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當海梯田遇上生態地景藝術

文   林務局 王佳琪 ‧ 夏榮生

壹、前言

  臺灣東海岸緊臨太平洋的水梯田,今年暑假出現一張仰望天空的臉,在金黃的稻浪裡,吸引遊客駐足欣賞,那是藝術家拉飛邵馬(LafinSawmah)利用漂流木創作的藝術作品。拉飛有著童年跟著阿嬤穿梭田埂的回憶,對照 30 多年來,看到東海岸人口外移,稻田荒廢,在大環境中產生的失衡態,使他覺察自身文化的危機感。在他心中始終記著耆老們傳承下來的叮嚀:「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啊!你們要以謙卑的姿態守護山林、海洋,敬畏大地。」是的,這就是農委會林務局今年舉辦「米粑流濕地藝術季」想傳達的精神,藉由藝術修復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花蓮縣豐濱鄉水梯田生機再現的過程,不是偶然,是一群人對土地默默耕耘奉獻的故事。

貳、港口部落水梯田生態復育計畫

  花蓮縣豐濱鄉的石梯坪是海岸階地,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此地也是海岸阿美族的傳統領域。原本以採集為主的在地族群,在與漢人交流後,約於 19 世紀開始耕作,並逐漸轉變為以水稻為主要糧食來源,因應當地依山傍海的特殊地形,開墾出特殊海梯田地景,從花蓮新社一直連綿到臺東成功地區。當時農耕社會的運行,是以家族力量、換工互助制度(mipaliw)來維持,也因應水田的灌溉需求,開掘山泉灌溉水圳,成立了家戶巡查維護的水圳組織,是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模式。然而,在70 ~ 80年代,社會經濟結構開始偏向工業發展,務農失去經濟支撐的優勢,港口部落年輕人外流, 部落失去了重要的勞動力,使原本共同維護的水圳組織崩解;灌溉水道在無人維護的情況下,崩塌並失去供水功能,水梯田也因此荒蕪,許多連綿海岸的水梯田更因東海岸開發而被買賣或改作他用。

  水梯田多為水田溼地與森林兩個生態系的交會帶,邊際效應使其擁有比單一生態系更豐富 的生物多樣性,在水土保持、水資源涵養、文化保全等方面都有極為重要的功能。「森林—聚落— 梯田—溪流」共構而成的農田溼地生態系,蘊含了人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是臺灣極具特色的自然人文地景。因此水梯田的荒蕪也代表生物多樣性的危機。

  西元 2010 年,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第 10 屆締約方大會,通過認定「里山倡議」為一謀求生物多樣性和人類福祉雙贏之有效方式。鑒於國內水田與相關水圳與埤塘等附屬設施均屬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所定義之濕地環境,且「農田生態系」亦屬野生動物保育法中明訂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之一。林務局 98 年起參照國際里山倡議架構,針對國內具有生物多樣性保育熱點及文化地景保存價值卻面臨陸化或劣化之水梯田推動復育工作,促進農業生產環境友善利用和自然資源循環使用,發揚原住民文化人地倫理與生態智慧。

  港口部落水梯田的復育及友善生產推動,為林務局的復育計畫之一。在復育之初,由靈魂人 物、港口部落的舒米如妮女士協助號召族人,推動水梯田生態復育,並以「海稻米」作為梯田復耕之稻米品牌,且應用部落傳統作物之大葉田香、輪繖草等開發文創品,提升農村生產價值和文化價值。這段由林務局與部落居民合作,將水源引回田區,回復友善農業生產及特色文化地景之過程,喚回部落居民珍惜自我土地的意識,其故事被改編並拍攝為電影《太陽的孩子》,於 104年 7 月上映,獲得社會好評,其電影主題曲「不要放棄」亦獲 105 年金曲獎原住民最佳歌曲。

  林務局 106 年度除持續進行濕地生態復育外,並與台灣好食協會合作,進一步導入部落的人力資源及培養志工團隊,規劃水梯田生態環境展示空間,期透過部落傳統文化與原有生態知識結合,深耕培力社區,亦將於水梯田區種植香茅草,以恢復傳統香茅精油產業及傳承提煉精油的傳統高腳屋建築技術,讓水梯田共同成為部落文化傳承的平台;同時結合水梯田之產出食材及傳統技藝,串連部落特色旅遊及活動,增加部落居民於農田參與及導覽培訓。尊重部落生活,配合部落特色,讓石梯坪水梯田的復育兼顧生態、生活、生產的三生共存,讓里山倡議精神實踐於人文及自然資源豐沛的石梯坪地區。

參、藝術開啟人與自然的對話空間

  在水梯田復育成功後,林務局也思考如何將友善農耕、生物多樣性的理念推廣與社會大眾,如何協助部落行銷海稻米品牌。此方面,借鏡國外以藝術做為人與自然的媒介的方式,參考聞名國際的大型藝術祭如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以農田作為舞台、藝術作為橋樑,連繫人與大自然;透過藝術的力量、當地居民的智慧及社區的資源,振興日漸凋敝、人口外流的日本新潟縣越後妻有地區。日本「瀨戶內大地藝術季」則串聯瀨戶內海的小島,藉由藝術家的在地創作,串連起人與人的情感及帶動當地的觀光產業發展。

