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追尋臺灣幸福新山村

文/林業試驗所 黃裕星

一、前言-民之所欲

  尚書《泰誓》:「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說明天從民意,替天行道之天子,亦必以民意為施政準則。行政院主計總處8月間公布2016年國民幸福指數,臺灣國際指標綜合指數為6.96,與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會員及夥伴國39國相比,排名第16名,優於亞洲日、韓等國。我國國民幸福指數架構係遵循OECD美好生活指數,區分為「物質生活條件」及「生活品質」二大面向,共11個領域,除經濟成長率外,也提供更全面或生活化的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衡量國富的標準,國民生產總值(GNP)則是衡量民富的標準;而幸福指數或國民幸福總值(GNH),或可成為國民衡量自身生存和發展狀況的感受和體驗(即幸福感)的一種指數。鑒於近年全球經濟景氣低迷,國人長期被GDP成長率偏低所困擾;惟生產總值的成長率,其實並無法充分反映國人生活條件與品質之良窳。為打破單純以GDP成長率為國家進步指標的偏誤,政府部門似可在施政上提出讓人民有感、提升生活品質之政策。當此都市化趨勢日益明顯,都市生活環境日益緊張之際,若能發展融入自然野趣之山村生活方式,引領都會居民親近鄉土環境,或可平衡國人之幸福感。

  新政府的18項農業新政,特別提及茁壯小農、擴大並深化「里山倡議」精神,達成環境永續利用;此一施政方向,正開啟了幸福新山村重整的契機。

二、​​​​幸福山村之願景

  2010年,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0屆締約方會議(COP 10),提出里山倡議(Satoyama Initiative),楬櫫新的保育態度,促使山村能夠在生產與生態中取得平衡點。里山倡議之願景在實現社會與自然和諧的理想,使人類社區之經濟活動-包括農業與林業-能持續維繫與發展,並配合自然程序進行。臺灣山村符合里山地景特性者甚多,但山村社區部落享受政府經建成果常有落差;此時正可經由改造幸福新山村,成為發展臺灣幸福經濟的搖籃。

  依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見圖1),人類需求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以迄自我實現,共分五個層次。第一層次的生理需求包含食物、水、呼吸、性愛、睡覺;第二層次的安全需求包含人身安全、工作權、資源、健康、財產;第三層次的愛與歸屬感包含友情、社交與家庭;第四層次的尊嚴包含自尊、成就、尊重別人及受尊重;最高的第五層次需求是自我實現,包含道德、創新、自發、解決問題、少偏見、接受事實等。

  以該人類需求模式,套用到幸福山村營造,可研訂出五大願景:

(一)永續的農林生產基地-衣食無缺

(二)安全寧謐的生活家園-安全無虞

(三)獨特的生態文化傳承-存續無異

(四)友善的園林療癒場域-健康無憂

(五)自食其力的幸福山村-自在無待

圖1 Maslow氏的人類需求金字塔(引自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圖1 Maslow氏的人類需求金字塔(引自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三、幸福山村之實踐

(一)永續的農林生產基地

  人類生活的基本需求就是溫飽。山村生活無法避免農耕,但過度墾殖存在土石災害風險,故應輔導山村實施混農林業經營。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年在國際間呼籲,為了同時應對氣候變遷與糧食危機,各國應規劃實施混農林業;臺灣地狹人稠,受氣候變遷威脅最劇,確應積極面對。

  早在民國48年,行政院頒布臺灣林業政策及經營方針,即針對林地規定略以:經政府劃為保安林者,不論所有權誰屬,應以公共利益為重,必要時得收為國有。經濟林之經營,應以經濟觀念為出發點,儘量發揮土地之生產力,而成保續作業之再生資源。尚未確定用途之林地,應重加測量,宜牧、宜農地區,除政府保留者外,依法放租或放領;其適於混農林地區,推行混農林作業;至宜林地區,依法編定為森林用地。惜因政策未落實,山村居民背負林地濫墾惡名數十年。

  務實考量我國山地環境特性,山村區域為求糧食自給自足,須依據不同的土地條件,訂定合宜的混農林業技術規範,在山區農用地混植適量林木,以兼顧社區生計與國土保育。結合農業與森林生態系之混農林業,可生產多樣化食物及生物燃料,且減緩氣候風險與病蟲害,有助於山村生活之安定。至於混農林業經濟作物之選擇原則如下:

  1. 不影響或可促進主林木生長與水土保育-永續的生態原則;
  2. 作物需具經濟價值與市場需求-活化在地經濟的生產原則;
  3. 符合社區/訪客需求之作物-地產地銷的生活需求原則。

