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我國木瓜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因應措施

中部辦公室 吳寶芬.黃美華

壹、 前言

  木瓜原產於南墨西哥及中美洲,而在亞洲地區大量引進種植。目前木瓜係拉丁美洲、中美洲及東南亞重要作物,主要栽培品種有夏威夷種及墨西哥種兩大類型;夏威夷種較普遍,其果實呈梨型,單果重約0.5公斤,成熟時果皮呈黃色,果肉橙色或粉紅色,依品種而異,其植株高度約240公分;墨西哥種之果實較夏威夷種為大,果粒可能重達5公斤,果長約45公分,果肉按品種,有黃色、橙色及粉紅色,較夏威夷種容易栽培。由於木瓜樹具熱帶之景觀及豐碩之果實,除供食用外,已成為美國德克薩斯州南海岸極力維護之重要景觀作物。木瓜種子含有豐富之營養,但由於種子味道極苦,可當其他食物之點綴或與他種食物混合調製食用。木瓜富含抗氧化物,科學家發現其所含之β胡蘿蔔素比胡蘿蔔高,維生素C含量也比奇異果高,且含豐富之維生素B、鉀、鎂、鈣。此外,木瓜因含有木瓜酵素papain,能幫助蛋白質、脂肪及澱粉之消化,半熟之木瓜因可使人體體質鹼性化。古巴人稱木瓜為“Fruta”,意謂其認為木瓜為一無危險之炸彈“bomb”,被視為一生命之營養泉源,在哥斯大黎加及墨西哥亦認為木瓜係「有益健康之樹」。

貳、 全球木瓜產銷概況

一、 生產情形

  依據世界糧農組織統計,2002年全世界木瓜種植面積為33萬7,993公頃,以奈及利亞最多為9萬公頃,其次為印度5萬7千公頃、巴西4萬公頃、印尼3萬4千公頃。2002年全世界總產量為540萬公噸,所有產區中拉丁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之產量即超過半數,其中巴西150萬公噸,佔26.6%,墨西哥76萬公噸,佔13.6%,奈及利亞74萬公噸,佔13.3%,印度64萬公噸,佔11.8%,印尼47萬公噸佔8.6%。(詳附表1DOCX / odt / pdf)

二、 進出口情形

  2000年全世界木瓜進口國家總進口量為15萬9,828公噸,進口值1億3,917.4萬美元,主要進口國包括美國佔43.7%、新加坡15.8%、香港11.6%、日本3.6%、加拿大3% 。2000年全世界木瓜出口總數量為16萬7,411公噸,出口值1億545,7萬美元,其中墨西哥佔35.7%、馬來西亞佔22.1%、巴西12.8%、印度7.1%、美國3.7%。(詳附表2DOCX / odt / pdf)

  在出口方面,墨西哥為最大出口國,主要外銷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主要輸銷新加坡、香港、歐洲及中東等地區;巴西主要供應歐洲,印度主要供應中東、波斯灣地區;泰國外銷香港、歐洲及中東;越南及印尼少量外銷歐洲及亞洲地區市場;日本市場主要由夏威夷供應,菲律賓亦有少量外銷至日本。

  美國所出口之木瓜主要係夏威夷所生產,外銷之主要市場為日本及加拿大,夏威夷木瓜栽培面積雖僅700餘公頃,但夏威夷將木瓜當成高價值、高品質水果,以整齊之規格行銷,故在外銷市場佔有一席之地。

參、 全球普遍受木瓜輪點毒素病危害

一、 木瓜輪點毒素病蔓延情形

  木瓜輪點毒素病(PRV)在1949年首次被發現,目前正在全世界木瓜產區普遍蔓延。比如在泰國,木瓜為其重要果樹,由於往年在同一時段,許多家庭及業者一窩蜂種植,造成泰國早自1983年即嚴重傳染PRV,至今蔓延更形普遍,多數地區皆無法再生產木瓜,1995年病毒亦跨越湄公河在寮國迅速蔓延。由於PRV具潛伏性,在第二次感染時不會顯現病徵,故無法及時撲滅。PRV病毒係由蚜蟲傳播,如果木瓜實生苗嚴重感染時將枯死,如傳染於老植株,植株可能繼續生長一段時間,但其病毒可能傳染給其他植株,受感染之植株可能不會結果,如有結果,亦無法順利合成醣,故果實品質不良。夏威夷木瓜近幾年亦被木瓜輪點毒素病(PRSV)侵襲,致品質劣變,植株枯萎。台灣地區亦於1974~1976年間陸續發現木瓜輪點病毒病,嚴重危害木瓜生產。

