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養殖文蛤細菌性疾病之探討

文圖/水產試驗所 鄧晶瑩

  文蛤(Meretrix lusoria)俗稱粉蟯或蚶仔,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簾蛤目,簾蛤科,是臺灣重要的食用貝類之一。文蛤通常以活體方式販售,是家庭主婦喜歡且容易料理的食材,一般體型較小者可用來煮湯或醃漬,體型較大的則晉升為以燒烤方式料理之高級食材。其品質好壞多以外殼是否光滑與富有色澤、剖開後肉質是否飽滿來區分,新鮮的文蛤放入冰箱中保存的時間可以超過7~10天,料理後其肉質依然鮮甜。此外,文蛤富含蛋白質、鈣、磷、鐵及其他微量元素,又含有多量牛磺酸,具有強肝解毒之功效,對人體健康非常有幫助,可說是天然營養的保健食品。

一、臺灣文蛤養殖調查

  臺灣養殖文蛤據傳自1934年從日本引進,在西海岸和各河口附近的半鹹水區放養,到了1970年開始以魚塭畜養後才逐漸普遍成為重要的養殖物種。早年臺灣文蛤屬(Meretrix spp.)的紀錄只有3種,1980年巫文隆教授的調查報告又增加了2種,成為5種,但仍以文蛤和臺灣文蛤(Meretrix meretrix)產量較多且較常見,目前市面上較大型的文蛤幾乎都來自中國沿海,但不易由外觀區分。在自然環境中,文蛤一般都會潛入沙中,伸出入水管以濾食攝餌,所以文蛤養殖池較適合底質含砂質率50%以上,最好是60~80%左右的砂質壤土,結硬之土質較不適於文蛤棲息。文蛤成長之鹽度範圍在10~45 psu,以25 psu較佳。

  文蛤在水溫10℃以上時即會成長,隨溫度之升高,成長越快,而25℃左右最適合。臺灣主要的文蛤養殖地區為彰化、雲林、嘉義、臺南等縣市,其中又以彰化及雲林兩地為最多,其文蛤年產量約占全臺的60~90%。蛤苗放養後,大約養殖8個月就可以收成,但是期間常受外來因素影響而遭遇許多風險,以致收成銳減或無法收成。養殖業者大多在每年3月放養新苗,養成期間為10~15個月。養殖用水是引進大量海水,鹽度控制在20 psu上下,水深度在50~120 cm左右,放苗後多會混養虱目魚等草食性魚類以攝食池中大型藻類,或混養蝦類與黑鯛等鯛科魚類以避免螺類孳生。

  文蛤的養殖面積在1976年達到高峰,後因工業污染及天然種苗枯竭,養殖面積漸減。至1983年,因人工大量繁殖育苗成功,養殖面積又逐年擴增,2015年達7,031公頃,總產量6萬4,000多公噸,總產值近45億新臺幣。至於養殖密度方面,早期每公頃約放養60萬粒,後隨著蛤苗供應量及管理技術之成熟而逐年提高,甚有高至每公頃 180萬粒且養殖成功之實例,但仍以每公頃 100萬粒左右較為普遍。

  近年來,淺海養殖文蛤因環境惡化,生產量極不穩定,而魚塭養殖者也出現季節性或偶發性大量斃死現象,造成漁民的經濟損失。其原因錯綜複雜,但大都與水質惡化、水源污染、天氣太熱或季節交替,以及養殖管理技術不當等有關。過去數十年,養殖文蛤常發生的問題總歸有以下三種狀況:一是成長遲緩或停滯,甚或零星死亡;二為接近上市階段時,文蛤成長變緩且殼肉變少;三則是出現季節性或偶發性大量斃死情形。許多研究認為,國內多年常發生之季節性或偶發性大量斃死並非單一原因,較有可能是環境因素如溫度、鹽度之突然改變,水質不良如濁度太高或溶氧太低、密度過高、水污染、赤潮、管理不善及疾病感染等多種綜合因素而造成。養殖業者則認為海水污染、養殖水質惡化或溫度異常是造成文蛤大量死亡的主因,還有最讓人害怕的是南風天與季節交替時期,若不小心控制養殖池水質狀況,即會造成文蛤異常死亡的情形發生。