(二)安全寧謐的生活家園

  在極端氣候事件侵襲下,臺灣山村遭受土石崩塌為害事件時有所聞,政府因此於民國80年起嚴格限制森林砍伐,希望還給山村居民安全的生活環境。當前保護天然林是普世價值,但必須認知天然林之脆弱性。森林生態系劣化有賴預先診斷,進行超前部署防範於未然。臺灣林地陡峻,過度鬱閉的林相,加上過多的枯立倒木,必將造成林地負荷超過其自然承載量;適度移除生物量則有利老熟森林天然更新,健康成長,但絕不可皆伐天然林。

  唐朝周曇詩云:「曲突徙薪不謂賢,焦頭爛額饗盤筵;時人多是輕先見,不獨田家國亦然。」說明了世俗眼光中,能洞見先機、避災禍於未然的人,反而比不上事發搶救、焦頭爛額的人所受到的重視。臺灣獨特的地理條件及氣候因素,導致地震、風暴、洪水等複合性天然災害不斷。隨著土地利用集約化,天然災害所造成的損失金額也遽增,而天然災害的救助與復建也成了全民共同的沉重負擔。政府施政能否考量災害源頭管理,而非靜待災害發生再進行善後?山村社區是否應自覺「自己的家園自己救」?

  山村社區周邊的林地,平日就是社區居民的活動場域,以往囿於森林保護及野生動物保育等法令限制,居民對國有森林其實是疏離的,即使發生盜伐、盜獵、森林火災,社區居民多持冷漠與無感的態度。林地管理機關若能與社區建立共管機制,雙方成為夥伴關係,則平時即可透過社區的力量,定期巡護山林、機動性進行崩塌地源頭治理並移除過量枯立倒木,必有助於避免大規模崩塌及森林受害,既能確保山村安全,也降低下游城鄉建設災害之風險。

  此外,近20餘年來,臺灣禁伐天然林後,雖未見大規模伐木,但零星珍貴木及林產物遭盜伐、盜採的案件卻從未間斷。國有林區廣袤且交通不便,但基於民間需求,珍貴林產物的盜採不易抑止。與其花費龐大保林人力及訴訟資源,卻未能獲得預期成效,何不思考授權社區經營管理,以科學方法訂定林產物採取容許量,由居民定期依指定方式收穫,其分收機制另行規劃。如此一來,總比坐待山老鼠幫政府收穫林產物更具實益。

  類似案例有六龜山茶標售保育作業可供參考。林試所六龜研究中心試驗林內,過去連年查獲地方居民入山盜採天然林下野生山茶葉,數量雖不大,但仍屬違反森林法案件,林政管理人員不堪其擾。爰自100年起,試辦限定時期、限制數量之山茶葉標售,不論在地或外來的業商得標,都需僱用本地工人入山採茶;4年來提供社區超過800個工作機會,並累積超過100萬元以上繳交國庫;藉由合法標售作業也帶動地方社區與管理機關和諧互動。參考本案例,其他森林主副產物及林下殘材整理,應可研議比照辦理。

(三)獨特的生態文化傳承

  臺灣里山環境的困境-山村位居森林區與農業、都會區之間,長期由居民經營利用土地及自然資源;但當年輕世代不再依賴山林資源,離鄉背井到都市就業,缺乏經營的山林隨之荒廢,森林於是趨向劣化。近世臺灣居民享受進口物資與能源的便利,大量減少自然資源的利用與管理,原本適合人居的山村,逐漸蕭條沒落,傳統文化與生態智慧亦難以為繼。

  臺灣山村之發展可大別為原民撫蕃遷徙、漢人腦丁入山、伐木工人上山、榮民安置墾山、政府輔導高山農業等時代背景。由現況觀之,山村族群融合良好,部分山村仍保存傳統習俗及飲食文化,具特色吸引力。據統計,我國於2014年都市化程度已達76%,為防止城鄉差距持續擴大,政府值得增加山村社區之投資改善。

  為照顧偏遠農村居民,輔導山村社區發展,政府自民國100年著手推動農村再生計畫;105年資料顯示,已有714個社區提報、578個社區核定執行農村再生計畫,其中包含112處原住民社區。在此之前,林務局早在91-98年間,亦核定1,225個社區、1,345 個社區林業計畫,其中461案屬於原住民社區。社區林業計畫、農村再生計畫均強調由下而上之決策機制,由社區居民凝聚共識,盤點該山村社區及周邊之文化與生態資源,決定如何發展具特色的家園,吸引遊子返鄉,也歡迎遊客到訪;政府則居於協助培力及公共建設的立場。因此,社區組織之健全、社區共識之凝聚、社區能力之建構,將是山村特有生態文化能否振興與傳承之關鍵因素。

