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科技加持,農業寧靜革命

文/編輯部 楊織郡

  201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美國民謠教父巴布.狄倫(Bob Dylan),由於其創作型態有別於傳統的小說、戲劇、詩歌等文學型式,引起文藝界議論紛紛。雖然各方看法不一,但不能否認,瑞典學院即使已有百年歷史,面對新時代、新世代,仍然展現多元的思維。

  農業也是如此。

  廣袤的農田上方,一架無人飛機飛過,灑落點點水霧滋養作物,灌溉、施肥、噴藥,轉瞬間便大功告成。現代農民不必然每天光鮮亮麗,但也不再如往昔般,得在泥巴裡打轉。

  現代科技的介入,一場農業的寧靜革命悄然上演。

  自古以來,看天吃飯被視為農人的宿命,如今透過精密的氣象分析,便可防範未然,不再血本無歸,「做農ㄟ」早已遠離了悲情。電腦、網路的應用,將農業快速推進新的境地,產業脫胎換骨,農民找回了自信及尊嚴,老化的農村也重獲生命力。

  現代科技的加持,農業不只曾經風華,也能永續傳承。

  然而,任何的顛覆、創新仍植基於傳統,所有的孕育、回饋,來自無私的大地。科技控制了溫度、濕度,擴展了速度與限度,但用心耕耘、用情對待土地,仍然是農人不變的使命。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2-16: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