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黑角舞蛾的綜合防治

林業試驗所 趙榮台

  黑角舞蛾(Lymantria xylina)是臺灣的固有種,屬於鱗翅目(Lepidoptera)、毒蛾科(Lymantridae),早在1903年由英國的博物學家斯文豪氏(Charles Swinhoe)訂名(楚南,1936)。除了臺灣以外,黑角舞蛾還分布在福建、廣東(又名木毒蛾)以及日本、印度等地(蕭剛柔,1992)。

  黑角舞蛾在日據時代就有過嚴重為害相思樹和木麻黃的記錄(楚南,1936)。1983年(民國72年),嘉義新塭、台中港區、苗栗後龍、桃園大園、觀音以及澎湖的木麻黃防風林突然出現大量的黑角舞蛾幼蟲,牠們將木麻黃的葉子(實際是小枝)啃食殆盡,在短短的數月裡,光是台中港港區,受害的木麻黃面積就超過200公頃(張玉珍、翁永昌,1985)。10年之後,黑角舞蛾在1995年春天再度猖獗,台中港港區防風林裡的木麻黃林又被吃得一乾二凈。同年桃園縣觀音和雲林縣四湖的防風林分別受到黑角舞蛾猖獗的侵襲,台北近郊的黑角舞蛾也大量出現(Chao et al., 1996)。此外,彰化縣南八卦山脈地區將近100公頃的果園在1995年四、五月突然出現了一種大毛毛蟲,啃食荔枝、龍眼、芒果等果樹的葉片、花蕊。南八卦山脈二水及田中的農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毛毛蟲,十分恐慌。我和研究室的同仁前往勘查的結果,證實牠們正是黑角舞蛾的幼蟲。這是在台灣首次發現黑角舞蛾為害果樹的案例(Chao et al., 1996),今(2002)年五月,南投民間、彰化二水等地的農民再度發現大量的黑角舞蛾,據報導樹木、地面到處都爬滿了毛毛蟲,受害的荔枝、茶樹等面積高達170公頃。

  從這些記錄可以看出黑角舞蛾橫跨農林地區,每五到十年大發生一次,都受到很大的社會關注。黑角舞蛾的食性廣泛,取食之木本植物超過63種,其中包括荔枝、龍眼等9種果樹,對經濟、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潛力極大(Chao et al., 1996),而且還有影響林木生長及整體景觀、干擾人類活動、鱗毛使人過敏、威脅人類健康和安全等的問題。因此,掌握黑角舞蛾的生活習性和族群動態並做好蟲害管理的工作,自然成了當務之急。

  黑角舞蛾每年只發生一代,以卵塊越冬,幼蟲於4月間從卵裡孵化,吐絲下垂,隨風飄揚到附近的枝條。幼蟲經過大約一個半到兩個月的發育,於5、6月間化蛹,蛹體以強韌的絲線和尾端的結構固定於枝條、枝幹分岔或樹幹縫隙處。兩週後,成蟲羽化。雌蛾的身裁比雄蛾大,飛翔能力也較差。雄蛾相當活躍,會主動求偶。雌雄交配之後,雌蛾就在枝條或樹幹上產卵,一面產卵,一面把腹部的鱗毛裹在卵粒的周圍,最後形成黃褐色的長橢圓形卵塊。卵塊之含卵數自180至1,544粒不等,平均為592.5 ±213.8粒(Chao et al., 2001),黑角舞蛾即以此卵塊越冬,進入下一世代。

  截至目前為止,我們控制黑角舞蛾的方法仍以化學藥劑撲殺為主:在1985年台中港區黑角舞蛾大發生的時候,台中港務局曾以空中噴撒化學藥劑加以防治,施用藥劑包括亞素靈液劑(azodrin)、加保利可濕性粉劑(carbaryl)和撲滅松 (sumithion)乳劑(張玉珍、翁永昌,1985)。據說噴藥的效果不錯,黑角舞蛾的族群得以控制,防風林也恢復了生機。自此以後,台中港務局每隔一年都在港區防風林上空噴撒藥劑,以期降低黑角舞蛾幼蟲的數量。噴撒化學藥劑雖然立竿見影,急速壓制害蟲,但是化學藥劑同時也撲殺了害蟲的天敵,破壞了生態系的平衡。長期而言,仍不能避免害蟲的大發生,這從台中港連年空中噴藥之後黑角舞蛾仍在1995年大發生可以得到證明。此外,在林地施用農藥不但不經濟,而且農藥引發的環境、健康問題還會遭遇日漸強大的社會關切,1995年彰化二水地區黑角舞蛾大發生時,台中農業改良場推薦的農藥(芬化利可溼性粉劑或賽洛寧乳劑)雖已改為短效性農藥,但完全依賴化學藥劑防治黑角舞蛾的做法絕非長久之計,新的化學物、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替代方案必須及早研發。

