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兼具農民生計、生產、生態三贏局面之「生態農業」

文/花蓮農業改良場 林立‧何雅婷‧范美玲 譯

  近兩年常聽到「生態農業」(Ecoagriculture)一詞,它和有機農業有何不同之處?它是否能成為臺台灣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呢?簡而言之,生態農業是一種全面性地考量農地利用方式及生物保育,以共榮共存為操作精神。若要更進一步的認識生態農業,可參考以下由筆者翻譯自Ecoagriculture Partners website(http:// ecoagriculture.org/)之問答集。

1.甚麼是生態農業?

  生態農業是一種以地景管理的方法,來達到生物多樣性與永續生態系統服務、足夠糧食生產、促進農村生計共三項目標。

  生態農業觀念在21世紀出現。人類對有限的土地有了空前的需求,想要增加50%到100%全球食物生產量來改善上百萬窮人的生活品質,並同時保護維持人類生活的野生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服務。這些需求若要同時達成,解決方法就必定要在同一個地理空間建立一套土地利用系統。因此,「生態農業」一詞就此誕生。

  生態農業在以地景尺度來操作時,增進野生動植物保育與農業生產的概念,以及促進鄉村生活,三者是可以互補的活動。

  生態農業不只是農業系統的多樣,還有不同地景的交錯鑲嵌及充分利用,包含森林、人類居所、海岸及水域。自然保留地及農業生產地之間的關係應如何去界定,以及增加彼此之協力作用則是生態農業需考量的重要關鍵。舉例說明,假使一處自然保留地可以提供鄰近農場乾淨的水源及天然的蟲害防治功能,使得農作物處於高生產狀態,便能緩和農場主人為了擴充農地而造成的自然壓力。而自然保留地是否健康係受到週邊農業生產的型態所影響,所以農地經營者必須將保育列入考量目標。因此,生態農業的重要特質就是每位土地管理者與操作者必須相互溝通合作,因為生態農業很難只依靠個人執行,而必須仰賴所有與這塊土地相關的權益關係人共同合作來達成。生態農業的觀念,首次於2003年Jeffrey McNeely與Sara Scherr共同發表的Ecoagriculture書籍中公開。

2.為何生態農業要定義在地景尺度上?

  地景是由當地地形、植被、土地利用方式及人類聚落共同組成的一群生態系統,生態農業目標是為了維持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服務、永續農業生產,以及致力改善當地居民的生計,所以無法只由一個農場或一塊土地構成,必須與一定範圍的地景尺度作聯結,若要產生相當程度的影響,就必須將此地景內所有元素視為一體。

  地景該如何定義取決於當地的狀況,可以由自然、歷史、文化習俗、活動及價值觀來定義或界定,也可同時包含上述數個特色來定義,各特色之間彼此都會互相影響。有的地景範圍非常遼闊,例如中西非的剛果盆地地景尺度就相當大,因為其地形變化不大幾乎一樣;但像西歐的地景尺度就很小,其地形樣貌變化多端,相鄰土地之間利用狀況也非常多元,所以地景尺度在劃分後就相對較小。

3.生態農業和其他相似的永續農法或樸門農法有何關聯?

  生態農業的價值觀與現存的觀念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永續農業、樸門農業、農業生態、自然資源經營管理、有機農業、混農林業、保育農業、保護區經營等。事實上,生態農業地景具備上述許多特質,生態農業著重在如何規劃及經營鄉村土地利用,其經營架構具備以下四個重要特徵:

(1) 大尺度

  生態農業跳脫單一農場經營的視野,站在更廣大的地景角度來檢視並規劃不同土地利用間的交互作用,此外還能充分解讀此地景範圍內野生動植物族群動態及流域的實質功能。另外若與短時間的現象衡量相比,經營生態農業的時間若拉長會有更明顯的加乘效果,因此生態農業倡導者通常會進行比一般更長時間的分析。

