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海鮮遇到冰開始─蝦冰蟹醬 薛麗妮
文 / 小凱
圖 / 陳吉鵬
海洋創意冰品「蝦冰蟹醬」讓薛麗妮一夕成名,然而,創業畢竟是辛苦的,一路走來,有成功也有挫折,但她始終以正面態度積極迎接挑戰。這一切,全部是因為擁有一顆深愛著基隆與海洋的心。
如果不是因為參與了永續就業工程,協助 80 位失業勞工微型創業;如果不是因為從小生長於基隆八斗子,對海洋有著一股難以割捨的熱情與疼惜;如果不是因為寫過一本《一百家剉冰店評鑑》冰品專書……或許就不會有現在的「蝦冰蟹醬」。
發揮創意,海味也能入冰品
從海洋大學航管系畢業後,薛麗妮便致力於地方文史的研究,以及社區營造的推展,擔任過海洋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和雞籠文史協進會總幹事,「創業」原本並沒有在她的人生規劃當中。但是,希望能夠學會如何經營事業,「以自身經驗,來幫助別人」的她,在認真思考過後,決定身體力行,親自嘗試微型創業。於是,她綜合了過去經驗並重新發想,希望能夠結合最熟悉的海洋,以及曾經研究過的剉冰,開一間前所未有的海鮮冰品店。
剛開始的時候,她連冰怎麼做都不知道,然而,在不斷嘗試、詢問與學習之後,終於讓她在 2003 年夏天完成夢想,推出國內首見的海洋冰品,而特殊的蝦冰、墨魚冰、海苔冰……更是立刻受到各大媒體注意,採訪邀約幾乎不曾間斷,甚至連國外媒體也聞風而至,上門的顧客更是絡驛不絕。蝦冰蟹醬甫開張,便在一夕之間打響了知名度,也讓薛麗妮嘗到成功的滋味。
做了生意,才真正開始學習做生意
「成功來得太快,讓我不夠謹慎,一下子投資太大。」薛麗妮說,因為 2003 年是暖冬,冰品一直都賣得很好,所以 2004 年她決定到台北展店。不巧的是,那年剛好遇到颱風眾多,而且都是在假日襲台,再加上那年的冬天又冷,讓生意不如預期。
雖然當年的台北展店計畫並沒有成功,但這樣的經驗反而讓她更深思熟慮,對於經營,也有了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她考慮到冰品會有淡旺季,再加上有不少人一聽到海鮮冰就直覺一定會有腥味而不敢嘗試,所以,她開始朝海鮮創意美食發想,並尋找適合在冬天享用的海洋美味,也因此研發出了「海鮮香腸系列」,其中的「飛魚卵香腸」咬起來還有卡滋卡滋的口感,相當特殊也相當好吃,更在 2007 年榮獲基隆十大伴手禮第一名。
接著,又研發出了多種口味的「魚軋糖」,並推出「海鮮水餃」,引進各國研發生產解凍後即可食用的「海鮮調理食品」,以及最適合拿來當零嘴的「海鮮休閒食品」……等商品。多元化的經營策略、琳瑯滿目的海鮮食品,讓蝦冰蟹醬開拓了更大的市場,經營之路也走得更穩健,未來還計畫推出「海鮮冰淇淋禮盒」,讓大家隨時都可以嚐鮮。
微型創業,幫大家培養一技之長
然而,薛麗妮並沒有因此停下思考的腳步。她發現這裡的石花凍與九份芋圓融合之後,有著非常不錯的口感和味道,因此再度進行研發,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品牌「冰博士寒天芋圓」。
而且,她還為這個既可以吃到石花凍顆粒,又可以嚐到芋圓 Q 勁的新商品,設計了一台小吃攤車,車上不但有冰的、熱的寒天芋圓,還有飲料海燕窩露,以及類似龜苓膏的海燕窩凍。這個 5 萬元即可創業的新品牌,已吸引了許多有意願的加盟者,現在正積極籌劃中。可以透過自己建立的品牌幫助大家微型創業,著實讓她開心不已。
薛麗妮說,創業以來,最令她感動的就是能夠將海鮮做成創意美食,讓許多人因為蝦冰蟹醬而來到基隆、報導基隆和認識基隆,當然還有八斗子。這,讓她覺得自己能對地方有所貢獻,也讓她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始終馬不停蹄的她,現在依然是雞籠文史協進會的常務理事,並沒有因為創業而忽略社區發展與文史研究;而且,她還考上了海洋大學海洋資源管理研究所,即將再度回到校園進修。從薛麗妮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真正深愛著家鄉、海洋和這片土地的人,是如何的努力不懈與付出。 ( 本篇僅刊登部分;原刊載:農業推廣第 273 期 98 年 6 月 )
薛麗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