  許多昆蟲求偶的時候,雌蟲會釋放出特殊的氣味(即費洛蒙),引誘雄蟲前來交配。如果能在實驗室裡化學合成這種費洛蒙,放到野外去,我們就能成功地誘到雄蟲或是擾亂雌雄的求偶過程。事實上,費洛蒙(尤其是性費洛蒙)的應用技術在世界各地已經行之有年,而且在害蟲的監測、控制上有相當成效。黑角舞蛾費洛蒙的有效成分經鑑定為 cis-7,8-epoxy-2-methyleicosane,人工合成的黑角舞蛾費洛蒙(Xylinalure)可以在野外成功誘得黑角舞蛾的雄蛾(Gries et al., 1999)。這些研究發展使我們向費洛蒙的實際應用邁進了一大步。

  從野外黑角舞蛾的卵、幼蟲、蛹及成蟲等各發育期中發現多種天敵:卵期的天敵包括大蛾卵跳小蜂Ooencyrtus kuvanae一種、捕食蟲卵的鰹節蟲科(Dermestidae)幼蟲一種;幼蟲期的天敵包括寄生蠅(寄蠅科,Tachinidae)一種、寄生蜂(姬蜂科,Ichneumonidae)一種、捕食幼蟲的步行蟲Calosoma maximoviczi及厲椿Cantheconidea sp.各一種、核多角體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及日本擬青黴菌(Paecilomyces japonicus)等;蛹期的天敵則有寄生蠅(寄蠅科,Tachinidae)一種、寄生蜂(小蜂科,Chalcididae)一種;成蟲的天敵包括捕食者鳥類和鼠類(趙榮台等,1998)。此外張玉珍、翁永昌(1985)記錄黑角舞蛾之天敵寄生蠅(Futachina japonica)、寄生蜂(Brachymeria lasus (Walker)及Brachymeria sp.),並證明臺灣松毛蟲的白殭菌(Beauveria bassiana (Bals))對黑角舞蛾幼蟲具有頗強之感病力。黃啟鐘等(1998)也記錄松毛蟲黑點瘤姬蜂(Xanthopimpla pedator)寄生黑角舞蛾。這麼多樣的寄生蜂、寄生蠅、細菌、病毒、捕食者,顯示在臺灣的本地具有許多調節族群的因子,而且會造成黑角舞蛾相當高的死亡率(猶建中等,1998;趙榮台等,1998),因此只要維持這些天敵存活、繁殖的環境,牠們就能充分發揮制衡的力量,而如果能以人為的方式擴大天敵的功能,黑角舞蛾猖獗的機會就更小了。

  黑角舞蛾以卵塊越冬,卵期長達8-9個月,卵塊多產於低處枝幹,目標明顯,每年3月前可由人工採下卵塊集中處理。這種方法雖較適用於人工便宜或有多餘勞動力的地方,無副作用,卻不失為一可行之物理防治途徑。至於以燈光誘引黑角舞蛾也有人認為相當有效,只是黑角舞蛾的趨光性尚有爭議,因此,這種物理防治法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與評估。

  無論哪一種蟲害防治的方法、措施,都有其侷限。科學研究和經驗告訴我們,要經濟、環保地長期管理害蟲,有賴整合多種防治方法的綜合防治。黑角舞蛾是台灣蟲害防治的新挑戰,同樣需要跨方法的、跨技術的、跨領域的綜合防治。我們對黑角舞蛾的生態、防治已經略知一二,在既有的知識基礎上,整合不同的專業,繼續研究黑角舞蛾的寄生性天敵、捕食者、微生物、費洛蒙等各個層面,應該很快就能提供可行的防治方法,同時環環相扣,達成綜合管理黑角舞蛾的目標。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2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