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105年11月主要農作物生產預測

文/農糧署 謝廉一‧白旭凱‧蔡謹如‧劉彥彤

壹、果品類

一、番荔枝較常年減產49%

  番荔枝原產於熱帶美洲,果實表面由許多突起之鱗目所組成,外表酷似釋迦牟尼佛頭狀,因此國人習慣稱呼為「釋迦」。主要產區以臺東縣最多,其種植面積約占臺灣地區番荔枝總面積90%以上。在臺灣可利用修剪調節產期,其中在6月上旬至9月上旬間之夏季修剪主要目的在於維護樹型及生產冬期果(倒頭果)。本年夏季修剪後開花結果期約在8-10月間,採收期受尼伯特颱風影響導致產量減少。冬果部分,受莫蘭蒂、梅姬、艾利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導致部分植株落花、落果、果實擦傷及折枝等情形。預估本年番荔枝收穫面積5,237公頃,較常年5,346公頃,略減2%,預測全年總產量為2萬8,718公噸,比常年平均產量5萬5,926公噸,減產49%,與上年產量5萬5,426公噸比較,則減產48%。其中冬果部分,依據主產區推估比例預估產量為1萬8,400公噸,較上年3萬3,256公噸,減產45%。

二、柳橙較常年產量減產17%(本月修測)

  臺灣地區柳橙產地,主要分布在臺南、雲林、嘉義及南投等縣市,因近年持續推動柑桔類品種更新及廢園轉作措施,種植面積已有逐年縮減之趨勢,本年可採收面積 5,264公頃,較常年5,531公頃,減少5%。產量部分,南投縣及嘉義縣往年低估每公頃單位產量,近年依田間觀測結果上修每公頃單位產量,依據主產區觀測結果,除南投縣部分產區因3至4月下雨略受影響外,其餘各主產區皆受梅姬颱風影響致產量下修,預測本年總產量為13萬5,018公噸,較常年平均產量16萬1,791公噸減產17%,與上年產量13萬9,494公噸比較,減產3%。

三、棗較常年減產44%

  棗是臺灣南部重要熱帶果樹之一,盛產期集中於12月至翌年2月,主要分布在高屏及臺南地區,近年來由於新品種選育、經營管理改進及網室栽培普遍化,產量與品質逐年提高。本年棗預估收穫面積為1,925公頃,較常年1,988公頃,減少3%,主因係屏東地區部分河川區禁止種植高莖作物予以廢除,另部分土地因重測結果總面積減少;臺南市南化區102年辦理全鄉性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調查及玉井區103年以專人方式,運用行動載具辦理種植面積調查,將廢園面積予以釐正,面積減少。產量部分,主產區受尼伯特、莫蘭蒂或梅姬颱風影響,導致折枝、倒伏、落果情形,且產期延後,預測本年總產量2萬202公噸,較常年產量3萬5,802公噸,減產44%,若與上年產量3萬4,191公噸比較,則減產41%。

四、桶柑較常年減產3%

  桶柑產期在12月至翌年2月,主要分布於新竹、苗栗、臺中、宜蘭及新北市等淺山丘陵地帶,新北市原為最大產區,近年來因新店、石碇等轄區劃入水源保護區管制,及三峽地區柑園種植於國有林地或超限利用部份經主管單位限期恢復造林,致使面積逐漸縮減,至93年新竹縣已躍升為桶柑最大產區。本年桶柑收穫面積3,167公頃,較常年3,130公頃,增加1%,主因是臺中、苗栗產區種植面積增加。產量部分,本年受到梅姬颱風影響,導致植株受損、落果等情形,各主產區產量減少,預測本年總產量為5萬1,890公噸,較常年產量5萬3,319公噸,減產3%,若與上年產量5萬2,023公噸相當。

五、巨峰葡萄(冬果)較常年減產15%(本月修測)

