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最潮農夫 專業技術團成軍,改善農業季節性缺工

文圖/輔導處 劉向正

壹、前言:

  我國與全世界各國的農業同樣都面臨缺工的挑戰,由於國內農業勞動力參與率低,加上面臨高齡及少子的衝擊,青壯年移居都市就業後,存在的是高齡及幼齡人口畸形發展與分佈,造成農業一直找嘸工,只能請高齡者及其他的零散的勞動人口提供基礎勞動力,但仍不足以支撐國內農業整體生產需要的人力,因此改善國內農業缺工的情形刻不容緩,農業的式微,將影響臺灣農業未來發展、農村續存危機及供應國家糧食安全存量。

  農業缺工現象並非單一原因,長期以來農業勞動所得偏低,農村建設缺乏,加上農業工作環境不佳,致使年輕一代勞動力耽心從農會不會無法餬口而缺乏誘因,且臺灣農業經濟體以家庭小農為主,勞動力需求主要來自家庭勞動力投入,在農忙期間有缺工現象,常透過僱用在地社區內之閒置勞動力解決短期缺工問題,惟勞動力來源受限於地域及人脈,而時有不足。本篇將介紹國內農業勞動力短缺原因及改善對策。

貳、農業人力結構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人力資源調查,67年農業就業人數為160萬人,104年度農業就業人數55.5萬人,其中65歲以上比率為17.3%,45~64歲比率為57.3%,30~44歲比率為19.6%,15~29歲比率為5.8%。主力農家平均年齡57歲,農業經營者呈現高齡化。農業人力來源以家庭成員為主占86%,臨時工占10%及常僱員工占4%為輔。農產業勞動力以自家工為主、僱用臨時農村人力或換工為輔,主因是勞動力老化嚴重,投入參與農業生產的人數逐年降低,薪資所得、工作環境不如都市地區等因素的推波助瀾下,加上農村人口外流,一旦作物產區集中、產期重疊,造成勞動力調度困難,只有在產期達到高峰時,農場主才願意以較高薪資僱用農工,補充基礎勞動力。

參、臺灣農業特性與勞動力環境

  農業操作的勞動條件及環境遠低於一般製造業及服務業,造成無法有效吸引青年投入農業生產的行列,主要原因歸納如下:

一、缺工的性質:國內的農業缺工可以區分為全年性及季節性缺工2種,全年性缺工屬全年都需要工人,例如乳牛飼育為連續性作業,包括擠乳、餵料、發情觀察配種、畜舍清潔與廢污處理等,均為每日必須且不得停歇者,勞力付出程度大。季節性缺工是國內農業缺工的主要現象,即同一地方、作物、季節需要翻土、種苗植栽、收穫時,需要大量的基礎勞動力同時協助務農。

二、農業環境及條件不佳:從事農業工作的環境必須在自然的環境下務農,面對日曬雨淋及冬冷夏熱的季節,在從事農業的工作期間,必須禁得起且適應氣候的變化,夏季農業設施溫網室的溫度可以高達40℃以上,因此在不如製造業及服務業舒適的工作環境下,投入從農的人口自然有限。

三、工作時段不固定:農業工作時段有其特殊性,夏季為避開烈日高溫,多數務農的工作必須從早上5時開始到9時,中午時間休息,下午從2時到6時。由於工時不固定,造成人力留不住,因此農場僱請農工必須有全年的工作可做,適當的起薪,才能留住人力,惟農業缺工係以季節性為主,因此招募人力常遭遇困難。

四、薪資所得低:農業工作雖然屬於具有技術性的工作,但整個產業勞動薪資所得水準,長期被社會排擠在邊緣,無法提供從事農業基礎勞動力更高的薪酬及所得,例如女工較男工薪資低,市場最低薪資僅800元/日,多數薪酬介於1,000~1,500元/日,因而無法吸引人力投入。

