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21世紀大陸地區糧食供需問題之探討

企劃處 林文傑

一、前言

  1994年美國世界觀察研究所(World Watch Institute)研究員Laster Brown發表「Who Will Feed China?(誰來養活中國)」後,大陸地區的糧食供需開始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因此,本文以淺析方式概述其內容要點如下,以期國人對此問題有所體認。

二、21世紀大陸地區糧食供需可能短缺的理由

   以美國為主的歐美先進諸國,對於耕地面積僅佔全球耕面積的6.7%(約9,500萬公頃,1996年大陸地區當局所公布之農業統計調查),在2030年時想要養活16億人(約佔當時世界總人口數的20%)是一件高難度的挑戰,而多數的學者專家對此嚴肅的問題,大多傾向悲觀,其主要理由為:

  (一) 生產方面來說

  影響大陸地區糧食生產的因素很多,大致上可歸納為自然條件及人為因素二大類。

  1. 自然條件:以乾旱為例,近10年來大陸地區每年平均有2,000萬公頃的乾旱受災面積,糧食所減產的數量因乾旱程度之不同而有顯著的差異,但每年糧食減產量平均超過3,000萬公噸;如將洪水、霜寒等天災受害情況予以合計,更能體會其受害程度不輕的慘狀。不巧的是,處於地球氣候失常現象愈來愈頻繁且愈嚴重,大陸地區因幅員廣大,各地自然環境有別的情況下,預估未來大陸地區因各種天災而減產的糧食量,每年均將超過3,000 萬公噸,此些減產的糧食每年最少可養活1.1億人(從1990年大陸地區每人平均糧食消費量為275公斤為換算基準)。此外,如果把大陸地區各地有降雨量不均、水資源分配不均等複雜的難題併為評估要項,更能體會出其前景勘慮。

  2. 人為因素:限制大陸地區糧食生產的人為因素很多,其主要者為:

    (1)耕地流失:在「任何國家或地區的各行各業的發展,均需要以屬資源有限的土地為立基之根本。」為數千年來人類從事社經活動的鐵律。就大陸地區而言,自1978年開始實施經濟改革起,其各行各業均呈快速發展為舉世所熱道的話題,但其所付出的代價是,每年平均約有20萬公頃(最少可生產90萬公噸的糧食)的良田被迫轉換為復耕不易的非農業用地,除了降低大陸地區糧食生產的潛力外,因土地綜合利用的規劃不當,或非農業污染等人為破壞,不但影響其糧食生產品質,亦對居民們的生活環境及品質,帶來或多或少的負面影響。

    (2)提升單位面積生產力的瓶頸不易突破:從近20年來大陸地區糧食增產的原因予以研析,可以發現單位面積增產的成果是提升其農業生產力的主力,也是處於耕地漸減的壓力下所必須採行的應變措施;但值得關注的是,其所採行多項的增產措施已逐漸出現瓶頸現象。例如現今世界各國優質稻米每公頃產量達到5公噸(或稻穀每公頃產量7公噸)的水準時,其單位面積產量的上升能力就呈現明顯減緩的瓶頸;而1990年代初期大陸地區稻米的生產,在化學肥料、農藥等的輔助下,其單位面積已逾4.5公噸;未來每公頃稻米生產量如果想要超過5公噸,其所需投入的財力、人力等,將比昔日所支付的成本多出甚多,惟從大陸地區整體性的財政支配、社經發展等觀點來看,似乎無法全部承受外;化學肥料使用過量等所產生的土壤劣質化或砂漠化的隱憂,更成為其糧食增產的絆腳石。

  (二)消費方面

  以下僅就影響糧食消費變化中之最主要的所得與人口數問題,予以概述:

