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春分(國曆3月20或21或22日)

春分-春季過了一半,陽光直射赤道上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晝夜平分
想像一下太陽是在此圓的正中間
二十四節氣在地球公轉軌道的位置

 

節氣與農業

  「春分日夜對分」,白晝時間漸漸增長,農家子弟必須早起下田操作。春分時節氣候變化大,氣溫不穩定,因此人或作物極易於此時生病或感染病蟲害,如果下雨,人們才會注意到天氣的變化,增減衣物不至於生病,也會進行病蟲害防治,作物則生育良好。

節氣與漁業:參見驚蟄

  台灣西部海域之等溫線逐漸往北部移動。 而四湖外海捕獲之童尖、嘉腊都在同等溫線之附近,鯛類魚族,又隨水溫之上昇繼續往北洄游。

  鰹類係屬赤道附近終年棲息之魚類,也可在赤道終年產卵,在台灣東部每年從四~七月為鰹魚之盛產季節。

  鰹魚係活躍魚族,每年三月就開始由菲律賓東方海域出發作產卵及索餌洄游。一支循黑潮主流北上,一支循支流進入台灣南部海域。魚族之洄游常依適水溫在進行,與氣候有很密切之關係。

節氣與民俗

  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開闢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台灣漳州籍人士都信仰祂。 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弁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 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 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為守護神, 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節氣與諺語

  • 春分,日暝對分:春分日晝夜各為十二小時。
  • 春分前好布田(插秧),春分後好種豆:這是台灣北部地區的農業現象,南部則比較早。
  • 春分落雨落到清明:春分多雨。
  • 春分有雨病人稀,五穀稻作處處宜:春分時節農作物成長正須雨水滋潤。
  • 二八月亂穿衣:農曆二月、八月,氣候冷熱變化多端,故有亂穿衣現象。

節氣與種植

北部:苦瓜、蕹菜、肉豆、田薯、薤菜、蓮藕、水芋、山藥
中部:甘藷、田薯、薑、杏菜、水芋、蔥、胡瓜、蓮藕、落花生、肉豆
南部:豆薯、莧菜、落花生、莿瓜、肉豆

資料來源: 二十四節氣與農漁民生活(內政部與中華民國農訓協會編印)
  「臺灣生活圖曆」(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遠足文化共同出版)
田園之春叢書-臺灣二十四節氣

 

  • 回上一頁
  • 94-04-08:6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