(2) 重視協力效應

  生態農業著重在保育、農業生產及鄉村生活三者之間所產生的需求與彼此協力的機會。就部分而言,生態農業的研究及監測常在尋求認定這些協同效應的方式。

(3) 著重在權益關係人的合作

  生態農業地景的經營,需要仰賴支持地景尺度內各種權益關係人共同合作來維持多樣的環境及社會經濟目標,開發出適當方法來達成保育、生產及生活三贏的局面。

(4) 保育和農業生產同樣重要

  在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下,生態農業透過強調生態系統服務可維持永續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將保育概念帶進農業及鄉村發展,所以生態農業同樣強調維持當地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的概念。因此,藉由在農業方面發展出兼顧生態友善及增加居民生計的農事操作方法,可讓保育學家有效的發揮其保育自然保留區內與區外的效益。

4.哪些地區的生態農業特別重要?

(1) 生態系地景嚴重遭受破壞,其農業、農民生計及生物多樣性皆需依靠生態系統的重建,地球上還有許多地區面臨生態系統破壞,同時為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這些地區面臨極大挑戰。世界三分之二的窮人仰賴著農業工作維生,唯有增加他們的生產性資產的基礎及促成長遠的地景規劃,才能提昇他們的生活品質、健康及多樣的生態系統。

(2)該地區居民生計依賴保護區內或保護區周邊的農事活動,但此情況下常分裂為兩派主張:為了保留自然地而忽視農地重要性的保育學者,以及主張有耕地才能維持生活的農業學者,兩派各持偏頗看法的情況下,對此地區沒有任何幫助及好處。面臨人口增加而耕地相對減少的情況下,鄉村行動者開始對受到官方保護的自然保留地展開交流活動,最終對於這片地景產生的結果是好的、壞的或互利共生的,都取決於是否擁有一個深思熟慮的土地經營藍圖。

5.為什麼農業區域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是重要的?

  人類的農業活動深深影響地球,世界將近三分之一的陸域深受耕地及牧場所影響。即使休耕地也是耕作循環的一部分,甚至也成為果園、放牧地或林產的一部分。

  此外,世界上十萬個保護區當中,大部分也都包含大面積的農耕用地,超過一半以上的這些物種豐富區域住著大量的人口,他們依靠農業、林業、畜牧及捕魚維持生活。現代農業的頻繁操作常威脅到野生動植物的種類,以及人類與動植物所依賴的自然生態系統服務。超過70%的淡水被人類用來灌溉作物,嚴重影響生態系統的水文循環。再者,肥料、農藥及農業廢棄物也威脅到生物棲所及下游保護區。農業土地的翻耕清理使得生物的食物來源和棲地減少,以及從事未考量永續性的漁業活動,將消耗淡水及海洋漁產。此外,某些特定單一作物的種植種與販售,減少農產品的多樣性,種植多樣化的水果、蔬菜及穀類已不可復見。全球農業生產需求增加,以農業地景經營提升生產率及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育勢在必行,野生生物的多樣性仰賴農業生產者以保護棲地的操作方式來維持,相同的,農業生產也需靠健康且多樣的生態系統來維持。

6.為什麼農夫和鄉村社區應關注生態農業,有哪些誘因得以讓他們執行呢?

  各個農業社區居民在其生態系統及多樣性上扮演著大總管的角色,他們依靠土地及自然資源就必須擁有保育倫理,因為農業生產倚賴一定程度的生態系統服務,而野生植物亦提供牲畜飼料、燃料、藥物、土壤養分及農民的建材來源,也是構成文化、信仰及人類精神的必要元素。

  既然全球的農業都需要生態農業的概念來執行,農業生產者及社區民眾就必須共同來促成。為達此目的,農夫更應該始終如一地保護造福他們生計的生物多樣性。

  從以往經驗得知,有些誘因說服農民及他們的社區繼續維持或轉為朝向生態農業地景的方式操作,說明如下:

  • 生態農業的操作方式可減少農夫的生產成本、增加/維持穩定產量,或改善產品品質。例如在歐洲、美國及辛巴威使用的農牧輪作系統,比起圈養牲畜的方式,可明顯減少每日投入的生產成本,並能減少土地的劣化及增加野生動物棲所。
  • 農村社區為了維持自己的生計、文化、精神及審美等價值觀,通常都會主動保留當地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服務,例如肯亞西部的農夫會動員大家保護社區內外受到威脅的林地,因為這些林地保留了當地的水資源及藥用植物。西非則是因為宗教信仰保留「聖林」(sacred groves),至今才得以讓原始森林完整保存下來。
  • 農夫們可從那些支持生態友善農產品的市場管道尋求增加收入的機會,目前有超過80個生態驗證方案,提供環境友善操作的農民用自己生產的農作物賺取比平常更高的收入。
  • 有些非農業的受惠者因接收到優良的生態系統服務而願意付費,因此農夫可從中獲得額外收入,包括土壤碳封存而產生的碳排放補償費,以及林木保護及水質淨化的費用。
  • 農夫們尋求遵守環境規範和增加農民生計的操作方式,同時也維持或改善他們的農業生活。在美國,切薩皮克灣的農夫們在河岸週遭種植多年生植物做為緩衝帶,提供鳥類和野生動物棲地,這樣可同時淨化水質調節和促進當地生物多樣性。

7.生態農業策略如何幫助供應地球食物、保存生物多樣性和農村生計?

  農業生產和生態保育策略常互相面臨衝突,陷入重要的權衡拿捏,且經濟及市場通常不利於農夫與社區發展生態農業,因為政府為了使農業達到最大產量而提供補貼,造成農地紛紛轉變為大面積單一作物栽培的景象,原有的水塘和田邊緩衝帶也伴隨著消失。然而多樣化的農作物系統實質上需周遭的生物多樣性效益來支持,而經濟上的支持則需要能夠接受多元農產品的消費市場,但往往這種市場都在慘淡經營。

  然而新的證據顯示,在生態農業執行上比生物多樣性執行者及政策制定者想像中有更多促成協力作用的機會。在McNeely-Scherr書中提到的36個生態農業案例當中,有24個例子可以增加作物產量,其中10個案例也說明生物多樣性的增加並不會降低農業產值;36例中亦有28例證實導入生態農業概念後收入不減反增,另外5例則是收入持平不受影響。在實現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保育之間潛在的衝突,因為常執著於為了達到一種利益而必須犧牲另一個,卻忽略了彼此之間其實有相輔相成的可能。有些情況下,可以策略性地用較簡單的方式促成利於生物多樣性發展,例如聚焦在生態敏感地區生產者的活動。農耕系統需要由研究農業、生態、行銷、政策制定者及投資者共同開發綜合性的方式,以及產品更多元化的市場通路來達成可行的永續解決方案。

8.為何保育學家應該關注生態農業的發展?

  傳統而言,保育學家及農業專家之間存在著意見分岐的情況,因為保育學家希望將土地作為保護野生生物多樣性用,而農業學家希望將土地做為生產用。其實超過半數的動植物主要生存於保留區之外(意指在農地),所以亟需消弭保育及農業生產之間的隔閡。舉例來說,保育人員直接在農業區範圍裡設立溼地來保育鳥類族群是倍受批評的,這是需要農民自主發起才會發揮效果,因此生態農業的概念就是做為達成這兩種目標的重要橋樑。

9.甚麼樣的土地管理方式對達成生態農業的目標是有幫助的?

  農地為同時達成生物多樣性保育、食物生產和村民生計三樣目標,需要一套與當地社區合作並增加他們福利的管理方式來保護野生動植物棲地和生態系統功能,此種土地經營方式須包括以下內容:

  • 同時維持當地農業、畜牧業者及林木,介於社區-保育區之間的農地是達成生物多樣的生態系統最重要的關鍵,社區裡若有愈多農民及放牧者共同管理這些保育區,則達成生態農業的成功機會愈高。
  • 與農業區內的非農耕地、森林片段及濕地結合開發棲地網絡廊道來支持生物多樣的擴大,這種方式對於可大範圍遷移性的物種特別有用,包括授粉者及天敵的增加,對農業害蟲控制很有助益。
  • 為了讓現有農地、林地、草地及漁業的利用方式增加生產,而減少將自然區域轉變為農業範圍的情形。
  • 重新調整農業系統使之模仿天然植栽及生態演替,整合喬木、灌木及草類融入農業生產系統,將可增加整個地景的生態系統服務。
  • 以強調知識投入的方式來引導農民管理農業廢棄物,進而保護農地周圍的生態系統服務,這些知識包含作物、牲畜及營養系統的綜合管理、對於有機及非有機農業的精準施肥,以及輪作增進土壤肥力等。
  • 鼓勵那些對於周遭的生態系統有最小負面影響的土壤、水源及植栽管理策略,這些實施包含保育耕作、調整休耕制度、作物與綠肥之間的應用、間作及牲畜多樣化。

