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太巴塱部落紅糯米生活館的金鋼芭比

文/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孫正華.戴介三.劉興榮.葉人瑋

  想來場部落傳統美食之旅嗎?花蓮縣光復鄉的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堅持保留食物原味,以在地食材與傳統作物開發出一道道原住民美食,除了品嚐原住民風味的美食外,還可以來場產地與文化的部落小旅行。

縱谷富田─太巴塱

  鄰近光復市區旁座落一個古老的阿美族部落─太巴塱,在阿美族語中稱為「 Tafalong 」,意指有很多白螃蟹的地方,因此太巴塱部落圖騰常常以螃蟹作為代表。由於部落範圍廣大,行政區可分為東富、西富、南富及北富村等四村。位處花東縱谷中心地帶太巴塱,因其農田土地肥沃,稻米收成良好,自古即有花東縱谷富饒美地之譽,亦被稱為「富田」。

  太巴塱的居民除了信奉祖靈外,也信仰太陽神 Ina 。在部落的傳說中,常常出現太陽神 Ina 的身影。傳說中太巴塱的祖先因洪水躲進了山裡,但是一直沒辦法生下具人形的小孩,夫妻倆非常悲傷。太陽神聽見了夫妻的哭聲,送來裝有紅糯米、芒草及箭竹的竹筒,夫妻倆吃下紅糯米後,才生下人類的孩子,成為阿美族祖先,並以芒草和箭竹用來蓋屋、製作器具,因此這三種植物也成為了阿美族人重要傳統作物。

部落珍寶─紅糯米

  在太陽神贈與的三樣寶物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紅糯米,不但產量少,也是部落的珍寶,太巴塱的族人只在婚喪喜慶及重要祭典場合的重要時刻才會蒸煮,並與族人分享食用,以示懷念祖先與感謝神靈保佑之恩。由於是祖先世代相傳下來的特別品種,栽種上有別於一般的糯米品種,是相當獨特的稻種,太巴塱紅糯米也是全臺生產的重鎮之一。

  深紅色的糙米層是紅糯米最大的特色,且煮熟後飯色艷麗,具有濃烈香味。部落族人甚至笑說,因為紅糯米實在太香了,根本沒辦法偷偷的煮。赭紅艷麗的外觀、特殊濃郁的香氣,再加上產量有限,都深受消費者喜愛。

  但是紅糯米的保留可說是相當不易,紅糯米生活館的經理劉燕玲表示,早年阿美族人並沒有所謂的育苗場來進行保種,所以都是由栽種的農民收成後,一半用於招待客人食用,另一半種子自己保留,用於隔年播種。也因為栽培不易,加上是族人的珍寶,家家戶戶都有各自的種原,除非是親朋好友,種子絕不輕易外流。直到近年部落積極推廣種植,才漸漸復興,讓太陽神留下的珍寶再次照亮太巴塱。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潘昶儒副研究員指出,早年在進行水稻品種收集時,太巴塱紅糯米的種原混雜情形相當嚴重,有田間生育不整齊的情況,表現的性狀也相當多樣,一把稻穀裡就有許多深淺不一的紅糯米。為了協助部落建立產業,花蓮農改場著手進行紅糯米的選育,特別訂定大型穀粒、紅
色糙米外觀以及香氣等性狀作為品種純化的條件。經過多年的努力,在 101 年終於選出了「花蓮 22 號」,提供部落生產顏色穩定、品質優良的紅糯米。

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

  花蓮22號的出現,在部落族人心中埋下希望的種子,選定為部落代表作物。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為此成立紅糯米產銷班,推廣與擴大紅糯米栽培面積,讓傳統作物在部落裡漸漸的復興。甚至為了與市場區隔,更積極的學習有機農法,希望能夠生產健康、安全的紅糯米,建立品牌打響部落名聲,吸引族人返鄉。

  但是有了產品,還需要有相對的販售平臺與管道。為了帶動部落各項產業發展,找出行銷農特產品的方式,太巴塱社區營造協會想出了一個妙計,在部落建構一個銷售平臺,結合地方一、二、三級產業,作為認識部落的對外窗口,藉此凝聚族人的向心力,這樣的想法成為了「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的雛形。