  1. 所得高低的變化為掌控大陸地區糧食消費內涵的主角;當個人所得增加時,其稻米等主糧的消費量將呈趨減傾向,但對其品質的要求則呈提升的趨勢外,在魚、肉等較高價位的副食品方面的需求則呈漸增現象;此為眾所悉知的道理,擴增至一個地區或國家時,將顯現每一個國家或個人的糧食消費量、消費品質及其內涵的變化,與其所得高低息息相關。在大陸地區實施經濟改革前,其每人每年國民所得低於150美元時,每人糧食年消費量雖可達220-230公斤,但其中包括甘藷等藷類、大豆等豆類及主食用玉米等各種雜糧在內,而魚、肉、蛋、水產品等較高價位副食品合計的消費量,低於15公斤;至1990年代末期,其國民所得逾300美元時,其消費內涵呈現各種雜糧消費量劇減,米、小麥及供應飼料用的玉米、大豆等之消費量呈增加傾向外,較高價位的副食品消費量合計,已逾40公斤。換句話說,未來大陸地區糧食內涵,隨其國民所得增加,每人每年的主糧消費量可能趨減(註:1986年大陸地區每人主糧消費達290公斤為最高峰,而後呈逐年漸減的趨勢,1990年代中期已低於270公斤。)外,其餘均將呈增加傾向;而如何滿足此需求增加的量與質,正是21世紀大陸地區糧食生產與消費如何均衡所面臨的主要難題。

  2. 大陸地區糧食消費量可能不足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口的自然增加:由大陸地區人口統計年鑑得知,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1973年間,除1960年及1961年大陸地區人口成長率為負成長外,其餘的人口成長率均超過2.0%;而1974至1997年間,除1980年人口成長率出現靜止狀況外,其餘的人口年成長率維持在1.1-1.8%。換句話說,以1990年大陸地區人口114,333萬人為基準,如果至2030年止,其人口成長率均維持在0.85%以上的話,於是時之大陸地區人口數將超過16億人,為歐美先進諸國之學者專家對於其之糧食供需均衡問題,可能出現缺糧窘境旳主要證處。此外,如果將人類壽命延長(註:於2030年時,大陸地區人口數將比預估的16億人多),大陸地區農業勞動人口將出現老化現象等問題併入考量,更能突顯此問題的嚴重性。

  (三) 糧食進出口方面

  世界各國的糧食供需,除了以其國內的生產及消費政策為解決的基本方針外,常採經由國際進出口的手段達到供需均衡的理想目標。就大陸地區而言,實施經濟改革前,因採行糧票等嚴格的糧食統制政策,故其糧食進出口貿易資料相當缺乏,且可信度不高,所以現今的各種研究,均僅對其經濟改革後的糧食貿易進行分析,得知:

  1. 自從大陸地區實施經濟改革起至1999年止,每年雖有稻米等主糧外銷,但因其國內糧食消費內涵隨其國民所得之增加而有顯著變化的影響,致使小麥、大豆及飼料用玉米等之進口量呈漸增傾向,故自1990年代中期起淪為糧食淨進口國。

  2. 1981至1985年、1986至1990年及1991至1995年間之大陸地區糧食國際貿易依存度,分別為4.4%、5.4%及5.9%。如果大陸地區國民所得逐年提升的趨勢不變,在其國內糧食生產成本亦將逐漸提升的壓力下,其糧食國際貿易依存度必然會朝向增加的方向推進;於是時,如其生產不足的糧食,一旦均需取自國際市場時,國際是否有足夠的餘糧滿足其需求,以及國際糧價是否會狂飆等,均屬令人擔憂的難題。

三、近年來大陸地區學者專家之見解及其實況

  自從「誰來養活中國」一文發表後,世界各國均開始積極研究與其相關事宜,其中有關大陸地區的主要研究動向及其結果為:

  (一) 以歐美先進諸國所盛行的各種預測模式進行研究 例如在糧食需求方面,主要考慮的因素包括人口、所得、糧食價格、社經發展程度等;在供給方面,主要考慮因素包括技術進步、制度創新、投資策略、糧食價格政策、國際貿易量值、農業比較利益和自然資源保護等,而其之主要結果及建言為:

  1. 人口成長率如採高位預測,2020年大陸地區人口已逾16億人,比一般預估2030年才會達到16億人的結果,提早10年;如採中位預測,似乎與一般預測的數據吻合。因此建議大陸地區當局繼續採行一胎化、晚婚等抑制人口成長的策略,緩和人口增加的壓力。