  巨峰葡萄栽培地區集中在彰化、南投、臺中及苗栗等四縣市,一年可採收兩期,第一次在夏季生產,稱為夏果,第二次在冬季生產,稱為冬果,盛產期為12月至翌年元月。本月所預測係冬果產量,由於巨峰葡萄係以鮮食為主,且國人吃葡萄有剝皮習慣,而進口葡萄不易剝皮,故受進口影響較小。本年冬果收穫面積為2,650公頃,較常年2,727公頃減少3%,主因是彰化部分產區轉作成紅龍果園。產量部分,除南投縣產區無明顯災情外,其餘產區皆受梅姬颱風影響,導致部分折枝、落花、落果等情形,預測本年冬果總產量為2萬9,258公噸,較常年冬果平均產量3萬4,470公噸,減產15%,若與上年冬果產量2萬8,909公噸比較,則增產1%。

六、海梨柑較常年減產36%

  海梨柑為臺灣傳統年節果品之一,產期自12月至翌年2月,其果皮較為光滑、酸度較低,但水分少,適合於較冷涼的環境生長,產區分布於臺中以北,又以新竹地區種植面積最多。預估本年收穫面積為614公頃,較常年1,067公頃減少42%,主因係海梨柑價格不好,新竹縣農會輔導農民轉作其他新品種,另新竹產區101年運用行動載具調查種植面積後,部分園區係混種包括桶柑、茂谷柑等其他柑橘類,予以下修調整;苗栗部分地區轉作改種植桶柑,其中三灣鄉103年辦理全鄉性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調查,運用行動載具調查種植面積後,下修種植面積。產量部分,主產區因受梅姬颱風影響,導致落果情形,下修每公頃面積單位產量,預測本年總產量為1萬2,804公噸,仍較常年產量2萬103公噸,減產36%,若與上年產量1萬1,884公噸比較,則增產8%。

七、金柑較常年減產20%

  金柑因果色金黃美麗,故又稱金棗,於20世紀初自日本引進臺灣栽培,主要栽培地區為宜蘭縣,種植面積約占全國90%。鮮食栽培品種以長實金柑為主,亦可作為蜜餞加工原料。預估本年收穫面積為256公頃,較常年299公頃,減少14%,主因係宜蘭礁溪地區104年辦理全鄉性重要農作物種植面積調查,運用行動載具調查種植面積,將山區因道路偏遠、管理不易及廢園面積予以釐正,面積減少,另本年因部分山區道路坍方,導致園區荒廢予以扣除。產量部分,本年受梅姬颱風影響導受損情形,預測本年總產量為3,179公噸,較常年產量3,975公噸,減產20%,若與上年產量2,672公噸比較,則增產19%。

表1 105年果品類生產預測 PDF

貳、蔬菜類

一、大宗蔬菜類

(一)甘藍可採收面積401公頃、總產量1萬7,375公噸

  本月甘藍進入秋冬裡作生產期,產區由高冷地區逐漸轉移至平地產區,平地產區彰化及雲林等縣,受到梅姬颱風影響,農民重新復耕,預計11月下旬起收穫面積有增加之趨勢,高冷地產區宜蘭、臺中及南投等產地已進入採收尾聲,本月起可採收面積明顯減少,預測本月收穫面積401公頃,較上月418公頃,減少4%,總產量為1萬7,375公噸,與上月產量1萬5,679公噸比較,增產11%。若與上年同月產量2萬9,538公噸比較,則減產41%,係因本年受颱風影響復耕範圍較大所致。

(二)結球白菜可採收面積150公頃、總產量5,915公噸

  本月結球白菜主要產區以雲林、彰化等縣為主,宜蘭縣次之。進入秋冬冷涼氣候,有助於平地產區生育,收穫面積及產量較上月高,預測本月收穫面積150公頃,較上月104公頃,增加44%,總產量5,910公噸,較上月產量3,556公噸,增產66%,係因梅姬颱風災後復耕進入收穫期所致。若與上年同月產量8,327公噸比較,則減產28%。

(三)短期葉菜收穫面積988公頃、總產量1萬9,504公噸

  短期葉菜(包含不結球白菜、蕹菜、菠菜、萵苣等4項)主產地為新北、桃園、雲林、臺南與高雄等產地,上月因梅姬颱風影響雲林產區,農民清園復耕,本月面積及產量均顯著增加,預測本月份收穫面積988公頃,較上月918公頃增加8%;總產量為1萬9,504公噸,與上月1萬6,177公噸比較,增加21%。