  集結了部落裡的耆老與青年,共同討論平臺的建造與設計。以祖屋的搭建方式作為基本概念,利用箭竹來搭建牆面,以及檳榔樹作為樑柱,更找來了 8 根大型漂流木來強化建築的穩定性,幾乎所有的材料都是就地取材,回溯阿美族傳統建築的工法來構築紅糯米生活館。除了材料上的用心外,廣場的設計更展現部落的文化故事,用紅色地磚鋪設的太陽圖騰,象徵著部落的守護神 Ina 。而作為地方展售中心的生活館,保留了部落的傳統作物,代表著太陽神所贈與的珍寶。

從料理串連部落文化─紅糯米料理廚房

  集生產、生活與文化於一身的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在部落族人共同努力下,終於在 103 年時完工開幕。為了讓紅糯米生活館成為兼具保存部落文化及對外銷售平臺。 由部落婦女討論與研發特色餐點,結合阿美族的野菜文化,推出當地特有的風味餐,提供遊客享用。此外,結合傳統美食、文化導覽、農事體驗、手作藝品等,推出半日遊套裝行程。紅糯米生活館的成立,點亮文化傳承希望,從傳統生活中找到創新。

  在族人期望下誕生的紅糯米生活館,很快的在經營上就面臨到許多問題。紅糯米生活館的經理劉燕玲說,由於成立初期,雖然作為部落休閒旅遊的對外窗口,主要展售伴手禮與風味餐。但因不清楚市場動態,往往提供多樣風格的選擇,模糊了生活館的經營目標與定位。再加上部落人力有限,套裝行程或是動線的規劃,不易與部落產業串聯,使得生活館的經營面臨瓶頸,推動起來多了一層阻力。

  為了協助太巴塱規劃適合的套裝行程,花蓮農改場與中華民國社會發展學會共同合作,協助部落盤點資源,為部落量身打造規劃適合部落發展的行程。在盤點過程中發現,太巴塱的飲食文化具有相當的特色,像是阿美族的野菜料理,以紅糯米酒麴作成的特製調味料,還有部落婦女開發出咪咪飯、紅糯米烤雞、野菜拼盤等等,都是運用食物原味創作出的經典料理,是相當吸引人的地方。此外,紅糯米生活館具有齊全硬體設備,不論是餐具或是空間的營造,非常適合發展部落料理廚房的體驗行程。

大家好,我們是十項全能,金鋼芭比!

  「料理廚房體驗」是以紅糯米生活館為中心,透過部落巡禮來認識與採集野菜,並將收穫入菜,運用阿美族祖屋中的爐灶,讓遊客們在部落婦女的帶領下,自行烹調出一道道阿美族風味餐享用。在歷經多次的討論後,決定以最具部落特色的三樣招牌菜作為體驗項目,分別是原味十足的野菜拼盤,用紅糯米酒釀醃漬入味的酒釀烤雞,以及用紅、黑、白三種糯米捏製成的咪咪飯。

  為了強化部落文化與產業聯結性,生活館不但在周邊種起了常見野菜,更積極與部落農夫合作,尋找可穩定提供野菜的環境。更特別的是,在一次的練習中,紅糯米生活館的成員張瑋霖說,目前生活館是由部落婦女所共同經營,不論是解說導覽、餐飲料理、生活空間整理,都是媽媽們一肩扛起生活館大小事,因此創意發想出團隊口號「大家好,我們是十項全能,金鋼芭比!」熱情的歡迎每位遊客,用舌尖體驗太巴塱的生產、生活與文化。

  花蓮農改場強化部落導覽解說、體驗服務及部落廚房體驗的開發,與部落婦女的共同努力下,從阿美族的採集文化,串聯紅糯米的農耕文化,連結人跟土地的關係,規劃部落與紅糯米生活館的套裝行程「料理廚房體驗」,創造出文化與旅遊雙贏的部落輕旅行。

聯絡方式: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

TEL. : 03-8703419 / 0933-483704

ADD. :花蓮縣光復鄉南富村富愛街 22 號

FB :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

太巴塱紅糯米生活館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07-20: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