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科技豐農,創新永續 農業科技施政回顧與展望

文/科技處 黃文意 洪偉屏 李紅曦 張致盛

壹、前言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等因素,導致世界農業生產不穩定、農業經營風險增加。近年來各國為提升農業競爭力,紛紛提出政策及運用科技研發創新,以提升農民收益及農業生產力。臺灣農業科研水準優異且有豐沛的研發成果,業帶動臺灣農業的進步發展,惟面對全球化競爭的國際現勢挑戰,如何充分運用知識、技術及資源,以促進產業創新、升級、強化競爭力及永續經營,已成為我國農業重要課題。

貳、推動農業科技研發成果商品化、事業化及國際化

  本會為發展以科技為後盾、市場為導向的優勢農業,協助臺灣農業拓展全球市場,強化農業科技國際競爭力,以農業科技創新產業價值鏈,建構農業成為知識整合的科技加值服務型產業,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化,辦理下列重要工作:

一、強化研發成果運用,擴大產業效益

(一)積極推動智慧財產保護與運用,強化成果運用擴大產業效益,105年度促成智財權獲證30件(包括專利23件及品種權7件)、技術移轉新案135件,研發成果收入達8,806萬元,較104年度成長幅度達17.9%。另並簡化農業科技研發成果技術移轉評價程序,縮短評價所需時間,提升技轉效率。

(二)整合農業技術促成科技新事業:整合技術成熟之研發成果,完成6案營運計畫書,並成功媒合促成九孔健康種苗培育與養殖技術套組、甘藷企業化與國際化營運模式建立及牛番茄安全蔬果整廠輸出與企業化經營等3家新事業案達8.8億元之投資。

二、創新技術,強化跨領域整合研發

(一)推動農業科專計畫

  為推動產業導向之創新研發布局,自95年起陸續執行農業法人科專、業界科專及學界科專,透過學校或法人研究機構成立跨領域、整合型的研究團隊,協助農產業進行關鍵技術研發外,並鼓勵企業主動投入農業技術研發,以逐步落實研發成果商品化及產業化為前題之科研發展機制,並藉由資訊整合、核心技術開發,加值運用於生產、加工、儲運等產業鏈,達到農業科技產品行銷國際之目標。

  迄105年12月底止累計執行129項農業科專計畫,總計投入經費逾9億7千萬元,並獲得專利67件。已完成之學法科專計畫促成75項技術移轉,帶動業者研發投入逾7千萬元,衍生投資超過3億3千萬元;已完成之業界科專計畫則帶動業者研發投入逾2億9千萬元,衍生投資近10億9千萬元,帶動契作面積超過3千5百公頃,產值增加超過8億7千萬元,即政府每補助1元,平均可帶動業者直接及衍生投資7.5元,並創造4.92元產值。

三、強化創新經營輔導,提供多元財務融通管道

(一)農業育成中心整合運作

  整合本會所屬各試驗所之育成中心服務資源,聯合辦理招商說明及成果發表,以及年度各種進駐業者之財務、行銷與經營等培訓課程,並連結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育成中心服務能量,讓農業育成之資源與能量更有效率運用與發揮,整合提供農企業一次到位的全育成服務,協助農企業承接研發成果,105年培育61家企業,促進業者投資2.07億元。

(二)科技農企業創新輔導

  辦理「強化科技農企業體系運作及多元創新」計畫, 105年輔導8家農企業強化其體系運作,營業額增加7,700萬元,促進投資達6,700萬元。

(三)提供農企業多元財務融通管道

  輔導科技農企業進入資本市場,協助創投媒合具備科技能量及市場發展潛力之業者,並進一步輔導15家業者調整資本結構及財務模式,成功媒合創投業者投資2家公司共計8,700萬元,及推動農企業申請上櫃計3案。

四、布局國際市場,推動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

  考量全球農業科技發展、產業需求及新興國家經濟成長所帶動之農業商機,選擇我國農業技術、商品及服務極具市場拓展之潛力項目。本會重點推動4年期農業科技產業全球運籌計畫,聚焦10項重點科技產業,積極布局農業科技國際市場,採以「產業出題、學研解題」模式,整合產學研力量,透過產業發展策略分析、農業育成整合、關鍵技術產業化應用、產業加值策略、智財布局策略、委託研究服務全球接單、科技農企業輔導及國際化行銷與人才培訓等8項策略,強化產業競爭力,帶動市場商機,推動農業科技研發成果加值運用與全球布局。