(四)友善的林園療癒場域

  森林療癒(Forest therapy)係在完善規劃的森林環境中,以身體的五感,體驗森林及大自然的律動,並感受森林的生命力,達到恢復身心健康的狀態。而園藝治療(Horticulture therapy)則指利用植物、園藝、人與植物的親密關係為動力,結合精神投入、希望、期待、收穫與享受全過程,協助治療與復健的方法。

  近年國際間提倡綠色成長與包容性成長,立意在使全球經濟成長兼顧環境資源永續,並造福偏遠與弱勢族群。山村之獨特綠色產業,可在森林環境中,以自然生態環境為基底,配置適當的自然步道、休憩小站、園藝造景、樹木養護、木藝工坊及實作苗圃等,提供療癒者陪伴及體驗活動,以生命力療癒生命,達到紓壓及增進身心健康的效果,故可稱為「林園療癒(Forest garden therapy)」。山村實施林園療癒之前應妥善規劃,以發揮休養、保健、療癒等三層次效益。

  林園療癒以小眾生態旅遊為基礎,主要因子包含五大部分:森林(樹種、林相、生態資源)、場地規劃(步道、設施、實作場所)、參與者(療癒者、陪伴者與引導者)、活動方案(步行、冥想、健身、園藝操作、森林作業、木工手作等)、環境(芬多精、負離子、溫溼度、空氣品質、危險因子等)。如能結合食物森林理念,在林園療癒基地開創森林食園(forest gardening),提供地產地消之森林食療,將更適合臺灣國民性。目前各山村露營風氣極為普遍,可經由專業團隊協助,針對林園療癒五大要素規劃、融入,使山村野趣體驗再升級,社區居民亦可接受培訓成為在地之療癒陪伴者與引導者,活得健康又有尊嚴。

(五)自食其力的幸福山村

  桃花源記中,記述了世外桃源的景象,略謂:「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並怡然自得。」臺灣山村社區仍多有此類地景者,如能輔助社區居民發展在地農林加值產業,進行自食其力的幸福山村規劃,即可落實里山地景之發展模式。

  幸福山村規劃以森林生態系服務為核心,營造野生物種豐富的人工林,提供林園療癒的理想場域,配合食物森林規劃,生產高值森林副產物以供在地消費。其目標在確保生態系健康為前提,提供山村社區多元化的生產潛力與社會服務功能,正是里山倡議之實踐。

  里山倡議所稱之里山地景,是指包含村落、森林、農業生產環境的混合場域,經由居民的合理利用,不僅提供了山村部落所需的糧食、水源與生活物資,更確保當地的生物多樣性,可同時關照社會、環境及生產目標,因此也稱為永續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socio-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里山倡議主張整合傳統生態知識與現代科學,掌握多元生態系服務與價值之智慧,同時開創新型態的共同管理機制。臺灣山村的里山地景,無可避免地充滿農、林鑲嵌地貌(圖4),也包含了國有林與私有地。管理機關應以民生需求為依歸,與山村社區建立夥伴關係,在合理的資源共管、共享機制下,讓民眾樂於走入森林、接受森林擁抱,感受自然恩典之同時,實質回饋山村經濟。一旦山村居民生活無虞,城市訪客自在無憂,幸福山村的美景即在眼前。

四、​​​​​​​結語

  莊子《逍遙遊》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籲人從形相世界的拘限中超脫出來,自我提升達到「無待」的境界,即心靈無窮地開放,與外物相冥會合節。法國藏族僧侶Matthieu Ricard被公認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被問及如何追求幸福,他認為仁慈和利他主義是關鍵。他指出,與他人比較、對抗是有害的,是快樂的殺手。對照今日臺灣林業施政,竭盡全力在林政管理上,忽略了興利親民的宗旨。與其鎮日傷透腦筋取締盜伐、濫墾、盜獵,何不思考如何讓山村居民有尊嚴的生活、都會居民安全的悠遊山林,善用山村民氣人力、又能創造幸福經濟發展之道?

  早在2005年5月,《自由時報》就曾報導,荷蘭科學家亞柏(Jaap VanEtten)證實,臺灣蘊含著較世界知名的美國能量城-亞利桑那州瑟多那市(Sedona)更高的能量,有潛力取代每年擁有百萬遊客的瑟多那市,成為另類療法的國際觀光勝地。經過來臺將近3週的探勘後,他認為臺灣中央山脈富含的森林資源,與臺灣特殊地形地脈使得能量線綿密,極可能是臺灣土地富含高能量的兩個主要原因。森林、山脈本就是台灣山村最主要的組成因子,適當運用,即可輕易獲取幸福。

  期盼國人共同珍惜臺灣、追尋臺灣幸福新山村!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5-12-16: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