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牛流行熱疫情監控

家畜衛生試驗所 丁履紉

一、前言

  牛流行熱(bovine ephmeral fever, BEF)前稱之牛流行性感冒,病原為桿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牛暫時熱病毒(bovine ephemeral feverirus, BEFV)經由蚊子、庫蠓等昆蟲媒介傳染,所引起之牛病毒性疾病,流行地區包括非洲、亞洲、中東及大洋洲等地。主要症狀包括有雙波或多波發熱,食慾不佳,眼、鼻有分泌物,流涎,呼吸困難,瘤胃鼓脹,抑鬱,跛足,僵硬及產乳量突然降低等。亞熱帶地區發生季節約為夏天至早秋,通常牛齡6個月至2歲者最易受感染而發病。臺灣曾於民國56年、72至73年間、78至79年間、85年及88年爆發過5次大流行,皆造成相當大之經濟損失。過去本病呈現週期性爆發流行的現象,但是現今疫情爆發間歇期漸漸縮短,每次疫情之發病期逐漸延長,臨床症狀也較過去嚴重。由於牛群抗體分布關係,與疫情的發生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為提供疫情的預警,針對全省逄機採樣的牛隻測定其血清抗體力價。

二、材料與方法

  1. 血清樣品收集與處理

      分別於今年(89年)3月及6月,採取本省乳牛血清進行牛流行熱血清抗體調查。其中台北縣1戶、桃園縣5戶、新竹縣2戶、新竹市2戶、苗栗縣5戶、台中縣2戶、彰化縣10戶、南投縣2戶、雲林縣6戶、嘉義縣5戶、嘉義市1戶、台南縣10戶、高雄縣5戶、屏東縣10戶、台東縣2戶、花蓮縣2戶,每戶逢機採血30頭牛隻。血清在56℃水浴槽30分鐘不活化後,保存於-20℃冰櫃待測。

  2. 中和抗體力價測定試驗用病毒

      牛流行熱疫苗株病毒於BHK-21細胞增殖,力價為107.5TCID50/ml。保存於-70℃冰櫃待血清中和抗體力價測定用。

  3. 血清中和抗體力價測定

    (1) 以96孔微量培養盤,取上述不活化處理的血清,從2倍稀釋至1024倍,每個稀釋倍數至少做2孔,每孔0.05ml。
    (2)每稀釋階加入0.05ml 含有100 TCID50 牛流行熱疫苗株病毒。
    (3)將培養盤置於34℃感作1小時。
    (4)每孔加入3×104細胞/0.1ml 的細胞懸浮液0.1ml。
    (5)將培養盤置於34℃ 5% CO2培養箱3至5天,判定其中和抗體力價。

三、結果

  3月份的牛流行熱抗體調查發現疫苗補強前,全省抗體力價平均值祗有21.43倍;6月份的抗體調查結果發現免疫後抗體力價平均值明顯上升達80.03倍(如表1DOCX / pdf) 。免疫後嘉義縣祗有28.51倍抗體力價低於保護效力之下;而彰化縣、雲林縣、嘉義市、台南縣等皆低於50倍,推斷至9、10月流行期時抗體力價並不足以保護牛群避免野外感染。

 

   血清抗體力價大於或等於32倍時,具有保護牛隻不被野外病毒感染,故以32倍為一分界點,將全省牛隻以力價分類(如表2DOCX / pdf)。3月份補強前26.45%的牛隻力價具有保護不被病毒感染;但另外73.55%的牛隻抗體力價皆不足以保護免於被感染的危機。6月份補強後60.75%的牛隻具有保護力;但另外39.25%的牛隻抗體力價皆不足以保護免於被感染的危機。而且以過去經驗當族群免疫超過70%時,才能降低爆發流行的可能,而各縣市中新竹縣(市)、南投縣、屏東縣、花蓮縣等族群超過70%抗體保護力,其餘縣市皆為高危險群體。

四、討論

  探討民國85年和88年兩次的流行其發生之主要原因為牛隻免疫接種率低,抗體力價不足防禦野外病毒感染、環境緊迫因素讓牛隻無法有良好免疫力,以及環境讓蚊蟲大量繁殖,致使傳播病毒之媒介孳生,易讓疫情爆發。由於環境中此類昆蟲媒介無法完全加以消滅,因此本病的預防方法,各國仍以採用疫苗控制最為有效。

  85年所分離的牛流行熱病毒以交叉中和試驗,證實其中和抗原性仍可為本省牛流行熱不活化疫苗之免疫血清中和。比較88年分離株與疫苗株VP1的核酸序列其相似性高達97.3%,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達97.9%。故在牛流行熱防疫檢討,現階段仍要求農民能每年定期實施疫苗接種,以確保牛隻安全。

  依據澳洲經驗,牛隻6月齡以上時,施行第一次死毒疫苗免疫,4週後再補強一次可獲較長之保護效果;以後每年均須至少補強免疫一次。由於死毒疫苗的最佳保護期約為半年,而我國位處亞熱帶,本病的流行期間可超過6個月,因此如欲使牛群保持最佳的抗體保護狀態,應可考慮每年於春、秋兩季各補強一次。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8,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