  水梯田是生態復育及農耕文化保存的農作舞臺,也可以是人與自然對話的空間。林務局基於港口部落水梯田的生態與景觀逐漸回復,為讓人們重新認識港口部落豐富的生態、文化、藝術 底蘊,於民國 100 ~ 101 年辦理「水梯田濕地生態環境裝置藝術展與音樂季」,邀請在地藝術家進行環境藝術創作,述說水梯田原住民土地倫理之理念,首創國內稻田友善生產結合生態藝術創作的案例。經過 5 年的持續友善耕作的推動,港口部落水梯田的復育經驗已延伸到東海岸復興、吉埔巒、靜浦等部落。

  為呈現多年的水梯田友善生產成果,林務局再於 106 年推出「米粑流濕地藝術季」,係以「互助而後美好」為主題,共有 11 組國內外藝術家參與。活動理念係從里山精神出發,以水梯田為舞臺,藝術做為橋樑,結合環境復育及美學表現,透過藝術看見人對土地的認同,由藝術敘說「社會-生態-生產」的互助關係,傳遞水梯田濕地復育的重要性及生物多樣性之美學價值予社會大眾。

  藝術家撒部.噶照為港口部落的人,作品「輕輕落下的種子」創作源起,是他看到在廣大的石梯坪水稻田間,似乎還缺少可短暫休憩的地方,所以撒部搭建了一個可休憩之處,讓農人、族人、路過的人,都可以坐下來休息,看看水田、欣賞風景、感受土地與自然的美好,將作品化做一顆滿心感謝的種子,感念在地居民沒有忘記與土地的連結。

  藝術家安君實作品「謝謝你把我種下」,創作媒材為竹子、漂流木、鋼筋。這顆充滿感謝的 種子,感念居民沒有忘記與土地的連結,讓曾荒蕪的稻田充滿生氣,繼續餵養人們、滋養土地。向上伸展的葉子,象徵新生命的開始,往下垂落的葉子,將成為土壤的養分,讓生命生滅不止,人們也與土地共生共存。

  匈牙利的藝術家 Eva Bubla 作品「向祖靈致敬」,以竹、藤、繩、毛線為創作媒材。向祖靈致敬是一個為石梯坪量身訂製的作品,反映該地的自然與社會,以及文化認同的裝置藝術。原本家家戶戶都有的傳統的漁笙,顯示本村傳統曾靠補魚維生,如今巨大的漁笙,以代表港口部落八大年齡階層的 8 支竹桂,穩固地佇立於地上。部分漁笙的外表,以當地居民的編織及作品,以及在竹片上寫給祖靈的訊息取代。邀請大家駐足緬懷家園、海洋、大地及山林。

  藝術家鄧敦方的作品「Ciyasepong」,以竹子、漂流木、部落生活用品為媒材。利用流水使木頭配合槓桿原理,將放置於容器中的稻米敲打去殼,因為水流下時發出「加嘶」及敲擊到容器時「碰」的聲音,因此也可叫「Ciyasepong」,意味透過自然水流與族人智慧,發出的聲響也可以使野生動物不敢靠近,保護農作,展現人與自然在生活步調中完美的諧和狀態。

  本次藝術活動總召集人舒米如妮表示:「米粑流(Mipaliw)是阿美族語「互助」的意思,來自臺灣各地的藝術家在駐村創作期間,和部落有良好的互動及協力創作,建立起深刻的友誼,石梯坪除了以友善環境的海稻米為名,更可透過藝術創作將讓地方展現更為多元豐富的景觀特色!」。

  一手推動水梯田復育計畫誕生的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對於部落的轉變,相當感動,他表示:「約 30 多年前,還是學生時,至東海岸旅遊,對當時的水梯田美景印象深刻,可惜後來廢耕,因此 5 年前因應國際里山倡議趨勢,林務局與港口部落一同復育水梯田,還有花蓮農業改良場及東華大學等相關單位的陪伴,讓稻浪,海浪共美的文化地景,與藝術地景的結合,走出另一種永續生活的模式。」

  106 年的藝術季由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統籌辦理,除藝術作品之外,並辦理「撼動稻浪音樂會」、「MISALAMA 來玩市集」與「行走部落輕旅行」等活動,讓遊客透過更多元的方式認識海稻米的故事。藝術季展期雖至本年度 10 月 30 日,然而展期結束後,部分作品仍會留在部落, 以不同的方式呈現,遊客仍有機會欣賞。

肆、結語

  生態地景藝術是人與自然及傳統互動的媒介,因為回歸自然一直是人內心最深沉的渴望,所 以我們在勞勞碌碌的生活中,總是想在天涯海角找一方幽靜之處,重新感受生命的純真與自然的美好。手作技藝更是先民透過實作經驗中觀察、試錯而長久累積的知識體系,藝術季創造一個互動平臺,以濕地生態與地景為基礎,藝術美學為導向,藉由阿美族的文化角度和生態觀,呈現石梯坪水梯田濕地多年復育的成果,透過藝術找回部落的傳統文化,以及人對土地、對家的認同,重建部落里山、里海精神生活的樣貌。除了港口部落的水梯田外,臺灣許多農村同樣面臨全球化帶來的產業結構變遷問題。政府與民間致力保育工作多年,而保育最終的目的是資源的永續利用,友善生產是一條通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未來如何讓人身處自然,又與大自然產生更緊密的連結,聽見土地的話語,守護我們的地球母親,是我們持續努力的方向。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9-19: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