年及反聖嬰年時對於北太平洋長鰭鮪洄游路徑之影響等。透過相關研究成果顯示在高度洄游魚類與環境因子之間關係已有相關成果可供參考。

即時作業資料可提供未來建立預測模式

  過去漁獲資料係由船長填報作業情形紀錄表後再由人工鍵入,因此資料取得會有時間延遲,大多僅能進行事後分析,我國遠洋漁船已逐步安裝電子漁獲回報系統,每天將漁獲資料透過衛星傳送至岸上資料庫,可即時獲取漁獲資料並進行分析。因此,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支持下,以過去科技計畫所累積之成果經驗為基底,整合學研團隊進行魷魚、秋刀魚漁業及鮪漁業漁況預報可行性分析,包括探討海洋環境因子與洄游性魚類時空分佈之間關係,並整合分析過往漁業資料,如單位漁獲努力量( CPUE )與各環境參數之連結性,發展演算法建立模式,進行最適漁場位置預測,並以評估適合發展漁況預報之漁種及分析系統建置之可行性。透過此預測模式之建立,可發布漁海況預報,提供作業漁民當下客觀判斷,或可減少盲目押寶進行漁業合作或經驗探魚之燃油及時間等成本支出,以增加產業競爭力。

海洋漁業資料整合系統

海洋漁業資料整合系統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7-19: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