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維持馬來西亞糧食安全 之稻米收穫後管理

文/亞太糧食肥料技術中心 盧佩渝‧陳郁屏譯

一、前言

  水稻的收穫後糧損(Postharvest losses, PHL)可以定義為在收穫處理階段因為運送灑漏、人為疏忽和作業能力低落而造成的損失。損失原因包括聯合收穫機操作設定不當, 以及運輸作業處理系統效能不佳,導致米粒破損。此外,不當的儲存條件也會造成稻米的異味、米粒變色和昆蟲侵害。水稻的 PHL 可以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測量。馬來西亞必須降低水稻的 PHL,水稻的自給自足標準(self-sufficiency level,SSL)從目前的 71.5%提高到目標值的 90%。如何建構更完備的稻米產品的運銷管理措施,成為馬來西亞提升稻米供應、穩健糧食安全的主要課題。

二、水稻生產

  水稻是馬來西亞的重要農作物之一,因為稻米是人民的主食。馬來西亞每年約生產 168  萬公噸稻米,但是稻米生產量並不足以滿足國內需求。目前馬來西亞每年的稻米消費量約為 277.5 萬公噸,因此必須從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和印度進口大約 100 萬公噸的大米。水稻產量年增長率約 1%,低於需求或消費量增長幅度(表 1)。

表 1. 1980~2013年馬來西亞的水稻生產和消費量PDF

  造成馬來西亞稻米產量低的因素有很多,收穫後糧損(PHL)是其中一個亟須審慎待管理改善的關鍵因素,因可在不增加土地面積的情況下,即能提高產量。例如,2013 年馬來西亞生產了 170 萬公噸稻米,而 PHL 估計達 28.5%,相當於 48 萬公噸,如果以每公噸 1200 馬幣的水稻價格換算,年收入損失達 5.76 億馬幣(1.3 億美元)。

  MARDI 受委託進行一項研究,探討 PHL 的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案。該研究在 2015 年進行,涵蓋了稻米收穫後整個生產鏈上的各項處理工作,包括收穫、運輸、烘乾、碾米和儲存。 該研究在吉打(Kedah) 的馬達農業發展區(Muda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reas, MADA)和登嘉樓綜合農業發展區(Integrated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reas in Terengganu,IADA KETARA)的糧倉區進行。對於烘乾、碾米和儲存的價值鏈,該研究則選在 Yan、Kedah、Besut、Terengganu 和 Kelantan 的 PasirPuteh的 BERNAS 米廠進行。

  結果顯示,良好的收穫後管理可以將 PHL 從 28.5%降至 9.97%。根據這項研究結果, 針對稻米供應鏈的收穫後管理,可提升總產量達 311,792 公噸,以目前的水稻價格每公噸1,200 馬幣換算,總價值約 3 億 7,415 萬馬幣(約 8,446 萬美元)。

  該研究於 2016 年重複進行了一次,涵蓋吉蘭丹農業發展區(Kemubu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rea,KADA)的乾季和雨季。結果顯示,PHL 降至 7.89%,相當於約 20 萬 5 千公噸的稻米損失。2016 年稻米的收入損失約為 2.46 億馬幣,稻米價格與 2015 年相同。

三、收穫後管理

  收穫後管理對水稻產業至關重要,因為這將影響到全國稻米的總產量。若能有效降低水稻的糧損,便可以在不增加土地面積、耕作頻率和額外養料投入的情況下提高稻米的產量。一般而言,有幾個因素有助於降低稻米產業的收穫後損失,本文將討論其中幾項。

(一)收穫

  收穫期間的 PHL 是由於機器設置不當、行進速度過快,以及收割過程所使用的聯合收穫機條件不佳,導致稻米在操作過程中撒漏。現有的聯合收穫機採用切向流脫粒機制,新引進的聯合收穫機則採用軸流脫粒機制。技術改進方面,包括在運作前對聯合收穫機進行適當的維護和設置,將現有聯合收穫機從單一脫粒滾筒升級到雙脫粒滾筒,以及採購軸流聯合收穫機。以上述方法改善現有聯合收穫機,使得收穫損失從 2010 年的 9.0%,降到 2015 年的 4.9%與 2016 年的 1.38%;引入新式軸流聯合收穫機,也可使收穫損失減少,分別降至 2015 年的 2.41%及 2016 年 的 1.39%。

(二)運輸

  運輸期間的 PHL 主要導因於運輸水稻的貨運情況不佳或不合適。糧損發生在運輸鏈,亦即水稻從收穫機轉移到貨車、從稻田運輸到中央收集區、中央收集區對稻米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從中央收集區運送稻米到碾米廠的過程。過去從稻田到碾米廠的運輸鏈中的糧損基線為 6.0%,但在 2015 年僅 1.10%,2016 年再降至 0.63%。這主要是由於引進了良好的封閉式運輸系統,使得運輸鏈的 PHL 有了下降趨勢。此外,確保從稻田到工廠的運輸過程的適當操作,也降低了損失率。

(三)烘乾

  水稻乾燥過程的損失,主要發生在濕稻穀收集處理期間。損失可歸因於收穫後乾燥過程的延遲、預粗選系統的效率低落,以及在乾燥過程中使用了不適當的參數,例如溫度、穀層厚度和空氣流動等。烘乾造成的大部分損失來自烘乾機使用不當、缺乏維護和技術知識,導致乾燥程度不均和稻米胴裂。稻米乾燥過程的糧損尚包括乾燥品質,如稻米完整粒、碎粒和碾米回收率。相較於1985年水稻乾燥過程的基線損失率 3.50%,目前的損失 量顯得微不足道(2015 年為 0.37%)。在 2016 年,稻米乾燥過程的損失率在KADA 地 區約為 0.12%。總體而言,目前的數據顯示,水稻的生產品質比數量損失比率更受重視。

(四)碾米

  碾米過程中的 PHL 可能來自多種因素,例如處理不當和機械效率不佳。碾米作業過程若處理不良會導致大量撒漏。若機器的性能不佳、輸送帶系統效率低下,從脫殼、去除麩 皮、碾白和稻米分級各階段轉移過程,都會發生撒漏現象。相較於基線損失 6.0%(1985 年),2015  年水稻碾米的損失率為 2.4%,2016  年約為 3.05%。

(五)儲存

  儲存過程中的損失通常受到儲存技術的影響,而穀粒變色等品質劣化也會降低碾製後的稻米品質。商業碾米廠的普通作業儲存方式,比起使用密封袋或氣密式儲存技術,稻米的品質下降甚多。研究指出,存儲期間的蟲害對稻米品質和產量都造成顯著的損失。儲存期間的 PHL 主要以稻米的外觀品質和單位容積的昆蟲數量,評估儲存期間的收穫後損失,結果發現與 1985 年的基線損失 10.0%相比,2015 年為 1.20%,2016 年為 2.71%。

四、結論

  收穫後相當程度的糧損影響馬來西亞的稻米和糧食安全。收穫階段的損失是馬來西亞稻米產業的收穫後糧損的最大因素,其次為運輸過程中的損失、碾米過程的損失和儲存期間的損失。適當的收穫後管理使糧損大幅降低,從而提高了馬國的稻米總產量。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8-23: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