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內容區

2002年澳洲蔗糖產業紓困方案

駐澳代表處經濟組 林芳州

一、紓困方案概要

  鑒於全球市場不景氣、糖價低迷、加上旱災連連,使澳國蔗糖產業面臨嚴重困境,澳農林漁業部長Warren Truss 9月10日宣佈,澳國內閣同意提供該國蔗糖產業紓困方案,該方案為期4年,總金額高達1億5,000萬澳元;其中6,000萬澳元主要投入蔗糖產製地區之產業調整與改革計劃,由地方議會主導,推動採收運輸系統之整合、改種替代性作物或開發蔗糖新延伸產品,以提昇蔗農收入與蔗糖產業之競爭力。此外,該救濟方案除提供優惠利息補助外,並提供有意轉業之蔗農每人4萬5千澳元之免稅補助金。

  為籌措此項紓困方案之經費,澳國政府將對其境內蔗糖銷售課征特別捐(levy),其他則由各州政府支應補足。而聯邦與州政府高層將研議各項相關措施之施行細節,惟T農長保證將不致衝擊澳國其他食品產業之利益。

二、澳蔗糖產業概況

(一)蔗糖生產

  澳洲甘蔗種植區主要分布於東北岸,由新南威爾斯州北部延伸至昆士蘭州北部間長約2,100公里之區域,大部分蔗田均距離海岸線50公里以內。依據澳洲農業部公佈之資料,全澳約有7,220名蔗農,甘蔗年產量約為4,000萬至4,200萬噸,其中95%之甘蔗種植於昆州,其次分別為新州占澳總種植面積之4%多,以及西澳將近1%,一般而言,澳洲蔗田多為農家自有經營方式,平均每戶種植面積約為75公頃,且有逐漸擴大之趨勢。據「澳農業經濟資訊局(ABARE)」估計2001/02年蔗糖產量為460萬噸,2002/03年將增為530萬噸,惟最終實際產出仍將取決於氣候與蟲害情形。

(二)蔗糖出口

  長期以來,牛肉、羊毛與小麥為澳洲大宗出口產品外,蔗糖亦是其主要出口農產品,至2001/02年為止之連續三年平均出口利潤(earnings)均維持在11億澳元左右,2001/02年度之出口利潤更小幅成長至12億澳元,在面臨連續惡劣氣候與銹斑病等疫病之打擊下,雖已漸有復甦跡象,但仍難回復1997/98年度17億澳元出口額之當年盛況。

(三)產銷制度

  由於新州蔗糖主要供應國內白糖,且西澳蔗糖產業仍屬起步階段,因此澳洲所有粗糖出口幾乎係由「昆士蘭蔗糖公司(Queensland Sugar Ltd, QSL)」統籌相關行銷事宜,該公司亦按外銷價格(export parity price)將粗糖售予國內蔗糖精煉廠(refiners),該機構之資金係向蔗農及蔗糖軋糖廠(mill)收取銷售代理費用,並無政府資助;其要求昆州所有粗糖之產製均須符合該州法令規定,並代表蔗農及軋糖廠統一銷售(a single desk selling structure),其全部銷售所得扣除QSL營運行銷成本後,則以平均銷售價格金額支付給蔗農與產製場。

(四)主要出口市場

  澳於2000/03年蔗糖出口410萬噸,較前一年350萬噸增加;近年來亞洲市場業成為澳蔗糖產業最主要出口市場,該國蔗糖產業亦積極與包括我國、日本、南韓及馬來西亞等當地蔗糖精煉廠建立密切合作關係,除此之外,加拿大亦是澳洲蔗糖主要市場之一。

(五)國際競爭環境

  長久以來,澳洲為全球蔗糖產製成本最低國家之一,2002年「國際糖業組織(International Sugar Organisation)」即將澳與尚比亞、辛巴威及巴西等國同列為低成本產糖國,其自1995/96至1998/99年間之平均每磅蔗糖生產成本為美金7分58至8分18之間,惟近年來全球糖價低迷,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引用「國際蔗糖協定(International Sugar Agreement, ISA)」數據,2001年10月底平均每日糖價僅為一磅美金6分79;澳國蔗糖產業之獲利基礎則在於如何降低生產成本,根據澳國研究報告(Chudleigh, 2002)指出,平均每噸蔗糖售價若在300澳元至335澳元間則澳蔗農可達收支平衡之生存基本價格(survival price),惟近年巴西蔗糖產出急速增加且品質改善,嚴重威脅澳國蔗糖產業在國際市場之獲利生存空間,此外,澳幣近來小幅升值,故雖產量增加,但農民每公頃平均收益反而下降。

三、特別捐紓困方案所可能產生之影響

  該項疏困方案宣佈後,在野工黨隨即批評執政黨食言,未遵守其當初尋求第三屆任期時所作出「新任期內不增加新稅目」之競選承諾,工黨雖贊同蔗糖產業改革之必要性,但政府不循其他策略,而徒增新稅目對一般民眾並不公平,綜觀不同之評論與質疑如下:

(一)就消費者立場而言

  依據初步規劃,該項方案僅針對消費者課征特別捐(levy),將使澳國消費者購買蔗糖時,除每公斤零售價外,尚須額外支付1角8分之特別捐,預計四年內可籌集該項疏困方案預算中1億澳元以上之資金。

(二)就其他食品業者而言

  澳國相關食品加工產業對此一方案頗感憤慨,由於蔗糖係該產業重要原料之一,國內蔗糖價格提高,將嚴重衝擊食品加工業。

(三)就蔗糖產業觀點

  有關疏困方案之資金籌措來源,除向蔗糖消費者扣稅外,澳政府並未排除同時向蔗糖產業課稅之可能性,而代表該產業業者之主要公會組織Canegrowers認為該方案之規劃差強人意,認為聯邦政府並未確實提出短期因應措施,反而將焦點集中於調整產業架構之長期目標,遠水恐救不了近火。

  另經濟學者亦多表關切,渠等認為澳執政黨於過去四年來已陸續宣佈6項疏困計劃以補救經營不善之企業或產業,補助對象涵蓋1998年碼頭裝卸業之員工資遣費、1999年乳酪業之自由化、2001年破產之HIH保險公司無辜承保戶、同年9月面臨破產之安捷航空應付帳款及員工薪資與資遣等費、2002年4月澳部分醫生執業所投保之保險公司United Medical Protection營運發生問題,以及目前陷入困境之蔗糖產業等,補助型態由間接的綜合收入(consolidated revenue)轉為直接之稅捐,惟未見提出對產業競爭力提昇有立竿見影效用之改革措施,對於疏困經費與措施如何分配實施尚待觀察,此外,屆時課稅設定期滿政府是否將如期取消,亦是經濟學者關切要點。

四、結論:澳蔗糖產業未來生存與發展

  澳蔗糖產業能否安然度過目前困境,繼續發展,需視其產業內部改革之決心;產業領導階層及政府主政單位如何集思廣益,研擬適宜之策略,實屬當務之急。澳蔗糖研發公司(Sugar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負責人Clive Hilderbrand對澳T農長提出之評估研究報告建議如下:

(一)改善產業管理並提升競爭力

  1. 蔗糖產業獲利不佳主因之一係鄉村地區個別蔗農經營管理之專業知識不足或不合時宜,政府須與產業組織密切合作,輔導蔗農加強其經營管理知識與技巧;

  2. 整合上下游加值生產鏈,有效針對生產與技術需求分配資源,例如設立軋糖專區之可行性,以及採收與運輸作業之整合調度管理;

  3. 加強業者間之聯繫與交流;

  4. 除了密切觀察全球性抵制最強競爭者之相關產業活動趨勢外,亦須同時落實成本效益較佳之產製方法。

(二)開發市場

  一般預測,全球糖價短中期內都將維持較低之水準,澳蔗農不論經銷其國內外市場,均將直接受其影響,因此政府與產業應積極設法進入如歐、美、日等目前仍受保護之出口市場。

(三)多元化經營

  目前一般軋糖廠均有乙烯(ethanol)及多餘共生電力(co-generated power)等副產品之產出,因此蔗糖產業之相關產品多元化開發若符合經濟效益,有助於增加該產業之實際收入與利潤,即應多加鼓勵。同時,澳聯邦政府刻正進行有關生化燃料(biofuel)之研究,即應考量蔗糖乙烯產品於市面銷售與定價之模式。此外,政府與產業亦須研析國內蔗糖乙烯產製對現有粗糖出口之影響。

(四)提昇環保形象

  蔗糖產業不僅繼續帶領鄉村地區之環保工作外,更須積極參與地方上相關環保議題之研討與意見之提供,除透過教育活動宣導永續生產理念,並落實於相關產製流程。

(五)關懷產業社區

  澳國部分蔗農在近年來糖價低落、天候不佳及負債持續增加等多重壓力下,既有生產及生活方式面臨空前的變遷挑戰,因此如何輔導部分蔗農轉業,提供所需之補助與訓練輔導,以及產業結構調整後對業者及產業社區之衝擊如何因應等,均係急待正視之重要課題。

(六)持續研究與發展

  目前蔗糖產業之部分研究發展計劃受限於經費困難而遭暫停,產業亦面臨科學研究人員之流失,因此建議澳國政府協助籌措經費以資助該等研發計劃順利進行,而產業界本身亦須積極尋求合適之贊助機構合作,並與政府共同努力維持甚或加強蔗糖產業之研發能力與資源。

  澳洲如何因應國際蔗糖市場現勢,在符合WTO相關境內支持及出口補貼規定下,就其產業進行改革之措施,實值我參考;且蔗糖係我自澳進口主要產品之一,其價格變動勢亦將影響我雙邊貿易,後續發展值得密切注意。

本網站刊載之「農政與農情」其所有內容,包含文字、圖像等皆可轉載使用,惟須註明出處。
  • 回上一頁
  • 94-03-01:15,079