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政策

    友善列印 將另開新視窗

參、現行方案檢討及本方案特性 

站內搜尋

二、本方案之特性


  農業施政是持續性的工作,惟不同發展階段需要有不同的政策措施。本方案除一方面保有農業施政的一貫性與延續性,另方面亦應當前環境需要,而具有以下各項創新特性,這也是本方案之重點工作方向:

1.整合性的農業施政規劃:
  本方案重視整合性策略規劃,強化團隊精神,期發揮整體性功效。其整合重點項目包括:以任務導向,整合科技人才與區域推廣體系,並結合生產與運銷人才,進行重點產業科技研發;改變以往較零散之建設工作,整合實質建設、景觀維護與農村產業文化資源,推動具整體性及社區特色之農漁村建設;坡地水土保持將以集水區為保育單元,採總量管制原則進行整體規劃治理。

2.以直接給付取代價格補貼:
  因應國際規範,並使資源利用更趨合理化,將逐漸減少玉米、大豆、高粱保證價格補貼及收購數量,並減少原料甘蔗種植面積,改以直接給付方式彌補農民收益。

3.強調效率與安定並重:
  本方案在產業發展上,追求效率提昇,以因應激烈市場競爭,因此,選擇具市場潛力及本土特色的產業做重點輔導,從研發、生產、運銷到消費,提高其整體競爭力;並將全面設置產銷班,使成為產業輔導的基本組織,以調整經營結構;同時,加速產業結構調整,淘汰低效率種畜禽及漁船,鼓勵不具效率的農漁牧場休耕、休養、轉作或達有效率的經濟規模,以改善農業體質。另由於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影響大,除強調競爭力外,也要兼顧建立安定的農業經營環境,將以建立產銷預警制度、擴大辦理天然災害救助及受進口損害救助(救濟)等為重點工作。

4.兼顧農民與消費者福祉:
  在開放的農產品市場裡,消費者有較大的選擇空間,是以農業固然要維護農民福祉,惟國產農產品如果不能取得消費者的信心,將失去與進口農產品競爭的生存空間。本方案在農民福祉方面,以農漁村的整體規劃建設、農民福利的提昇與制度化、農民專業技能的訓練為重點。在消費者福祉方面,則以建立食品衛生安全檢驗制度,推動優良食品標示制度,提昇運銷服務功能為重點,期能提供國人健康、安全的農產品,以及良好的服務品質。

5.維繫農業生產與生態和諧:
  環境生態的平衡,是確保農業永續發展的要件之一,產業發展與環境維護是相輔相成的,本方案除重視水土保持、治山防洪與生態環境之維護外,將鼓勵全民造林,擴大森林覆蓋率,推動合理農業用藥與施肥,培育農田永續生產力,並加強農業污染防治,輔導養殖漁業合理使用水土資源,以保持農村自然風貌,維護生態環境平衡。


回上方 回上一頁
94-03-01:11,510
隱私權及資訊安全政策/網站資料開放宣告/本會位置圖/各縣市動物保護申訴電話/緊急災害聯絡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