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惜羽毛 誠信傳家 玉里鎮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曾國旗
文/圖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玉里鎮為花蓮地區種植水稻面積最大的鄉鎮,由於鎮內無工業及人為污染,氣候條件適宜,所生產稻米廣受全國各地民眾喜愛。而玉里鎮稻米(有機米)產銷班第一班則是該區唯一生產有機米的產銷班,配合著良好的環境、優良的栽培技術及嚴謹的生產履歷制度,其稻米品質一直名列前茅,而當中最重要的靈魂人物,就是書記曾國旗先生。
對農業充滿熱忱、真誠與想法,是曾國旗先生給人的第一印象。雖然家裡務農,從小也就隨著家人下田幫忙,不過長大後轉而就讀建築科,畢業後也進入建築事務所,並準備建築師的考試,但此時卻發生父親曾文珍受傷的意外,於是國旗毅然決然的回鄉協助父親從事農業。
產銷班早期栽種水稻仍以一般慣行栽培為主,直到有一次接受本場當時的黃場長山內邀請,開始進行小面積的有機水稻栽培試驗,這也是曾先生致力於有機農業的發跡。於是在班員們同心協力下,有機水稻栽培面積一直慢慢的增加,直到今日 30 多公頃,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曾經發生班員不配合、受鄰田污染等事件打擊,但是曾先生憑著自己的堅持及家人的鼓勵,將有機米經營步上軌道,在 92 年通過「財團法人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有機農產品驗證、 95 年獲得「十大經典產銷班」的殊榮,並於 97 年取得產銷履歷農產品 (TAP) 以及全球良好農業規範 (Global GAP) 驗證。
回想當初為什麼要從事有機水稻栽培,曾國旗先生秉持著「好好保護自然,留給下一代好的環境」。一般慣行水稻栽培,使用許多的化學肥料及防治資材,容易造成環境的負擔,影響生態。而有機栽培的水稻,則完全排除化學資材污染,就算是田間雜草叢生,也絕不使用化學藥劑,一律人工除草,因此在曾國旗的田間,常可看見鳥類築巢、蜻蜓蝴蝶飛舞其中,生態景像非常豐富。
除此之外,為了讓產品品質均一、降低生產成本,曾先生在栽培過程中採用統一管理模式,不論是整地、插秧、施肥、施用防治資材由班上統一採購並施用,同時為了彌補班員年齡層過高,所造成之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班員間也會彼此支援。由於品質的均一,可避免品質的差異而造成銷售上的困擾,目前在銷售上以里仁超市及宅配為最大宗,並且配合部分百貨超市的販賣。日前更是受到陸協碾米工廠股份有限公司-米屋系列產品的親睞,在鴻海集團郭董事長台銘的婚禮上,被選為台灣地方特色米伴手米禮盒之一。
在花蓮長大的曾國旗表示,花蓮是個擁有好山好水的地方,為了讓土地能夠永續的經營,需要大家一起努力,雖然他所能夠出的力量很小,但是他願意盡微薄之力守護這塊土地,也期待透過理念的傳達,讓更多的民眾與消費者能鼓勵並支持他們。 ( 原刊載:花蓮區農情月刊第 104 期 98 年 3 月 )

曾國旗 先生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