10.傳統在地知識生態農業方面扮演什麼角色?

  幾個世紀以來,很多在地生活者及鄉村社區,發展、維持及適應不同型式的生態農業。當地的農夫、牧人、漁夫、森林使用者及其他社區成員皆是鄉村土地的管理者,他們的知識、傳統、土地使用方式及資源經營對於生態農業系統的發展提供很大的助益。主流的生態農業在於動員當地社區成為生態農業的核心領導者,進行政策的倡導或組織的改造,社區之間若面臨相似的挑戰也能分享彼此的疑問、意見及解決方法。當地的社區同時也需要一個有效的管道分享他們的專業知識給予國家政策決定者和國際間的社區交流,使之在生態農業政策的目標設定發展上扮演核心的角色。

11.生態農業策略如何能達到千禧年發展目標(MDGs)?

  千禧年發展目標,是要在2015年之前達成減少貧窮人口數、停止愛滋病的傳播及普及全球教育。生態農業策略對於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勢在必行,特別是解決貧窮與饑餓、水源與衛生以及永續環境的部分。千禧年發展目標若沒有保障鄉村貧窮家庭的撫養與收入,就不能達成目標,同時為了長久維持他們的生活,還必須保護生物多樣性及生態系統服務。全球估計有8億人口沒有足夠的食物,其中一半是小佃農,五分之一沒有自己的土地,十分之一依靠牧場、森林和漁業為生,他們主要解決貧窮與饑餓的辦法就是維持或增加作物、畜牧與林業產量以及漁獲量。

  要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的重要契機,即為投入當地土地的經營管理,包括生態農業策略的經營便可促進鄉村生活、永續環境及食物安全三者之間的協力作用。

12.生態農業為何能支持千禧年生態系統評估(MEA)的建議?

  MEA認為生態系統服務的下降與不穩定是達成千禧年發展目標的障礙,這也是造成貧窮的主要原因,且往後的50年還會愈來愈糟,而生態農業策略可支持一些MEA提出的推測:

  • 可減少與其他生態系統服務負面的交互作用,且反而能促進正向的協力作用,保存或增強農業區內的生態系統服務。
  • 儘管目前各單位之間有橫向溝通的機制,但在鄉村發展、農業與生物多樣性的優先發展順序設定及投資計畫仍然是分開處理的,同一塊地域內仍缺乏農業和生物多樣性之間的溝通協調單位,生態農業策略將可醞釀出各部門之間逐漸產生生態系統管理的整合機制。
  • 扶植跨域機構將可支持各種權益關係人共同管理土地,生態農業策略鼓勵這些機構具有處理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廊道、溪流及共有生態系統區域的跨域管理問題的能力。
  • 社區領導藉由構築能力和培訓計畫來恢復傳統的在地知識,並充分認知到有效的生態系統管理需要建構在當地的特質和歷史知識上。
  • 有效生態經營在各樣尺度上需要多角度的參與及協商,各種權益關係人必須帶著遵循生態、生活及生產的心態,多面向溝通來達成兼顧上述三者的協議。

結語

  閱讀以上問答集之後,可以知道生態農業概念能提升鄉村生活、永續環境及食物安全,是兼顧農業與生態保育經營的最好方式。過程中衍生的複雜問題,仰賴各種專長背景的權益關係人參與討論並提出土地經營方案,以平衡農業生產與生態保育間的衝突。臺灣的農業朝向拉大地景尺度管理勢在必行,與「里山倡議」的概念不謀而合,而這將是農業永續經營的關鍵。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10-18:26,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