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與生活

    友善列印 將另開新視窗

全站搜尋

活出快樂、吃出健康~大媽有機農場


文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黃惠琳
圖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黃鵬戎

從上班族到農婦,「大媽」劉淑芬一腳踏進有機農業世界,完整地詮釋了農業生活所帶來的健康、歡樂與滿足!

電線桿圍成的有機農場

位於台南縣柳營鄉的大媽有機農場,給人的第一眼是「好多電線桿呦!」。場主劉淑芬原來任職於電腦公司, 93 年因姨婆及公公相繼罹癌,想要取得乾淨清潔的蔬果農產品,加上家中田地荒廢已久, 94 年便辭去工作,開始投入有機農業生產。劉淑芬靦腆地說,剛要投入有機工作時,剛好有朋友在工務單位要淘汰一批電線桿,她就要了過來當作農場圍籬,加上鐵絲網等材料,就花了她 30 萬元的積蓄,卻也成了當地的奇景。

愛心商店 提供轉機

一個農業門外漢的第一次嘗試,居然是在五分八的土地上種了 12000 顆高麗菜,不用任何肥料及農藥,就放任它自由生長。到了收成期雖然田間雜草叢生,但高麗菜也長得不錯,然而完全不知如何販售,只好請慈濟的師兄姐來採收及分送大家。輾轉間高雄里仁商店得知訊息,前來協助銷售,居然也讓她有了 2 萬元的收入,並鼓勵她繼續往有機的方向努力。

後來她選擇種洋香瓜,原因是自家人愛吃!同樣的,因為不諳農務,感染露菌病使得瓜不甜,里仁商店再次伸出援手,店長說,顧客願意買來沾糖吃,因為可以幫助農民。

努力成長 凝聚向心力

劉淑芬 95 年開始到台南農改場參加有機農業經營管理班,到桃園、台中農改場上有機農業課程,並透過網路搜尋閱讀相關資料。田區的規劃、排水等都是夫妻倆人共同的創建。劉淑芬表示,她越來越喜歡到田裡,假日連小孩都會分派任務一起工作,對凝聚家人向心力與感情非常有幫助,「連田間都有小鳥固定來幫忙吃蟲,而且還跑進去田畦塑膠布的洞內去清除壞蟲」她笑著說。

3 年前種出可以賣的番茄時的喜悅,讓劉淑芬衷心地把作物當作家人來照顧。離開光鮮亮麗的日子,她發現原來生活可以更簡單、更快樂,身體能更健康、更好睡。孩子會主動幫忙,父母可以作好榜樣,對自然界可以多一點包容心,留ㄧ些果實給鳥兒吃。她認為有機農業需要有年輕人加入,但是要有先苦後甘、務實的觀念,有機農業是良心事業,「想要賺錢不要來做有機」,相信老天會願意賞給有心人一口飯吃。

有機農業不僅挑戰農民的毅力與決心,我們更看到一群為這些農民提供機會的商家、及為農民帶來鼓勵與希望的消費者。讓我們為這些人獻上誠摯的敬意與感激!

樂觀進取是劉淑芬往有機農業邁進的動力

樂觀進取是劉淑芬往有機農業邁進的動力

( 原刊載:台南區農情月刊第 155 期 98 年 5 月 )


回上方 回上一頁
98-05-13:2,144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網站資料開放宣告/本會位置圖/各縣市動物保護申訴電話/緊急災害聯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