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友善環境,彰顯農業新價值 ─專訪農委會主委曹啟鴻

文/編輯部 楊織郡、陳建智

  「我想推動的工作很多啦!最想做的是,友善環境的有機生產方式……」新的一年展開,農委會主委曹啟鴻娓娓陳述未來農委會的施政方向與重點工作。他強調,農業能夠循環利用,是友善環境的第一步,唯有如此,農業才能顯現出不同的價值。

  已是暮冬時節,氣候乍暖還寒,曹主委因為感冒而略顯疲憊,但說起未來農業發展的藍圖以及如何一步步築夢踏實,仍滔滔不絕。雖然啞著嗓子,眼神卻綻放出期待臺灣農業開啟新時代的光采。

抵擋颱風,推強固型溫網室

  2016年已經遠離,但農業災損的後續效應迄今餘波盪漾。年初霸王寒流來襲,平地驟然降雪;夏季期間,颱風接二連三,動輒掀起17級陣風,造成蜜棗、紅蘿蔔等蔬果減產,菜價一度居高不下,消費者怨聲載道,農委會除了因應變局,也從中照見許多問題,一一提出解決之道。曹主委說,極端氣候已是常態,無可迴避,未來的農業政策必須呼應這樣的事實。

  曹主委指出,供需不平衡勢必造成價格波動,菜價上漲時,農委會以增加印尼、越南等地進口蔬菜數量,開闢超市、量販店等多元行銷管道,降低人為操控的空間;盛產跌價時,則由農糧署等單位透過補貼、促銷等方式協助去化,避免產業崩盤,但這些措施只是暫時的,長久之計仍應回歸市場機制,首要之務,便是強化農業生產環境,減緩氣候變遷造成災害的威脅。

  他表示,農委會預定5年內推動2,000公頃的強固型溫網室,可抵擋16、17級陣風的威力,同時擴大倉儲設備與空間,隨時可以儲藏、釋出,調節市場供需。

分散產區,調節市場需求

  此外,分散產區也是因應極端氣候的方法之一。以花東地區為例,向來是稻米主要產區,蔬菜生產明顯不足,未來不僅要自給自足,不必大老遠從西部運送,甚至在其他縣市產區遭受雨災時,還可供應市場需求,發揮平抑菜價的功能。

  至於回歸市場機制,則需從源頭檢視臺灣農業的問題,找出解決的辦法。曹主委指出,臺灣實施三七五減租及耕者有其田政策後,大地主減少,眾多小農應運而生,卻衍生難以計畫性生產的後遺症,導致菜土菜金情形不斷重覆,歷經數十年的時代變遷,農地問題有必要重新思考。

  他表示,未來農業的發展應從國土計畫的觀點來探討,確定多少糧食自給率才合理的前提後,針對國土計畫中,城鄉發展地區邊緣的土地是否應該繼續生產?農業發展地區應該保留多少農地,進行深入研究,並對從事農糧生產的土地制定獎勵措施,讓農民不但有錢賺,得以溫飽,還能擁有高品質的生活,這樣一來,才能吸引更多人投入農業。

推廣有機,從校園膳食做起

  但國土計畫曠日廢時,並非一蹴可幾,在達到此目標前,必須思考如何增加農民收入、提升農地生產效率,推動產銷履歷便是其中關鍵。

  曹主委說,產銷履歷推行10年來,已有堅實的基礎,今年將持續增加種植面積,從目前6,000公頃增為1萬公頃。提升產能之後,將擴大市場胃納、創造需求,例如106學年度開始,全國中小學的校園午餐每週一天採用有機或產銷履歷食材,讓孩子們吃到新鮮又安全的蔬果。

  透過產銷履歷,一併達成計畫經濟的目的。曹主委表示,臺灣農民非常自由,想種什麼就種什麼,農委會只好透過產銷履歷掌握農產種植面積,估算產量,不足或超出市場需求時,及早調節因應,未來透過產銷履歷掌握產量,就可避免菜賤傷農或漫天漲價的情形年年上演。