五、農業具有專業技術:農業屬於具有技術性及體能良好者才能從事農業工作的特性,例如嫁接、剪枝、套袋、噴藥及除草等工作,。

六、經營規模小:每戶可耕作面積在49年為0.91公頃、89年為0.79公頃,到了99年降至0.7公頃,農業經營的規模逐年降低,不利於自動化機械化的操作,造成人力的缺口更形增加。

七、勞動環境的改善:有效的省工栽培工具有利於節省人力的需求,惟目前國內農業自動化機械化的程度遠不如歐美及日本的完善,因此農家在無法改善勞動環境下,需倚賴農工協助務農。

肆、近年來協助產業改善農業缺工

  農委會為改善農業基礎勞動力缺工問題,近年來積極並持續推動自動化及機械化之省工經營模式,以改善勞動環境與條件,並與1111人力銀行合作,辦理農場聯合徵才服務,並辦理農產業人力活化計畫,以改善基礎勞動力短缺問題。辦理農業暑期打工、大專生及高農生職涯探索與農場見習、建立農產業徵才平臺,透過勞動部臺灣就業通設置農業徵才專區,及全國359家就業服務中心協助農產業人才招募等各項農業人力短缺之因應措施,以紓解季節性人力需求。

  農委會針對國內農業缺工的特性及過去推動的措施進行相關檢討後,已就國內農業勞動環境條件不佳,導致的缺工情形,規劃改善農業作業環境與調整產業結構及拓增新勞動力等因應策略,規劃106年度改善農村人力基礎勞動力的相關措施如下:

一、改善作業環境與產業作業流程,持續推動自動化及機械化省工經營模式,運用科技研發省工設備、設施及作業流程。

二、推動農業季節性缺工2.0,以拓增新勞動力(2個服務團):

(一)訓練並僱用青壯年為農業師傅,並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調派至農場協助高技術農事工作,改善高經濟價值產業缺工情形。

(二)透過NGO團體積極擴增新勞動力來源,招募農村婦女、待役中青年、轉業、失業人口及新(原)住民組成農事服務團,並讓農業勞工享有勞健保等福利。

(三)輔助措施如招募民眾或企業員工成立假日農夫團,以外役監人力協助不具專業技術及操作安全之簡易農事工作。

伍、推動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

  為讓各位讀者清楚瞭解推動成立農業專業技術團的相關事宜,詳細說明如下:

一、運作模式:

(一)調度單位及配合單位:

  1. 臺中團(含臺中市、彰化縣、南投縣、苗栗縣)、高雄團及屏東團總計3團、6大農業市縣為優先試辦地區。
  2. 每1團選取具有高經濟價值作物之鄉(鎮、市、區)為一區域,目前規劃臺中團(臺中市石岡區、新社區、東勢區、彰化縣大村鄉、溪湖鎮、南投縣信義鄉、苗栗縣卓蘭鎮、泰安鄉、大湖鄉)4市縣9鄉(鎮、區)。高雄團(大樹區、燕巢區、大社區、阿蓮區、田寮區、美濃區、六龜區、內門區、杉林區)1市9區。屏東團(潮州鎮、竹田鄉、內埔鄉、萬巒鄉、來義鄉、泰武鄉、南州鄉、佳冬鄉、新埤鄉、東港鎮、林邊鄉、枋寮鄉、枋山鄉)1縣13鄉(鎮),並擇定該團其中1家NGO團體為調度單位,其餘為配合單位。

(二)招募及改善作業對象:招募青壯年為農業師傅,以改善高技術門檻工作之季節性缺工問題。作物對象為高經濟價值作物,如高接梨、柿、葡萄、草莓、柑橘、蓮霧、蜜棗、小番茄、荔枝、芒果、番石榴及木瓜等作物所需之採收、嫁接、剪枝、疏果、疏花、套袋、噴藥(肥)及除草等具高技術性工作。

