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荔枝椿象天敵─平腹小蜂之量產及應用

文/苗栗區農業改良場 吳怡慧、吳登楨、盧美君

一、前言

  「荔枝椿象」屬外來入侵害蟲,危害龍眼、荔枝及臺灣欒樹等重要經濟作物,近年來已擴及全臺且危害嚴重,尤其成蟲噴出之臭液對眼睛及皮膚具腐蝕性,屢有民眾受傷之案例報導。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生物防治分場長期投入天敵昆蟲量產技術之研究,近年來已成功以「蓖麻蠶」卵做為代用寄主,大量繁殖荔枝椿象天敵卵寄生蜂「平腹小蜂」。本(106)年預計於荔枝椿象產卵期,每月提供 12萬隻平腹小蜂,釋放於高雄及臺中龍眼與荔枝生產專區,期望能有效降低荔枝椿象危害,生產安全農產品。

二、荔枝椿象的危害

  荔枝椿象Tessaratoma papillosa屬半翅目(Hemiptera),荔椿科 (Tessaratomidae),為近年來危害嚴重之外來害蟲,原分布於中國東南各省 (如福建、廣西、海南)、印度、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地區。寄主植物主要為無患子科的龍眼、荔枝、臺灣欒樹及無患子等,其成蟲及若蟲以刺吸方式直接危害嫩芽、嫩梢、花穗及幼果等部位,導致落花、落果、嫩枝與幼果枯萎及果皮黑化等徵狀,嚴重影響果實產量,甚至造成植株死亡。荔枝椿象不僅對農業造成損失,因其受擾動時會噴出具腐蝕性臭液自衛,如觸及人體皮膚或眼睛,會引起刺痛感及過敏症狀。對於校園、公園及路邊活動民眾也造成很大困擾,近年每到 4、5 月荔枝椿象產卵活動季節開始,農民及民眾被其臭液噴到導致灼傷的報導履見不鮮,雌成蟲有時也在居家紗網、戶外曝曬的衣服與棉被上產卵,使民眾不堪其擾。

三、平腹小蜂量產及應用

  荔枝椿象防治方法可分為物理、化學及生物防治等方法,在生物防治技術中,應用釋放其卵寄生蜂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為主要的方法,該小蜂會將卵寄生於荔枝椿象卵內,使其無法孵化而死亡,據以降低田間的族群數量。平腹小蜂為膜翅目 (Hymenoptera) 旋小蜂科 (Eupelmidae) 平腹小蜂屬 (Anastatus),每顆荔枝椿象卵僅能羽化出一隻寄生蜂,於室溫25℃下羽化約需 18~20天,成蟲羽化後可立即交尾,雄蜂一般壽命約5~6天,雌蜂約30~40 天,雌蜂產卵期約可長達30天,每產1粒卵約需10~30分鐘不等,一隻雌蟲一生約可寄生 200多粒卵。平腹小蜂為本土性的寄生蜂,自然狀況下可於5~6月間寄生荔枝椿象,但荔枝椿象產卵的高峰期在3~4月,因此需將平腹小蜂進行人工飼養,俟2月開始的荔枝椿象產卵季節,即可提供於田間釋放,達到及早防治,以避免荔枝椿象擴散蔓延的目標。

  為達到平腹小蜂大量繁殖的目標,在室內需同時建立大量飼養荔枝椿象(寄主)及平腹小蜂(寄生蜂)的技術,因一年一世代的荔枝椿象僅在每年的3~7月產卵,無法整年有卵可供平腹小蜂寄生,且其卵量無法大量提供用以在實驗室內量產繁殖平腹小蜂,苗栗場目前以蓖麻蠶(Samia cynthia)取代荔枝椿象作為平腹小蜂的替代寄主。蓖麻蠶屬鱗翅目(Lepidoptera)天蠶蛾科(Saturniidae),全年可飼育6~7代以上,食草以蓖麻葉為主,平均每一雌蛾約可產300多粒卵,此蟲可終年於實驗室內飼育繁殖,且其卵及蛹期具可低溫儲存等特性,可隨時進行生產調節,為絕佳的平腹小蜂替代寄主。

  為利農民方便釋放,目前以盒杯方式裝置平腹小蜂,盒內的平腹小蜂已羽化 5~7日,為具最佳的寄生狀況,農民僅需將盒蓋打開,平腹小蜂會自行飛出,於田間尋找荔枝椿象的卵進行寄生,因釋放時機會影響寄生效果,建議農民選擇天氣良好,無風雨的時間釋放。

四、結語

  釋放平腹小蜂進行生物防治需把握荔枝椿象產卵時期,尤其在蜂蜜採收期釋放平腹小蜂取代農藥使用,兼具減低蜜蜂農藥中毒風險及安全蜂蜜生產的效果,為重要之荔枝椿象防治策略。苗改場106年與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高雄市政府及臺中市政府合作於龍眼及荔枝專區進行平腹小蜂之釋放,除了在有機果園及公園區域釋放,也與慣行農民配合於開花季節釋放,進行綜合防治。後續的相關研究將持續探討平腹小蜂適合的寄生條件及環境,與田間釋放等多項綜合因子,希望藉由平腹小蜂的釋放能降低荔枝椿象之危害,協助農民生產安全的農產品,讓消費者安心食用,邁向友善環境永續農業。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5-19:34,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