  全面推行產銷履歷,更有助於開拓外銷市場。曹主委表示,臺灣水果走不出去的原因,多半在於品質及產量不穩定,若從源頭開始管控,注重品種選擇,生產過程與農藥殘留符合輸入國的規定,認證標準與國際接軌,同時穩定供貨,市場將無限寬廣,例如一年四季都可生產的芭樂便是極具外銷潛力的水果。

對地補貼,提高農民收益

  曹主委表示,稻米生產面積仍然太高,造成供給過剩,政府每年需花費100億元保價收購,儲放3年後釋出,又得花100億元,造成國家財政不必要的浪費,透過產銷管控,只生產「夠吃」的米糧,其餘農地不必花錢補助休耕,而是輔導轉作黃豆、花生、甘薯等雜糧作物,省下來的數百億經費,則對擁有農地、從事農耕的人給予獎勵,農委會在去年二期作試辦「對地直接補貼」,讓農民不再追求高產量以繳交公糧,而專注於提高稻米品質,不僅市場價格有些比政府收購價高出2倍,每公頃還有1萬5千元的補助,6個鄉鎮試辦結果,達成率約6成5,這是好的開始,建立了市場機制與信任關係,農民可以自由選擇,減低對政府「毀農」、「滅農」的疑慮,相反的,更能體認政府保護農地的用心。

  農民收益提高,看得見未來,就能吸引人力投入農業。曹主委說,未來10年約有10萬名農民因為年齡等因素退場,預估需有3萬個生力軍加入農業這個行業,因此老農農地如何釋出、整合,青農如何輔導、串接?又是另一個挑戰。

  首先,許多老農唯恐農保資格消失而不願交付閒置農地,農委會已著手規劃,只要到達某個年齡,無論是否持有農地,農保資格都不受影響,同時提出獎勵辦法,鼓勵老農釋出土地。

整合青農,打造中衛系統

  農委會並構思打造「中衛系統」,將青農連結、整合起來,形成聯盟或「企業農」,揚棄過去老農單打獨鬥的方式,以集團區的概念,利用平板電腦、手機等現代科技,分享資訊,互通有無,並運用智慧型的機械與管理方法從事耕作,例如使用無人飛機噴藥、趕鳥,不但人力、時間節省,也不影響農業生產,臺南的小番茄農、花蓮的西瓜農等,已採集體運作模式,調控產量、穩定供貨,透過網路行銷、宅配到家,直產直銷,價格透明,也省去中間商的費用。

  曹主委說,以養豬業為例,過去豬舍環境髒臭,豬農第二代多半不願承接家業,但新農業要有新思惟,首先改變飼料配方,減少蛋白質多的豆粉,豬隻消化好,就可大大減低臭味;其次,將大豬、母豬、小豬分批次、階段性飼養,採一條龍作業,不但豬農不必全年無休、全天候照顧豬隻,而且便於掌控疫情,避免豬隻交叉感染,育成率高達96%,而且豬舍沼氣還能用來發電,豬農不僅多了一筆收入,更將傳統產業推進科技化的領域。

遏阻疫情,密佈防疫網

  疫情掌控,在全球化時代顯得格外重要。去年底施行的禽蛋改採一次性包材引起廣泛討論,曹主委重申非做不可的決心。他表示,一次性包材著眼於防疫需要,不只為了禽畜,也為了人類,防疫網必須防範於未然,不能等到發生疫情才亡羊補牢,屆時恐怕於事無補。

  當然,一次性包材屬後端作業,前端防疫工作更為緊要。為防堵2年前的禽流感疫情重演,農委會要求各縣市政府加強舉報未依防疫規定飼養的農戶,一有狀況發生,立即進行移動管制,同時透過補助等方式,鼓勵農民誠實通報,不要隱暪,讓疫情透明化才有助於管控。

  曹主委強調,臺灣農業發展迄今,勢必隨著時代潮流調整腳步,雖然過程難免陣痛,也有不同的聲音,但危機也是轉機,何嘗不是促使各界集思廣益思考農業未來怎麼走的契機,無論如何,友善環境耕作,生物碳回歸土地,農業循環利用,既是堅持的理念,也是依循的準則,更是新農業真正的價值。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1-16: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