二、文蛤細菌性疾病研究成果

  國外已有許多研究證明,貝類在人工育苗及幼體培育階段會發病的主因是由鰻弧菌(Vibrio anguillarum)、溶藻弧菌(V. alginolyticus)所造成,以上兩種病原弧菌更是導致扇貝幼貝殼體崩解並下沉死亡的致病菌。除了弧菌屬外,假單胞桿菌屬(Pseudomonas spp.)也是造成貝類染病和死亡的主要細菌種類。國內文蛤養殖自1969年以後經常發生大量死亡情形,早期是3、6、9月季節性之不明原因死亡,近年則出現非季節性斃死。文蛤為濾食性動物,許多因素皆可造成貝類死亡及生長遲緩,特別是有害物質及感染性病原蓄積體內,引致疾病發生造成死亡。若養殖過程中又因養殖環境惡化而導致疾病感染,就會造成大量死亡之發生。1974年鹿港地區養殖文蛤3~5月發生大量斃死時之研究結果,顯示溫度是影響文蛤成長的重要因素,溫度的激烈變化常是導致文蛤瘦弱與死亡的主要原因。正常情況下文蛤之肥滿度隨殼長增加,但殼長越大增加幅度越小,溫度異常變化時則有相反的現象發生。肥滿度受溫度的影響情形下,1月最高,4、5月最低。因此較大的文蛤比幼齡蛤更能適應高溫環境,但也無法忍受溫度的驟變,而高水溫、低鹽度就可能是文蛤致命的因素。

  水產試驗所自104年開始針對雲林、嘉義、臺南地區之異常死亡文蛤進行病因探討,希望能深入了解並分析造成文蛤大量死亡之病原,以期減少現今非季節性大量斃死狀況之發生。目前已在中、西南部沿海文蛤養殖區進行樣本採集129池/場 ,養殖池水生菌數及環境因子監測共計1,543項/次,並將所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結果發現夏季大量死亡原因可能是文蛤已感染病原性弧菌後,養殖環境溫度出現劇烈變化造成緊迫,若養殖池水質及土質惡化,即會引致疾病發生,養殖業者若不能早期發現提早處理,一旦出現零星死亡情形,又逢夏季颱風季節時池水溫度於數天內溫度差可達到 10℃以上,便會逐漸蔓延而形成大量死亡情形。現將本所的相關研究簡述如下:

(一)造成文蛤死亡的細菌種類

  將發病死亡文蛤進行細菌分離及鑑定,目前得知有多種弧菌屬之弧菌,如創傷弧菌(V. vulnificus)、巴西弧菌(V. brasiliensis)、溶藻弧菌及河口弧菌(V. aestuarianus)等等;同時也可分離到其他種類的革蘭氏陰性單胞桿菌,如產黃桿菌(Flavobacterium  keshii)、假單胞桿菌屬(Pseudomonas spp.)和親水性單胞桿菌(Aeromonas hydrophila)。亦經由動物接種試驗已確定有些弧菌確實會對造成文蛤嚴重的死亡。

(二)環境因子對養殖文蛤之影響

  經由檢驗結果發現,多數發病死亡之文蛤養殖池水質不良,夏季死亡比例明顯偏高,剛死亡之文蛤即散發惡臭,尤其是硫化氫的濃度明顯偏高。因而進行環境因子如溫度或池水硫化物與病原菌間之關聯性測試,結果發現,如果文蛤體內接種相同菌量的細菌,水溫升高時會加速養殖文蛤的死亡,由發病蛤之組織病理變化也可看到文蛤組織在高溫時,由於細菌快速增殖,引致細菌毒素及毒力增強而破壞組織細胞,導致實驗文蛤大量死亡。若再以不同濃度的硫化物在高溫下對文蛤死亡率測試,結果當溫度超過28℃時,已經感染病菌的文蛤會因為硫化氫濃度的增高而造成文蛤1~3天內就出現大量死亡的情形。