二、花果類

(一)花椰菜可採收面積113公頃、總產量3,315公噸

  花椰菜屬冬季大宗蔬菜,主要產地以彰化縣為主,其他縣市零星種植。本月進入冬裡作採收期,惟因上月受梅姬颱風影響,本月復耕收穫面積及產量較上月明顯增加,預測本月收穫面積113公頃,較上月81公頃,增加40%,總產量為3,315公噸,比上月產量2,182公噸,增產52%。若與上年同月產量4,184公噸比較,則減少21%,係因本年花椰菜復耕情形未達上年同月規模所致。

(二)胡瓜可採收面積657公頃、總產量5,779公噸

  秋冬之際胡瓜主要產地為屏東、高雄等縣市,尤以屏東地區種植面積最大。胡瓜係連續採收作物,面積部分,本月收穫面積657公頃,與上月相同,產量部分,因莫蘭蒂、梅姬颱風災後逐漸復耕,總產量為5,779公噸,較上月份5,499公噸,增產5%。

(三)茄子可採收面積405公頃、總產量2,403公噸

  本月茄子主要產區以屏東縣為主,收穫面積及產量均佔一半以上,預測收穫面積為405公頃,與上月相同;產量部分,因莫蘭蒂、梅姬颱風災後逐漸復耕,總產量為2,403公噸,較上月產量2,108公噸,增產14%。

(四)絲瓜收穫面積975公頃、總產量2,830公噸

  絲瓜又名菜瓜,是常見的瓜類蔬菜,其生育期長且可連續採收,本月絲瓜主要產地為南投、屏東及高雄等地,預測本月收穫面積975公頃,與上月相同;產量部分,因莫蘭蒂、梅姬颱風災後逐漸復耕,總產量2,830公噸,較上月2,811公噸,略增1%。

(五)苦瓜收穫面積613公頃、總產量2,253公噸

  苦瓜營養價值高,為重要瓜類蔬菜之一,亦為國人常用之日常蔬菜。苦瓜屬連續採收作物,其生育期間係喜溫暖,耐熱性強,不耐寒,在攝氏25-30度和光照充足條件下,果實發育較快。本月苦瓜主要產地為屏東、高雄及彰化等地。面積部分,預測本月收穫面積613公頃,與上月相同;產量部分,因莫蘭蒂、梅姬颱風災後逐漸復耕,總產量為2,253公噸,較上月2,067公噸,增產9%。

三、根莖類

青蔥可採收面積292公頃、總產量6,756公噸

  本月青蔥主要產區為雲林、彰化及宜蘭等縣,秋冬裏作氣溫逐漸轉為冷涼型態,適宜蔥的生長,惟受到梅姬颱風影響,上月產量有所減少,預測本月收穫面積292公頃,與上月310公頃減少8%;總產量6,756公噸,較上月6,719公噸,增產1%。。

表2 105年11月蔬菜生產預測 PDF

參、105年二期作雜糧產量預測

二期作落花生較常年同期作減產4%

落花生主產地為雲林、彰化及嘉義等地區,一年可種植二期作。因常與其他作物輪作,栽培面積常隨輪作作物及前期之價格而變動。

  近年落花生價格佳,種植面積有逐年增加趨勢,本(105)年雲林主產區受蒜頭苗量減少,且苗價高之影響,農民多轉作落花生。本年二期作種植面積較上(104)年大幅增加。預測本年二期作栽培面積12,879公頃,與常年同期作12,309公頃比較,增加5%。產量預估每公頃單位面積產量2,761公斤,較上年期減少2%,預估本年二期作落花生總產量3萬5,565公噸,較常年同期作產量3萬7,058公噸減產4%,若與上年同期作產量3萬4,563公噸比較,則增產3%。