二、 採行相關措施因應

  夏威夷利用康乃爾技術轉移成功之基因轉植技術克服病毒病問題,基因轉植之Rainbow及SunUp兩木瓜品種允許種植在歐胡島及夏威夷島等遭病毒病感染之地區。夏威夷熱帶農業及人力資源大學(CTAHR)亦配合木瓜管理委員會(PAC)認證之需求,負責提供商業及家庭生產者相關教育課程,透過光碟及錄影帶廣為推廣,使木瓜生產者得到木瓜生產確切之資訊,增加對木瓜產銷及病毒病相關知識,木瓜基因轉植技術之引進,使夏威夷種植木瓜之農民收入趨於穩定。

  許多木瓜生產國皆積極致力於抗病育種,由於病毒有許多品種,泰國感染的與夏威夷或佛羅里達州不同,故北美洲育成之抗病品種在泰國不一定有用。

  台灣地區1987~1990年經進行網室栽培試驗,證實可有效克服病毒病發生,遂開始推廣網室栽培。此外,為解決病毒病問題,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亦於1987年育成耐病品種台農5號,其果實紅肉,植株強壯,矮生,果大豐產,耐病力強。

肆、 台灣木瓜產銷概況

一、 生產概況

  台灣目前木瓜種植面積約3,553公頃,年產量約14萬公噸,主要產區分佈於屏東、台南、高雄及嘉義等北迴歸線以南地區,此外,南投、雲林、花蓮及台東縣亦零星栽培。為隔絕蚜蟲媒介傳播毒素病,防止木瓜輪點病毒病發生,目前生產者中有85%以網室栽培,週年生產,其中以8~11月品質最佳。

  台灣地區木瓜栽培品種,最初以外來之蘇魯1號及日陞品種為主,1971年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育成台農1號、台農2號及台農3號等3個優良品種,其中台農2號因其果形大小適中,果肉呈橙黃色,糖度高,風味佳,深受栽培者歡迎。近年網室栽培仍以該品種為主,因單一品種,易造成產期集中,生產過量,且因網室內通風、日照不良,溫差大,畸形果比率偏高,5~6月易發生「橡皮肉」果,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經多年試驗,於1998年推出台農6號,彌補台農2號之缺點,提供消費者多樣化之選擇。

二、 市場供應變動情形

  2002年適逢我國加入WTO第一年,水果採關稅配額及開放自由進口,木瓜總產量比2001年雖僅增加2%,惟平均價格卻由2001年每公斤19.3元,降為2002年13.6元,減少29.43%,可謂面臨前所未有之衝擊。依據全國果菜批發市場交易行情顯示,木瓜於2002年1~5月平均每月交易量為2,124公噸,較2001年同期2,896公噸,減少27%,但價格不升反降,6月交易量為3,172公噸,與2001年同期相近,惟2002年因無颱風豪雨危害,自7~12月每月交易量均較2001年同期增加,尤以10月達最高。

三、 價格變動情形

(一)批發市場價格

  2002年1~12月全國果菜批發市場每月平均價每公斤10.3~18.8元,全年平均價13、6元,較2001年同期交易價每公斤14.3~27.2元,全年平均價19.3元,下跌5、7元,減少29.43%。(詳附表3DOCX / odt / pdf)

(二)零售價格

  2002年1~12月零售價格32.42~58.35元,全年平均價41.83元,較2001年同期44、37~59、68元,全年平均價50、93元,下跌9.1元,減少17.87%。

伍、 木瓜價格下跌原因分析

一、 國內產量增加

  台灣木瓜週年可生產,8~10月為盛產期,此時適值颱風季,每年常因風災或豪雨造成木瓜嚴重倒伏或折損,影響下半年及翌年上半年之市場交易供應量;2002年種植面積3,553公頃,與2001年3,541公頃相當,惟2002年風調雨順,致產量增加,供過於求。

二、 同期國內水果豐產

  2002 年國產椪柑、柳橙、楊桃、番石榴、梨、柿、番荔枝等多項水果皆豐收,國產水果總產量為268萬3,998公噸,較2001年256萬7,851公噸,增加5%,由於水果消費具替代性,致木瓜受到衝擊。

三、 進口水果增加

  我國加入WTO後,原採非關稅額貿易管理措施之水果,除東方梨等9項敏感性水果改採關稅配額外,其他多項水果皆開放自由進口,致2002年水果進口總數量增加為34萬9,243公噸,較2001年34萬2,810公噸,增加2.5%,木瓜雖無進口,但由於其他水果進口增加,且價格亦較往年低,故具替代性競爭。

四、 產銷秩序紊亂

  加入WTO後,市場開放,農民受預期心理影響,產銷秩序紊亂,又逢經濟不景氣,消費者購買意願不高,致木瓜銷售困難,售價明顯下跌。

陸、 檢討與建議

一、 交易量與交易價關係密切

  由2001~2002年果菜公司市場交易情形顯示,交易價之高低常隨交易量之多寡而起落。如2001年每月交易數量皆相當平均,為2~3千餘公噸,因此,其市場交易價亦無大幅變動,除品質較差之1月分較低,為14.3元外,各月分尚屬穩定,其中11~12月因品質良好而交易數量又不高,故價格高達27.2元、23.1元。又如2002年1~5月,在合理的供應數量下,價格尚稱平穩,惟自6月後交易數量明顯提高,故價格低落。為穩定價格,宜調節種植時期,使各月分出貨數量趨於平均。