(三)綜合判定

  由大量死亡文蛤養殖場檢測及實驗室內病原菌接種相關試驗結果,或許可以說明季節性或偶發性大量斃死之發生原因。當文蛤因某些因素導致細菌性感染(弧菌症)後,會先形成潛在性感染,若管理不善加上養殖密度過高,當環境開始惡化時(例如氨、亞硝酸和硫化氫濃度太高或溶氧太低等水質不良因子),會先出現少量及零星死亡情形,但若逢季節轉換造成日夜溫差劇烈升降、颱風季節下大雨後,吹南風時因氣壓過低導致池水中之溶氧太低,則會進一步導致大量死亡。

三、病害防治方法

  文蛤魚塭養殖管理方法在於如何提早發現養殖池環境何時開始惡化,在未受到氣候變化影響前,先進行改善。選擇種苗時應明確掌握幼苗之來源場,健康種苗應無生長停滯之環紋且活動力強,此種蛤苗較無弧菌污染之疑慮。

  因為弧菌症的感染源已確定是由污染種苗、培育藻類之肥水和引入之海水所致,但飼養管理不良或養殖池水質不良所造成之緊迫則是引起疾病爆發的直接因素,因此,想要減少養殖文蛤異常死亡發生,徹底整池以減少有毒物質累積及適當投餌以控制池水中有機物含量進而降低病原細菌的繁殖是飼養管理中的重要關鍵。水生動物藥物使用規範中,軟體動物(貝類)是不可使用藥物進行治療的,許多養殖業者在早期會使用福來頓(Furazolidone)進行防治,但現今已經知道該種藥物可能致癌,且貝類生長於砂層下,不論開放何種藥物進行治療,文蛤都無法將藥物代謝排出,反倒造成食安疑慮,若被檢驗出有藥物殘留,導致民眾不敢食用,對文蛤養殖業者並非是好事。

四、結語

  預防勝於治療是水產養殖動物疾病防治的首要之道,尤其養殖貝類在完全無法用藥之情況下,如何預防疾病之發生就更顯重要。目前已知病原菌可能來自種苗、污染之藻水及引入之海水,所以有效切斷傳播途徑,推行貝類健康養殖技術,選擇適合益生菌抑制病原菌之繁殖,定期監測養殖區環境水質,建立隔離制度以強化疾病檢疫之功能是當前亟需努力的方向。今後則應積極落實綠色養殖概念,以合理密度放養、多元化物種養殖促進生態平衡並有效提高養殖水體單位效益,以減少水資源之浪費,此舉不但可有效改善和優化養殖環境,更可降低傳染病流行的風險。未來將可利用科技養殖與安全養殖的模式推動友善生態養殖,以減少養殖業對環境之負面影響並增加漁民收益,從創造生產與生態雙贏局面,展開永續養殖的另一章。

健康文蛤外殼呈現平滑、有光澤

健康文蛤外殼呈現平滑、有光澤。

 發病蛤外殼粗糙,髒污及出現裂溝或蛻皮現象。

 發病蛤外殼粗糙,髒污及出現裂溝或蛻皮現象。

剖檢可見蛤肉萎縮及顏色偏黃。

剖檢可見蛤肉萎縮及顏色偏黃。

蛤殼內面珍珠層可見到凹凸不平的缺損及黑色素沉著。

蛤殼內面珍珠層可見到凹凸不平的缺損及黑色素沉著。

弧菌專用培養基(TCBS瓊脂)可分離到黃色或綠色的不同種類弧菌。

弧菌專用培養基(TCBS瓊脂)可分離到黃色或綠色的不同種類弧菌。

將感染病原菌的文蛤體液進行濕抹片及劉氏染色後,可見到多量短桿、略呈彎曲或逗點狀的桿菌。

將感染病原菌的文蛤體液進行濕抹片及劉氏染色後,可見到多量短桿、略呈彎曲或逗點狀的桿菌。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6-22:19,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