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馬聿安╳馬聿平╳陳惠琪─從互助、共好中,打造臺灣農業未來

文圖   余世芳

  創立「九厘米」與「十八麥」品牌的馬家兄弟,哥哥馬聿平為了學習農場經營與了解大規模機械耕作,曾遠赴澳洲農場打工 1 年,弟弟馬聿安大學三年級時立志從農,由於堅信「知識就是力量」,一路取得農學博士學位;陳惠琪經營「純淨農產供應社」,透過社群網站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距離,這三人因理念相近而合作,後更因陳惠琪與馬聿平締結連理,形成緊密的團隊。

務農的理想,從九厘大的農地出發

  她趁著趕工前的短短時間,引路導覽住處附近的一片薏苡田。臺灣本土產薏苡自給率不到 10%,因此農委會在 2014 年即將本產薏苡列為進口替代作物,而馬聿安兩兄弟除了致力於本土小麥復育之外,再度結合契作農友以「水耕」方式共同栽種約 2 甲地的薏苡,期盼未來市場上消費者不會只有進口薏仁唯一的選項。

  「其實他們是從稻米起家的。」陳惠琪這麼說。根據馬聿安的敘述,從 2008 年下半年開始,仍在研究所就讀的他與哥哥,藉著祖父留下的一塊 9 厘大的田,以有機農法栽種水稻,一開始就決定打出「九厘米」這個自有品牌。

  8 年前的市面上,並不像現在有那麼大的自有品牌小包裝米的胃納量,兩兄弟的決定以當時環境來看,可說相當大膽,但馬聿安認為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他看到的是, 隨著小家庭增加、食米量減少、對米的品質要求愈加精緻的未來趨勢,「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是正確的作法。」

  不過,早在他們以專業農角色種稻之前,馬聿安的第一個農作物是栽種在老家頂樓的小番茄。雖然貌似業餘,但從運土上樓,再到架設自動灑水設施以便進行滴灌與自動給肥,甚至去各處觀察其他農友搭棚架的作法,「我可是認認真真地把它當一件事情去經營。」

  而從收穫的喜悅中,他也體認到,「種田,不能只是將東西生產完而已,它是有其他意涵的。」繼而影響到之後推出的「九厘米」品牌,運用「我的理念與哲學觀」,傳遞需歷經  120 天才收成的作物。

從溫室到蔬菜箱,不斷突破困境求取新生

  不同於馬家兄弟的雜糧種植,陳惠琪初次務農就直接切入設施栽培。多年前,離婚的她,帶著女兒回到臺中娘家,找到娘家附近一塊一分大小,夢想著能自食其力開墾出 一片生產各種蔬菜的「綜合農場」,與並宅配自家作物的蔬菜箱。

  當時陳惠琪栽種的蔬菜包括薑、蘿蔔、地瓜、秋葵、紅蘿蔔、葉菜等,每週可出 8~10 箱蔬菜。但她發現品項多,實務上並不好管理,且還常擔憂起客戶收到她的蔬菜箱,沒有豐富的感覺。

  當這些煩惱還沒有解決以前,陳惠琪就遭遇了颱風侵襲,田裡作物損失一大半,只剩下秋葵與山茼蒿倖存下來。正苦惱不知如何出貨時,得知其他農友也在抱怨農田的作物所剩不多,她靈光乍現,想說那何不把各自存活下來的蔬菜湊成一箱賣出,甚至顧客反應良好,讓她意外地開展出集眾農友作物於一箱的蔬菜箱經營模式,能有機會以一己之力與其他小農「互助、共好」,她坦言這是當初從沒料想到的成果。

生產者、消費者與自然的三角互助關係

  陳惠琪與農友的合作關係,不僅只是蔬菜箱的協力販售而已,她花費心思、時間拜訪這些農友,並為他們書寫下各自的故事,增加他們的曝光度,從而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

  而當她轉身面對客戶時,將她從菜市場賣菜阿姨那學得的蔬果保存方法,匠心獨具地用包裝體現出來,並貼心地教導新手媽媽認識食材與料理。站在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她既扮演起聯繫的角色,亦讓兩者因她提供的服務都能「互助、共好」,而這也是她為何會如此認同馬聿安的理念與哲學觀,也一同投入生產行列,並將所生產的農作物,一同納入蔬菜箱的品項。

  馬聿安曾提出「毗耕計畫」的構想,認為農業生產者、消費者與自然這三角關係應 連結起來,從而達成彼此互相幫助的目標。在種植水稻的經驗中,馬聿安發現,原本一開始只在 9 厘大的農地上以不施灑農式務農,但鄰田的農友因尊重他們的停止用藥,漸漸地,隨著他們耕作與農地面積不斷擴大,不用藥的農地也增加,他曾估算每分地生產的稻米量以及銷售個小家庭可換算成幾碗飯,「餐桌上代表了信任。」也就是說,「種小小就有那麼多人、那麼多家庭,因為你環境,也吃到好吃的米。」

  馬聿安提到臺灣農業技術能透過越光米雜交過程,克服越光米的高光問題,進而培育出米粒較大、較飽滿也較高的「臺南 16 號」品種,投入這的種植,不只是因為好吃,「而是背後代表的進步性。」消費者從一碗飯中,就可以看到臺灣農業的進步。

  從產地到舌尖,這條能提供「美好食物經驗」的路徑,正是他們所要積極營造的,為了 讓消費者願意吃臺灣農產品,馬聿安特地在中興大學圖書館中翻找史料與參考書目,並飛到美國、日本與澳洲觀摩如何研磨麵粉。之後,他憑著所學,自行組裝出一台磨粉機,除了生產全麥麵粉,亦磨製只取小麥胚乳、用途更廣的「白麵粉」。也因這台自製磨粉機可研發與比較不同品種麵粉的差異,他們的小麥田除了栽種市面上可見的「臺中選 2 號」,更試種了其他 6 個小麥與 2 個大麥品種,未來量產後, 消費者將能品嚐到更多口感的臺灣麵粉。

從農不簡單,打造良好環境,生產者永續相傳

  從農之路並不輕鬆,對於有心投入農業生產的新手,無論是小規模生產或大規模機械化耕作,陳惠琪建議首要之道是須先弄清楚市場需求、銷售管道與成本控制,若不做足這些事前功課而一股腦栽進農業,「那就太天真了。」而她更建議,在經營自己農場之前,暫且擱下想要創業當自己老闆的心態,可以先到既有農場實習,才能體會與學會真正的農業工作。

  馬聿安自認是一個保持不斷自省、思考的人,讓自己的論述完整才有力量,他希望讓大家知道,「農業不應該只是簡單地栽種、採收、價錢、溫飽而已。」即使是在商業行為中,它也承載了「我要告訴消費者的理念。」

  而從農這麼多年下來發展出的科學化、商業化方法,馬聿安認為,「這些都指向一個目標,我們怎麼讓未來的農業環境會更好。」對於一個仍要奮戰 30 年的職場生涯,他希望這個產業能愈來愈進步,如此一來才有新生代願意接續發展,「我們很看重這件事,就是生產者的永續!」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106-09-22:6,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