  2. 由於大陸地區農業部門的投資增加緩慢,致使其今後可能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之糧食增產將保持低速成長;為未來大陸地區糧食總需求量超過其之生產能力。由中位預測資料顯示,大陸地區在20世紀裡的糧食自給率雖能維持自給自足且有部份餘糧可以外銷,但在21世紀初之糧食自給率將下降為94%-96%;在大陸地區於21世紀已成為WTO會員國,其經貿朝國際化方向發展及農業比較利益等因素考量下,建議大陸地區當局不必堅持糧食供需完全自給自足政策,將可能不足的畜牧及水產養殖所需之飼料類糧食,由國際市場供應,以符合經濟效益,減少國際農業貿易糾紛。

  3. 由所使用的糧食預測模式及其所重視的影響因素之不同,致使其預測結果有顯著的差異;最樂觀的預言顯示大陸地區在2030年的糧食不但足以自給自足且有餘糧可供外銷,最悲觀的見解是2030年大陸地將進口2億公噸以上的糧食,比1993年全世界糧食還要多,到時候因世界人口的自然增加等因素影響下,全世界糧食出口量將呈趨減傾向,進而促使糧食供需成為另一種主宰地球和平的致命武器。因此,建議大陸地區當局在重視經濟改革績效的同時,不能忽視糧食供需問題,應繼續堅持「無農不穩、無糧則亂」(註:毛澤東入主北京時,所下的第一道政令,亦為大陸地區立國迄今所奉行的最高指導方針之一。)的信念。

  (二) 以大陸地區糧食產銷問題所面臨的瓶頸進行解析 有部分大陸地區的學者專家,從歷年來大陸地區糧食生產及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各種問題為依據,解析未來大陸地區糧食供需趨勢,其主要結論為:

  1. 大陸地區自1978年實施經濟改革起至1990年代中期止,曾反覆出現「買糧難」和「賣糧難」的交替現象;其問題的癥結,與國內糧食收購政策及市場價格起伏不定、糧食進出口時期及其進出口量值不當等糧食供需調整速度跟不上實際需求,有密切的關連。因此,建議大陸地區當局應建立安全存糧制度、改善糧食產銷體制,使人為的疏忽降至最低程度。

  2. 迄至目前為止,大陸地區在人口管理制度上,尚有農村人口不得自由流入城市(註:其城市居民向來享有多項糧食、教育等補助)等限制;在土地產權制度方面,有使用權及所有權等權責不夠明確的缺失;在經濟發展方面,採取「以農業輔助工商業」的策略;此之一初在直接或間接上,與糧食供需有密切關連,但對農業產銷帶來相當多的負面影響。因此建議大陸地區當局以國家整體規劃與利用的宏觀立場,改採「工商業反哺農業」、准許大陸地區農民籌組「民辦、民管、民享」的農民組織等策略,以期大陸地區的農業能永續經營為努力方針。

四、結語

   在「誰來養活中國」一文發表後,頗有突然促使大陸地區當局及其學者專家驚醒的味道。例如上述有關大陸學者專家所提之建言,已有部份超越社會主義思想的範疇;近年來大陸地區當局積極執行「米袋子工程」(註:以省等一級行政區為範圍,責由該地區之相關人員負責該地區之主糧產銷調配均衡事宜。)、「菜籃子工程」(註:以市等二級行政區為範圍,責由該地區之相關人員負責該地區之魚、肉等副食品供需調配均衡事宜。)等政策,即可略窺一二。

  換句話說,不論從思想方面的變遷或制度上的改革方面來看,大陸地區農業的發展,正處於積極蛻變的狀態,且其中之部分成就,頗有令人激賞之處。因此,面對兩岸均將於不久的將來成為WTO會員國的情況下,國內農業產、官、學等相關人員,對大陸地區糧食產銷等農業動向,似乎已不能置之不理,或以駝鳥心態因應,否則我們可能有被時代洪流淘汰的潛在性危機。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5,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