二、 零售價與市場交易價格差距不合理

  2001年市場交易價格平均每公斤為19.3元,而零售價高達50.93元;2002年市場交易價格平均為13.6元,零售價格亦高達41.83元。零售價格比市場交易價格高出163~207%,似不合理,如能節省中間費用,降低零售價,必能促進消費。

三、 生產成本偏高

  台灣種植木瓜露天栽培1公頃生產成本65萬8,635元,網室栽培更高達80餘萬元,而菲律賓木瓜1公頃生產成本約Peso 11萬4,542(台幣約37萬7,988元),故其平均售價每公斤雖僅Peso 4.5(折合台幣約14.85元),每年仍有Peso 2萬1,354( 台幣約7萬468元)之淨收益,顯然台灣生產成本偏高。

四、 缺乏行銷策略

  在貿易自由化之趨勢下,各國水果行銷皆受影響,如英國水果價格原甚穩定,惟自1990年代早期,因進口種類及數量增加,造成價格下跌,尤以木瓜跌幅更深。法國及德國亦有類似之下跌現象,惟跌幅較英國為輕。在市場開放、競爭激烈之情況下,更宜善用行銷策略,以穩定產銷。未來行銷策略應利用優良品質建立差異性之品牌,利用優良品牌週年穩定供應。

柒、 採行因應措施

一、 加強推廣新品種

  台農2號為目前木瓜網室栽培之主力品種,因品種單一,產期集中,易造成生產過剩,價格下跌現象,此外,該品種果粒太大,超大果較不受歡迎,又於5~6月間果實有「橡皮肉」缺點。宜加強育種,選育抗病之優良品種並可推廣具優良特性之台農6號(珠玉),取代部分台農2號。

二、 加強拓展外銷

  木瓜屬更年性果實,具後熟現象,果實完成後熟作用後,品質最佳,但不耐長程運輸且櫥架壽命很短,往年曾有業者試辦外銷,但皆因貯運不當而失敗。嘉義縣疊溪果菜合作社經不斷檢討、修正後,已掌握採後處理及貯運技術,於2002年試銷加拿大及大陸,反應良好;大陸市場原由海南島及馬來西亞供應,經試銷後,對台灣木瓜頗有好感,尚有極大之拓展空間。未來應針對美國、新加坡、香港、日本及加拿大等木瓜重要進口國,逐步拓展。

三、 輔導設置木瓜外銷供果園

  本(2003)年2~5月間木瓜產地價格低落,中部辦公室為紓解內銷壓力,洽請疊溪果菜合作社收購外銷,該社每進場收購,立即帶動提昇內銷價格,國外市場亦在其陸續供應下,建立穩定之通路。為確保國外市場,該社必須長期穩定供貨,惟產地貨源常在其收購帶動提昇價格後,立即轉為供應內銷,造成外銷集貨困難現象。為穩定外銷貨源,宜遴選有意願配合外銷之產銷班,提供耐病之優良品種,並指導符合外銷規格之栽培模式,輔導果園進行全程品質管理,週年生產,以穩定供需。

四、 開發多元化利用方法

  國人對木瓜之消費仍侷限於當水果食用,而泰國常利用青木瓜入菜或當沙拉,將青木瓜拌蝦乾或蟹肉,深受歡迎;在夏威夷健康食品店,可看到瓶裝之乾燥木瓜種子標示木瓜酵素〈Papaya enzymes〉;澳洲利用木瓜製成皮膚保健製品,諸如木瓜臉部清潔霜、木瓜臉部保濕液、木瓜面膜、木瓜軟膏、木瓜霜、木瓜綜合茶、木瓜美容油等。為穩定產銷,未來除拓展鮮食及果品外銷外,對青木瓜在食品、工業、醫學及養顏美容等方面之用途,頗值得研發及推廣,俾提高木瓜附加價值。

捌、 結語

  台灣抗輪點病毒轉植基因木瓜,雖已通過生物安全評估,未來極可能通過新品種登記命名,在未推出前,仍須克服網室栽培之高成本問題。全球木瓜主要進口國多數處於我國鄰近,台灣木瓜可週年生產,果實品質優良且具特色,極利於外銷,未來應積極拓展外銷市場,提高國際市場之佔有率。台灣木瓜品質雖以8~11月最佳,惟為穩定產地價格,仍應配合內、外銷市場週年之需求,控制每月之適當供應量。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3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