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營成功典範~莊泰琳
文.圖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盧子淵
「96年」是讓莊泰琳農友的生命日記充滿酸甜苦辣的一年。
他原本是電腦門市人員,每天的生活有大量的時間埋首於門市的一角,從事著腦力激盪的工作,這樣的日子過了六年,有一天忽然發現自己最想要的不是這樣的生活,反而想起家鄉最熟悉的土壤,有陽光的土地,那是陪伴他成長的溫度,當下就決定返回家鄉,重新開始『心』的生活。
廣蒐農業資訊 確認營農作物產業
在剛回嘉義的時候,一開始他跟著許多農業前輩邊做邊學,一邊觀察當地的土質以及氣候,思考去種植什麼樣的作物,如何提昇作物品質,後來發現當地栽植的蔬果不外乎是甜椒、苦瓜、小黃瓜和西瓜,而這些農產品的銷售管道受限於傳統運銷通路,農民的獲利很難再增加,他想要的是精緻農業,創新行銷通路,開拓新的市場。
信任專家 標竿學習 快速累積農業知識
96年的某一天他在網路上被漂鳥課程內容吸引目光,認為可以幫助自己營農的栽培技術,所以立即報名參加台南場主辦的琵鷺營,也幸運參加第6梯次研習,在課程中學到很多農業新觀念,其中最讓他感動的是 “ 番茄達人”太保蔬菜產銷班第13班陳進益班長的授課內容,於是在課後積極去陳班長的農業設施學習,更清楚瞭解設施栽培作物的相關知識,並設定自己的未來目標,96年底開始在自己的農業設施內栽培第一次的小果番茄。
鎖定目標市場 建立個人品牌
在行銷通路上他是以送禮為主的分級包裝禮盒模式,直銷宅配到府,讓消費者以低於市價直接取得優良品質的農產品,而生產者也增加收益,達成雙嬴。為了區隔市場,莊泰琳在97年底通過產銷履歷驗證程序取得證書,不但提高品牌知名度,也增強顧客忠誠度,回購率不斷增加,至目前為止,產品還是供不應求,他的營農經驗及模式值得讓想投入設施農業的其他農民參考。
(原刊載:台南區農情月刊第152期98年2月)
莊泰琳

莊泰琳的吉庄溫室精緻農園
![]() |
![]() |
98-02-19: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