參、未來工作重點

  106年度除將持續推動農業科技研發成果商品化、事業化及國際化相關工作外,並新增推動下列重點工作:

一、推動智慧農業4.0計畫

  為協助解決國內農業勞動力老化與不足的問題,及為因應產業生態轉變與產業升級壓力,本會配合行政院「五加二創新產業」之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推動解決臺灣田區規模較小、生產成本偏高,及極端氣候頻繁導致農業經營風險偏高等問題之「智慧農業4.0計畫」。

  智慧農業4.0計畫藉由「智慧生產」與「數位服務」兩大面向的推動,導入感測技術、智能機器裝置(IR)、物聯網(IoT)、巨量資料(Big Data)分析等前瞻技術,推動主軸策略如下:

(一)以智農聯盟推動智慧農業生產關鍵技術開發與應用。

(二)建置農業生產力知識與服務支援體系,整合資通訊技術打造多元化數位農業便捷服務與價值鏈整合應用模式。

(三)以人性化互動科技開創生產者與消費者溝通新模式。

  期望藉由智慧農業4.0計畫之推動,達成運用科技工具進行集團化智慧生產、農業技術參數化促成農企業投入農業經營、購物管道與資訊多元化拉近消費者與生產者距離的目標,並透過盤點國內農民需求,推升高質化農業生產效率與量能,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之信賴感,促進農業升級。

二、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國際化與永續發展計畫

  未來20年全球各國均將浮現人口老化、糧食安全、環境變遷及永續發展等問題,臺灣亦面臨類似挑戰,歐美等先進國家均紛紛推動生物經濟發展。故行政院自106年度推動「臺灣生物經濟產業發展方案」,以現有生物科技為基礎,將其應用、擴大導入至健康照護、工業、醫材、製藥及農業生技等領域,以擴大產業規模,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兼顧國人健康福祉及國際化產業效益提升,並期望藉由生物經濟的發展帶動臺灣多元化領域及產業的茁壯。

  本會配合上述方案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國際化與永續發展計畫,依新農業政策聚焦於農業基因體產業應用、動植物新品種與種苗、動植物健康管理及再生循環資材應用共4大產業,以協助建立農業新典範,並建構農產品安全體系,另輔以產業策略智財布局、產研合作科專輔導、新事業開發與服務、農業育成服務、產業人才培訓及國際化營運服務等產業化推動6大平臺,協助提升農業行銷能力,完備新農業創新、就業、分配及永續等推動目標。

  期望藉由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國際化與永續發展計畫強化具全球競爭力的農業生物經濟科技能量,建構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化發展環境,培育產業導向的跨領域多元化人才,推動農業生物經濟產業國際化發展。

三、推動業界科專研發聯盟型計畫

  持續推動農業科專計畫,發展產業重點之亮點技術提升與發展,創造農業產業高利基,引領邁向科技創新、生態永續、價值共享之「新農業」。另並結合農業科技產業育成與扶育資源,並將推動業界科專研發聯盟型計畫,與業者共同打造「連結未來、連結國際、連結在地」之全民農業新格局,帶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四、建立政策與產業導向之策略形成機制及對應執行團隊

  配合新農業政策與對應策略,篩選重要議題及其相關背景資料,供本會規劃政策型科技計畫,並進行國際趨勢研析,提出我國農業科技因應之攻守佈局策略建議。

  建立產業導向之策略形成機制與對應執行團隊,貫徹由上而下推動政策,使農業科技研發投入及成果展現更精準聚焦,俾讓大眾有感同時爭取預算支持。

肆、結語

  我國農業科技產業發展契機,在於推動創新加值及跨域整合,本會將運用科技化智慧與技術導入農業創新、量產及行銷,建立巿場需求及消費特色導向之產業化發展環境,使農業成為高競爭力產業,並轉型為知識整合之服務型產業,創造高額附加價值及龐大創新商機,使農業成為加值型、所得穩定之產業。亦將透過智能生產與智慧化管理,提升農業整體生產效率與量能,提高消費者對農產品安全之信賴感。此外,更須以創新積極取代防守為主的策略思維,將關鍵技術與研發根留臺灣,以市場導向推動臺灣優良農業技術、資材等外銷輸出,發展臺灣農業品牌,強化競爭力,開拓新市場,促進農業邁向效率、安全、低風險的未來農業產業面貌。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2-16: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