(三)運作方式:由調度單位安排連續性農業工作,並派工至配合單位附近鄰近之農家實際從農,調度單位及配合單位需掌握缺工地點、缺工人數,並由配合單位提供上開訊息予調度單位,以利派工。

(四)調度單位:

  1. 僱工人數及人力招募:擇優錄取30位擔任農業師傅,並組成農業專業技術團,給予農業專業證明文件、長期性勞工保險保障及獎助(勵)金。
  2. 農業師傅相關費用:
    (1) 薪資(工資):由調度單位和場主議定收取工資,場主給付每日工資予調度單位,調度單位按月給付薪資予農業師傅。
    (2) 就業獎勵:農業師傅從事農務工作每人每月最高核發新臺幣8,800元(每人每小時50元)。
    (3) 務農基金:農業師傅從事農務工作每人每月工作144小時以上者,當月核發務農創業獎勵金10,000元獎勵金。
    (4)薪資+就業獎勵+務農基金:預估農業師傅每月工作22天,最高可領月薪約51,800元。
    計算說明:[1,500元/日×22天=33,000元+就業獎勵金及務農基金最高18,800元/月(含務農基金1萬元)]。
    (5) 交通津貼:每人每日補助交通費100元,半天50元。
    (6) 獎助金:參加勞工安全訓練及農業專業訓練課程,依實際參與訓練時數,每人每小時核發133元訓練獎助金。
    (7) 勞健保費:受僱者適用勞工保險條例。

二、權責分工:

(一)市縣政府:協助並整合符合本試辦計畫轄區需要專業技術服務之作物種類別調查,及輔導有意願參與本計畫擔任調度單位之農會提送計畫書至市縣農會辦理初審,另協調轄內一家農會為調度單位,餘為配合單位。另會同本會或中華民國農會辦理調度單位執行計畫成果及績效評估等事宜。

(二)配合單位:負責宣導本執行計畫予所轄農場及產銷班,以有效改善當地農業缺工問題,協助調度單位招募人力、蒐集當地缺工訊息及提供缺工地點及缺工人數予調度單位、引導調度單位派出之農業師傅至缺工地點、配合調度單位行政事務、統計每月相關資料等。

三、實施期程:實際執行調度改善農業缺工問題自106年4月5日至106年12月31日止。

陸、結語

  制定本措施及相關政策的前提是運用國內勞動力為第一考量,本年為第一年推動試辦,規模不宜過大,並於推動改善農業缺工措施的過程中進行檢討及改進,以作為逐步逐年擴大辦理的參據。另規劃以科學方法辦理統計抽樣調查農業缺工之作物、樣態、人數、時節及地區等項目,有助於未來改善缺工績效的評核指標。

  又為建立良好的勞動力媒合、調配與運用,需建置資訊平臺系統,以利農業人力管理與調度,完成建置後的資訊媒合系統,可以讓農友直接上網或用手機APP提供求才訊息,電腦據以配置供需,提供全縣甚至跨縣不同農作缺工運用,並建立供端及需端的資料庫與農業缺工地圖。

  農業是陽光的、是健康的,我們鼓勵國人勇敢而謹慎的投入農業生產經營或基礎勞動力工作,農業是有前景的,是可以賺大錢的,並非外界所想像的沒行情,讓我們共同攜手提高農業核心價值,沒有農業,沒有工業;沒有農業、沒有糧食;沒有農業、沒有您我。

報名屏東農業專業技術團總計202名

報名屏東農業專業技術團總計202名

南州地區農會黃俐甄總幹事(左2)、農委會劉向正技正(右2)示範體能測試

南州地區農會黃俐甄總幹事(左2)、農委會劉向正技正(右2)示範體能測試

第一關體能測試。

第一關體能測試。

屏東農業專業技術團,由南州地區農會主辦,前排黃俐甄總幹事(右6)、農委會劉向正技正(右4)

屏東農業專業技術團,由南州地區農會主辦,前排黃俐甄總幹事(右6)、農委會劉向正技正(右4)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5-19: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