表3 105年二期雜糧作物生產預測結果 PDF

肆、106年裡作雜糧種植面積預測

紅豆種植面積較常年同期作減少5

  臺灣地區春作期間栽培紅豆,因氣候因素,產量供應相對不穩定,且品質不佳,不符經濟價值,農民多以秋裡作栽培為主,集中區域以屏東、高雄及嘉義等地區為主,其中又以屏東縣佔80%最多。

  依據產區直轄市、縣(市)政府觀察結果,由於近年紅豆價格佳,多供應作糕餅及冬季補品使用,市場需求量大,農民種植意願增加。然本(105)年受莫蘭蒂和梅姬颱風影響,種植時間延遲,導致部分農民種植意願降低,預估裡作種植面積5,745公頃,較常年同期作種植面積6,053公頃減少5%;若與上(104)年同期作6,271公頃比較則減少8%。

表4 106年裡作紅豆面積預測 PDF

伍、105年茶葉生產預測

茶葉較常年產量相當,冬茶產量約佔全年18%

  臺灣茶葉採收,分為春茶、夏茶、秋茶及冬茶,依茶菁採收期間及其產量比例估算,其中春茶與秋茶採收量相對較高,主要產區為南投、嘉義及新北市等縣市。近年以PDA進行面積調查結果,部分茶葉產區因茶農老化、荒廢面積增加及轉型休閒農業等現象,下修種植面積,整體預估本(105)年茶樹可採收面積為1萬1,614公頃,較常年之1萬2,510公頃減少7%。產量部分,部分產區受梅姬颱風影響,茶樹枝條略微受損,然主產區南投受颱風影響輕微,總體預估產量為1萬5,262公噸,與常年之1萬5,478公噸相當,若與上年產量1萬4,405公噸比較則略增1%。其中冬茶部分,依據主產區推估比例預估產量為2,700公噸,約為全年產量之18%。

表5 105年特用作物生產預測 PDF

陸、主要切花

一、菊花產量1,728萬枝,比上月增產26%

  臺灣地區以種植秋、冬菊為主,每年12月至翌年5月為菊花外銷日本旺季,本月進入二期作採收期,可採收面積及採收量呈增加趨勢,預測本月可採收面積為57.81公頃,較上月54.64公頃,增加6%;產量為1,728萬枝,較上月1,373萬枝,增產26%。若與上年同期產量1,676萬枝比較,則增產3%。本月主要產地在彰化縣田尾、永靖等鄉。

二、火鶴花產量430萬枝,比上月減產1%

  火鶴花性喜高溫多濕及遮蔭的環境,由於栽培技術進步,品質優良,自94年起拓展外銷日本市場,外銷量已占國內生產量相當比重,火鶴花主要採收盛期為每年5-6月及9-10月。預測本月可採收面積171.46公頃,與上月相同;產量430萬枝,較上月435萬枝減產1%。若與上年同期產量557萬枝比較,則減產23%,主因為臺中、屏東產區因梅姬颱風影響,單位產量較往年低所致。本月主要產地在臺南市柳營、六甲、佳里、下營、玉井、高雄市內門、旗山、阿蓮、臺中市豐原、新社、北屯等區、南投縣埔里、屏東縣新埤、萬丹、長治等鄉鎮。

三、文心蘭產量327萬枝,比上月減產10%

  國內文心蘭栽培以臺中市及屏東縣為最主要產區,其他縣市亦有栽培,除外銷日本外,並積極拓展其他國家外銷市場。文心蘭適宜生育溫度約在攝氏25至30度間。本月起逐漸轉為冷涼氣候,可採收量呈減產趨勢,預測本月可採收面積為239.11公頃,與上月相同;產量為327萬枝,較上月363萬枝,減產10%。若與上年同期產量416萬枝比較,則減產21%,主因為臺中產區受梅姬颱風影響單位產量較去年減少所致。本月主要產地為臺中市東勢、后里、新社、北屯、西屯、臺南市玉井、高雄市大寮、內門等區、雲林縣斗南、嘉義縣大林、屏東縣鹽埔、長治等鄉鎮。

表6 105年12月主要切花生產預測 PDF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11-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