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輔導農產品多元行銷,提供選購便利性

文/農糧署 劉祥霖、徐惠瑩

  全球化貿易依比較利益原則分工,產業發展越趨專業化,但也使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距離拉長,碳足跡增加,國內農業生產、生活及生態也受貿易活動而逐漸改變,須轉換生產型農業為具創新價值鏈的農業;為能從消費需求面拉動改變供給面,扭轉過去舊思維,建立強本革新的新農業,本文將就拓展國產農產品消費推動理念、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說明。

壹、前言

  面對農業生產規模小,個別農民行銷力度有限之困境,訴求在地農產品與生長之土地連結,讓食用者產生共鳴,以有別於進口農產品,進而產生進口農產品難以取代的優勢,推廣臺灣在地農產品,將成為趨勢。

  因此,以「支持臺灣在地農產品」為理念,貫徹鮮享在地之概念,整合行銷安全、自然、營養、多樣、慢食的國產農產品,以國產農產品當季新鮮上市與進口農產品長途運輸之形象做差異化競爭,給予消費者新鮮及安全的承諾,有效區隔市場,確保國內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增加農民收益。

貳、拓展國產農糧產品消費成果

  依據105年版農業年報統計,105年農業生產總值估計為5,137億元,其中農糧產品透過內外銷通路及加工等方式銷售,創造2,655億元(占51.68%)產值,較畜牧業1,653億元(占32.17%)及漁業826億元(占16.07%)為高,除重要花卉以外銷為主外,其他農糧產品則以內銷為主,為促使消費者以行動支持國產農產品,農委會積極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在地可溯源食材,並透過拓展多元行銷通路與消費者溝通,期能透過需求拉動供給,執行成果說明如下:

一、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在地食材

  食品安全是社會極為關注的議題,孩子們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每天在學校吃的營養午餐是政府可直接掌握與關注之環節,學校午餐食材首要選擇之條件是安全,而食用在地食物,減少食物運送里程及碳足跡也是近年推動學校食農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環;因此,配合行政院2016年「食安五環」政策,農委會與教育部共同推動學校午餐採用四章一Q國產可溯源食材,包含具有機、產銷履歷、CAS台灣優良農產品、吉園圃安全蔬果標章或臺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之農產品。

  從105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新竹市等六個直轄市、縣(市)已優先試辦採用四章一Q可溯源食材供應學校午餐,預計於106學年度第1學期擴大至臺灣本島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加入試辦,估計全國19直轄市、縣(市)國中小學生計3,370所學校,170萬名學生可受惠,並期許透過從小教育學童及擴延深化至家庭生活,認識食物哩程及愛用國產農產品觀念,未來將更進一步推動至高中營養午餐、國軍副食及各團膳業者,引領全民食用國產農產品之風潮。

二、拓展多元行銷通路

  國內農產品生產分散,且大多集中於南部,除透過共同運銷集運至各批發市場外,亦需透過其他通路佈設據點,供農民與消費者直接溝通,行銷生產理念及強化國產品消費認知,作法如下:

(一)開拓都會區定期定點之農民市集:於臺北都會區輔導設置「臺北希望廣場」、「花博圓山廣場」等2處定期定點假日農民市集,提供直轄市、縣(市)政府配合農產品產期辦理展售促銷活動,成為全國農民及消費者購買國產優質農產品最佳交易場域,提升農民效益。並於每週六日持續辦理季節行銷活動。2016年臺北希望廣場農民市集計辦理52場次,農產品銷售金額超過2億元;臺北花博農民市集辦理48場次,銷售金額超過1.4億元。

(二)布設國道服務區行銷據點:104年起輔導設置「道農市集」,包括中壢、湖口、泰安、西螺、古坑、東山及關廟等服務區共7處11站,每周六日提供來往遊客直接買到當日農民鮮採蔬果,提供送禮或即食享用之便利選擇,105年營業額達1,400萬元。

(三)輔導設立農民直銷站及農夫市集:為結合農村社區加強農特展品銷售之推動,農糧署輔導全國農會串連各縣市政府及各地農會,透過各級農會結合農村社區,利用農村再生計畫已設置場域或利用既有建築物,或運用農會超市、展售中心等,設置與經營社區小舖與市集、農民直銷站與農夫市集,提供在地農民供應自己生產農產品,增加農村社區農產品銷售據點,更積極輔導供貨農民導入追溯機制,讓消費者更加認識生產者,至105年底已完成建置40餘處,結合農民數超過1,000人,並創造出數位年收入百萬農民,體系已創造超過億元以上營業額。

(四)辦理國際性展覽及地區性展售活動:

  1. 為持續增加國產農糧產品消費力,將臺灣在地最新鮮、最優質的農糧產品呈現於國人面前,農糧署於106年6月16日~18日假臺北世貿三館舉辦「鮮享在地安心幸福2017臺灣農糧精品展銷會」活動,場內共邀集了176家臺灣國內優質農民、農民團體及農業相關企業,活動期間吸引15萬7千多人次參觀,現場農產品銷售金額超過1,033萬元,更有參展單位接獲1,000萬元以上訂單,成功展現國產農產品的吸引力,展現亮眼成績。
  2. 輔導直轄市、縣(市)政府與農民團體等辦理臺灣國際蘭展、中臺灣農業博覽會、屏東熱帶博覽會與宜蘭綠色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及119場次地區性農產品展售活動,帶動民眾認識在地農業,獲得媒體及民眾熱烈迴響與支持,有助於地產地消及拓展多元行銷通路。

 (五)輔導農民團體推動直銷供應,充實改善農產品分級、包裝、冷藏及倉儲等採後處理直銷設備29處及農會超市營運設備16處,有助提升運銷及營運效率,開拓行銷通路,增加年直銷數量2,250公噸,並協助國產農產品促銷270公噸。

 (六)為鼓勵國內消費者於網路購買國產優質農產品,農委會於104年12月1日起辦理為期3個月之「國產農產安心購!滿500送100」網路購物活動,與國內近40家電商合作,推出國產優質農產品,活動期間4.2萬人次購買,創造超過6,000萬元具溯源之國產農產品網路購物銷售額。另105年12月1日至106年1月31日辦理2個月之「揪愛國產石斑滿888送100」網路購物活動,與國內20家電商合作,活動期間超過1.7萬人次購買,創造近4,000萬元國產優質石斑網路銷售額。

参、拓展國產農糧產品消費未來發展方向

  拓展國產農產品消費是提高農民收益的重要策略,將賡續以「支持臺灣在地農產品」為理念,透過學童午餐及團膳採用在地食材及拓展多元行銷通路等措施有利於從需求拉動供給,建構新的產銷架構,帶動產業發展;針對不同消費族群,分別藉不同農產品行銷通路串聯農民與市場消費者,俾能減少食物里程,提高優質國產農產品直銷量。另因應行動科技的進步,消費型態更趨多元,將隨時掌握消費者偏好,提供優質安全的在地農產品,以利農產品銷售,促使農產業永續發展。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8-21: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