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健康種苗的推手~梅山合作農場周煌鈞
文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黃惠琳
圖 /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黃鵬戎
梅山合作農場場主周煌鈞,以獨到眼光,拉高茂谷柑商品價值,進而成為柑桔健康種苗的推手,他的一步一腳印,正是台灣農業由生產、運銷,轉型到技術層次的演進紀錄。
專業高學歷 投入合作農場
周煌鈞擁有淡江財稅系的高學歷, 73 年退伍後曾在台北工作半年,剛好碰到合管處招訓,以第一名考上農場專業人員訓練,從此踏入農場經營管理之路。回鄉後個人的農業生產,從種植椪柑、柳丁、番石榴起步,後來考慮番石榴的收益雖然不錯,但工作量繁重,又跟柑橘類生產期衝突,因此決定專心管理柑橘果園,並兼辦合作農場業務。
所謂合作農場,就是弱勢農民利用合作組織,形成一股力量,共同進行資材採購、農產品出貨及運輸等工作。梅山合作農場採股東制,在拍賣價格扣除運費、紙箱等費用後,將收益直接回饋給農民。
周煌鈞回憶,早年柳丁種植盛期,曾一天出貨 1000 多箱,並嘗試過共選共計,但是經過無數次失敗經驗,最後仍採個人小代號單獨計價,然而因為拍賣價格完全公開,賣得好的農民仍具有指標作用,可帶動其他農民仿效學習。事實也證明,梅山合作農場的柳橙拍賣價格,通常都比其他地區為高。
開發新商品 策略拉抬價格
最早將茂谷柑推上檯面,搶得先機的就是梅山合作農場。當初周煌鈞推廣社員種植茂谷柑,並召集農民以次序出貨方式,一開始一天僅出貨 5 件、 20 元 / 公斤,逐步推廣產品、打響知名度,價格也逐年倍升,由 50 ~ 60 元 / 公斤,隔年 100 多元 / 公斤,再翌年 200 元 / 公斤,最高產時期,該合作農場的茂谷柑佔全國 8 0 % 供應量,為農民創造極高的收益。
推廣無毒柑橘種苗
業界都知道,黃龍病是柑桔樹的絕症,屬於系統性病害,會導致樹勢衰弱、葉片黃化、鬚根腐爛,且會透過昆蟲或器械傳染。台灣大學蘇鴻基教授是黃龍病權威,他的檢驗及脫毒技術,使得台灣在柑桔黃龍病研究獨步全球。柑桔無病毒母株的培育耗時費力,需要龐大資金,目前僅有農試所嘉義分所在政府資助下,設立柑桔果樹無病毒苗繁殖圃。
周煌鈞起初也只是玩票性質,後來發現具有發展潛力,便闢建 400 坪 溫網室,開始進行無毒苗生產。他評估採穗母株需要較大空間、管理成本高,又需要通過無病毒檢測,不如買穗划算,因此該場主要進行砧木的養成,從種子育苗盤播種、移植穴植管、移植黑軟盆,耗時 2 年,再向農試所嘉義分所購買柑桔母穗進行嫁接,培育 1 年後才能出售,因此一株柑桔無病毒種苗的生產須耗時 3 年。
計畫生產高品質苗木 前景看好
周煌鈞自行開發的盆高較深之黑軟盆,使得砧木根系生長強健,種苗存活率高,廣受歡迎,因此售價也較一般種苗場高。苗圃聘請員工 2 人,採計畫生產,平均一週約有 5000 棵的接穗量。也因為以苗管方式生產,操作方便,相對彰化田尾地區 ( 砧木以種子直接灑播土地栽培 ) ,出貨管理上較為機動。目前配合政府柳丁廢園政策,已很少生產柳丁苗,主力產品以椪柑、桶柑、茂谷等為主,最大客戶是台中縣東勢、石岡、豐原等地區農會。
周煌鈞認為,台灣有 3 萬多公頃的柑桔類果園,就算只更新果園,所需的種苗量也很可觀,因此前景仍看好,近年又擴建 400 坪 溫網室,以因應將來的需求。周煌鈞的個人奮鬥歷程,正是台灣農業進化的寫照-勤奮、踏實,又充滿堅毅的生命力!
( 本文僅刊登部分圖片。原刊載:台南區農情月刊第 163 期 99 年 1 月 )
周煌鈞的柑桔無病毒苗圃
農場進行選果分級作業
自行開發之黑軟盆
種苗根系生長強健
![]() |
![]() |
99-02-03:5,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